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的战国时代,很多玩过游戏或者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智勇兼备、有勇有谋的将领。

在其中,以德川家康、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为代表的战国三杰更是日本的风云人物,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秦京筱之战(号称战国第一兵的武田家为什么迅速走向了没落)(1)

军神去世,暗流涌动

实际上,日本的战国三杰并没有十分突出的军事才能,也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身先士卒的大将,在日本战国时代真正以勇武和谋略著称的大将反而并不像这三个人一样家喻户晓。比如在织田信长一生遇到的敌人中,最让他感到头疼和无法对付的,就是号称战国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在三方原合战中大败织田和德川的联军,打得二人屁滚尿流,毫无还手之力,可以说如果武田信玄不死的话,所谓的战国三杰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展现自己,日本战国的历史将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可惜天不假年,在三方原合战之后仅仅一年,武田信玄就在军中去世,享年仅仅53岁。武田信玄去世之后,织田信长大大松了一口气,武田家和织田家之间的矛盾反而更加激化了。

武田信玄为了防止织田信长在自己死后趁机进攻武田家,特意在去世之后派出了大量的影武者假扮自己,要求三年之内不得发丧,他还特意告诉自己的接班人武田胜赖,如果德川和织田的联军前来进攻,千万不能再甲斐国(武田家领地)以外的地方与他们交战。

秦京筱之战(号称战国第一兵的武田家为什么迅速走向了没落)(2)

武田胜赖其实并不是武田信长真正意义上的接班人,因为武田胜赖的大哥也就是武田信玄的长子因为发动叛乱被处死,信玄才将早已过继出去的胜赖召回武田家,并指定胜赖的儿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胜赖则作为儿子的监护人,代理家内的事务。

可以说,武田胜赖在家中的地位是十分尴尬的,也正因为如此,信玄留下来的大批功勋老臣对他很不感冒,不愿意服从他的调遣。而胜赖自己的亲信与武田家的老臣也有明显的分歧,所以在信玄去世之后短短的一段时间之内,武田家就开始走向下坡。

人心一散,队伍就不好带了。看到新的家督继位武田家的势力开始衰落,加上周围强敌环伺,家中很多的武将就开始为自己做后续的打算,毕竟身处乱世之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日本战国时代并没有形成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本来团结一致的武田家出现了裂痕,就给了敌人以可乘之机。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开始大肆收买和游说武田家的旧将反叛武田,在织田的威逼利诱下,武田家的旧将奥平信昌投奔了德川家,将武田家的重镇长筱城也一并纳入了德川家的版图。

刚刚继位,迫切需要在家臣们面前展示自己的武田胜赖对于这样的情况当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马上调集了一万五千大军亲自率领,浩浩荡荡的向长筱城杀气去,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秦京筱之战(号称战国第一兵的武田家为什么迅速走向了没落)(3)

城池危急,勇士送信

当时长筱城中奥平家的守军只有五百人,面对来势汹汹的武田一万五千大军,长筱城旦夕可破。胜赖这种牛刀杀鸡的做法不单单是为了攻占长筱城,更重要的是要杀鸡儆猴,给家中其他那些有二心的家臣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背叛武田家的下场。

其实在武田家出兵之家,家臣团的意见并不统一,当时在武田家中,起到主心骨作用的依然是信玄留下的老将,被称为“武田四天王”的马场信春、内藤昌丰、山县昌景和高坂昌信,这四人都是从信玄继位时就跟随信玄南征北讨的大将,身经百战,智勇兼备。但是他么对于自己的少主胜赖并不看重,所以对于此次出兵,他们之间抱有不同的看法。

胜赖威望不足以服众,所以必须要打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来稳住家中的局势,震慑住父亲留下来的这些跋扈的老将,所以这一战对他极为重要。更何况长筱城又是武田家的战略重地,是他日后西进与信长和家康决战的必经之地,所以眼前这一战对于刚刚继位的胜赖来说至关重要。

但是事与愿违,长筱城虽然只有五百守军,但是他们知道德川和织田的援军肯定很快就会前来救援,所以抵抗意志非常顽强,以至于武田大军久久不能攻下。

时间一长,长筱城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城内的守军数量越来越少,城墙之上的缺口越来越多,到后来奥平信昌清点城内可以战斗的人数时,只剩下了一百三十人,而粮食也只够坚持四天了。

德川家康虽然已经出兵救援长筱,但家康手下只有几千人,与武田军的一万五千强卒相比还是显得有些乏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奥平急需要一个人冲出重围请求织田信长发出援军解救长筱之围,最好是能够直接见到织田信长本人,所以派出的信使一定要是一个勇敢异常,信念坚定的勇士。

秦京筱之战(号称战国第一兵的武田家为什么迅速走向了没落)(4)

谁能担起此重任呢?手下的武士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表态,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鸟居强右卫门的武士站了起来,表示自己愿意担负起这个重任,突出重围之后在城外举狼烟为号。奥平看到终于有勇士挺身而出,激动地拉着鸟居强右卫门的手再三嘱咐。

就这样,鸟居成功地冲出了重围,摆脱了层层追兵,来到织田信长的领地,述说了局势的危急,请求织田出兵援助。织田马上答应了鸟居的请求,承诺率领三万大军在两天之后就会到达长筱城下。

鸟居得到许诺之后马上马不停蹄地返回长筱城之中,但是城内逃出信使的消息已经被武田军知道,武田胜赖马上在城池周围布下严密的防御网络,严查回来的探子。

果然,很快鸟居强右卫门就被抓获了,武田胜赖下令让鸟居到城墙之下欺骗城内的守军,称援军不会再来了。出人意料的是,被俘的鸟居强右卫门居然满口答应,于是鸟居被押送到城下,对城内喊话。

没想到鸟居竟然抬头对着城内大喊:织田和德川的五万大军两天后就到!大家无论如何都要再坚守两天!

城内的守军听到这个消息后,士气得到了极大的振奋,欢欣鼓舞准备战斗到底。但是胜赖听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在城内的守军众目睽睽之下将鸟居凌迟处死,但是此举反而坚定了城中守军抵抗到底的决心,局势对于武田家来说越发的不利了。

大败亏输,损失惨重

面对织田援军的来袭,武田军内部再次爆发了激烈的争论,以武田四天王为首的将领们坚决主张撤退,不能与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正面作战,一定要撤军;

但是武田胜赖年轻气盛,坚决主张作战到底,歼灭德川和织田的主力,在武田胜赖的心中,自己就是父亲的化身,加上被称为战国第一兵的武田军的帮助,自己简直是如虎添翼,谈笑之间就能将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轻易俘虏。

武田胜赖一直认为织田信长之所以能够取得之前的成就,完全是因为他的对手都过于弱小,所以武田胜赖坚决主张在长筱城外与织田家一较高低。

四天王看到劝谏不成,都心灰意冷,虽然胜赖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但他们四人受信玄厚恩,必须为武田家流尽最后一滴热血。当时马场信春已经六十二岁,最年轻的山县昌景也已经四十六岁,都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战将,知道这一战凶多吉少,但还是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这场必死之战中。

织田信长出兵之时命令每个人带上一根竹棍和一卷绳子,到了前线之后编成防马栅,防御武田军的骑兵冲击,并且织田信长还命令火枪手不要主动出战,等待敌人主动进攻,在栅栏后瞄准射击,对付武田军最强的骑兵。

织田信长的军队大量装备了来自葡萄牙的火枪,而武田胜赖对此一无所知,他亲自率领一万三千大军来到主战场,他发现联军在低洼地布阵,马上下令骑兵发起冲锋,准备一鼓作气击溃敌人,没想到这样一来反而正中织田信长下怀。

秦京筱之战(号称战国第一兵的武田家为什么迅速走向了没落)(5)

骑兵大将山县昌景亲自指挥武田的赤背骑兵,连续六个小时对织田联军发动了十几次进攻,但是在防马栅和火枪的双重防御下,织田家岿然不动。

十几次的进攻无果,即使是百战百胜的武田军士气也消磨殆尽,此时四天王再次建议胜赖撤兵,但是一意孤行孤注一掷的胜赖就像一个发疯的赌徒,拒绝撤退。在这种情况下,山县昌景翻身上马,亲自率领部队发起最后的冲击,无奈被铁炮击中,当场阵亡,武田四天王之一就这么白白死在了战场之上。

德川军的名将本多忠胜上前割取了山县昌景的首级,高高地举起向武田军示意,看到这一幕的武田将士士气完全崩溃,这场战役武田胜赖败局已定。德川军另一位名将酒井忠次率领一支军队埋伏在武田军背后,突然发起了进攻。

武田军后路被抄,被杀的大败。在这样的情况下,武田胜赖只得下令撤退,而四天王中的马场信春和内藤昌丰都在掩护武田胜赖撤退的过程中也双双阵亡,昔日璀璨辉煌的武田四天王在这一场战役中损失了三位。而武田军更是损失了绝大多数精锐,战斗结束之后武田军仅仅残存三千余人,再也无力与织田信长争雄。

秦京筱之战(号称战国第一兵的武田家为什么迅速走向了没落)(6)

长筱之战之后,武田家的势力一蹶不振,曾经雄霸天下,号称战国第一兵的武田骑士更是损失殆尽,灰飞烟灭。但是真正导致武田灭亡的,是四分之三的能臣悍将都在这场战斗中牺牲,导致了后来武田家内部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人才的流失。

武田信玄在位期间,极其重视人才的挖掘和笼络,聚集成了战国时代最团结最稳固的家臣团队。武田信玄从来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他坚信只要人才还在,丢失的城池总有一天会再度回来。武田胜赖丝毫没有继承父亲优秀的战略思想,反而一意孤行,正是武田家灭亡的根本原因。

其实对于一个团体,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学校,想要得到长久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保护永远都是第一要务,正如武田信玄留下的那句名言:比城池更加坚固的,是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