红颜祸水的结论发展与形成

红颜祸水论是夏、商、周三个朝代在片面的总结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尚书.夏书》中警告王不要“内作色荒”,《商书》中也是劝告“惟王不迩声色”都在劝诫帝王不能迷恋女色,免得亡国,红颜祸水论的观念在周代的时候逐渐形成。那红颜祸水的几个典型代表有哪些呢?

红颜祸水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古代人有红颜祸水(红颜祸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1)

妹喜

第一个祸首便是夏朝时期的妹喜,也是红颜祸水论的“祸首”。妹喜是夏桀(jié)掠夺来的,妹喜跟夏桀在一起后,受到了宠爱,夏桀日夜与她以及宫女们沉迷酒色,设立酒池肉林,妹喜见到有人醉酒淹死在池中却表现的十分开心,但是后来夏桀又掠夺了两个岷山女,冷落了妹喜。于是妹喜与商汤的间谍勾结帮助颠覆了夏王朝。但是商朝并没有觉得妹喜对商朝有功,反而觉得她就是夏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最终她与夏桀一同死去,也成了夏朝灭亡的背锅人。

为什么古代人有红颜祸水(红颜祸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2)

妲己

第二个人物更加的典型,就是商朝的妲己。妲己跟妹喜相似,也是纣王硬抢来的。相关文献中说妲己是个貌美而无德的女子。纣王以妲己的喜恶做事,纣王做的那些事情全部的罪过大部分都归结在了妲己身上。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等,但是这些充其量不过是“助纣为虐”,可记录明显把她做为了亡商的祸首。武王灭商后,商纣王自杀,而妲己被砍头,头上插小白旗并写上亡商纣的就是这个女人。周武王把商灭亡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妲己,积极倡导红颜祸水的理念,此后该理念就慢慢流行了起来。

为什么古代人有红颜祸水(红颜祸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3)

烽火戏诸侯

第三个代表就是周幽王的王后褒姒,周幽王极度宠爱褒姒,于是便废王后申候之女立了褒姒为后,废旧太子宜咎,立伯服为新太子。褒姒总是闷闷不乐,幽王千方百计想逗她开心,居然做出来烽火戏诸侯的事情。导致申候联兵攻打周幽王的时候无诸侯来救最后被杀死在骊山之下的结果。西周的灭亡,与幽王废立王后,太子以及当时的阶级矛盾等等问题有着密切联系,但周人把这一切的责任都推到了褒姒身上。

为什么古代人有红颜祸水(红颜祸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4)

总结

朝代的灭亡,是历史发展中各种矛盾斗争的结果,是权力争夺的结果。朝代由盛转衰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财富的积累与高度集中,导致统治阶层的周期性腐败,以及各方势力对权力的渴望,而沉迷酒色只是统治者腐败没落的其中一项表现。他们是掌权者,美女,美酒只是他们的工具,而被玩弄的美女也是受害者,对于玩权的美人那也不过是助纣为虐,加速了朝代灭亡的速度,并不该是主要责任方。统治者才是真正掌握权力的人,让美人背上朝代灭亡的责任是历史的不公。红颜祸水这结论实在过于片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