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1)

在这个时代,什么样的表达才能拉近孩子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既亲切,又不至于为了引起兴趣,而偏离正道太远。

我想,这些水墨插画的表达就给出了很好的示范: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2)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3)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4)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5)

它们都来自一套名为《成语里的历史故事》的书。

我们摸到书的第一秒就觉得,有戏!它光是装帧、插画,就处处展现了一种“拉近孩子与传统文化”的野心。

那些水墨画,审美和趣味都同时在线。

而逐页翻开后,我们更是被内容折服了,甚至想冲到每个小学生家里,面对面推荐它!

《成语里的历史故事》

(全10册)

点我立刻入手!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6)

适 龄 7岁以上

著:周玉洁

绘:金匠

审订:罗唯嘉

(文末有阅读小贴士、

购买入口

市面上,有那么多的成语书,为什么偏偏是它让我们惊艳?

一大原因是,它不流俗!甄选的205个成语,避免与市面上常见的成语书“撞车”。

不像一般成语书以寓言故事的成语为主,它以是否有历史来源、故事是否精彩为挑选标准。

在这个崭新的标准之下,有许多被忽视的好成语显现出来。

比如“改过自新”、“同甘共苦”等成语,使用频率很高,来源故事也很精彩,但很多成语故事书没有收录,而《成语里的历史故事》就把它们甄选了出来。

这套书就像“淘金者”,打捞出了被埋没的成语故事,满满当当。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7)

另一大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它把历史故事引入了成语学习,孩子学这一套成语书,相当于接触了31本经典历史古籍。

它涉及《论语》《孟子》《荀子》《道德经》等31部经典古籍和《捕蛇者说》等课本篇目,涵盖勾践灭吴、荆轲刺秦、武王灭商等历史事件,与中小学生的古文及历史学习内容息息相关!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8)

没翻开这套书之前,都不知道成语有那么多历史故事!

大家都知道“网开一面”的意思,但是知道它的由来吗?

没想到,这个词跟一位暴君和一位仁君有关系。

夏朝的末代君王桀,是个不管百姓死活的暴君。而汤联合部落灭掉了夏朝,在汤还是部落首领的时候,遇到一个对飞鸟走兽赶尽杀绝的农夫: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9)

我们看到,汤对这位农夫的捕猎方式感到残忍又贪婪,于是只让留下一面网。农夫不解,因为只有布下更多的网,才能抓到更多鸟兽。而汤反问:“你恨不恨夏桀那样的暴君?”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10)

汤指出,恨暴君的农夫,自己却学着暴君做法对待鸟兽。农夫感到惭愧,而后就对所有鸟兽都网开一面。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11)

是不是觉得“网开一面”这个词瞬间鲜活起来了?原先只知道它意思接近“放过一马”,读完才知道,还跟遥远朝代的政治、人文有关。

记住一个成语,知道是从哪件事演化出来的,不正是顺带记住了历史?而通过这些史实,也体会了成语更深刻的内涵、中华文化中的精髓。

如此碰撞、联动,孩子对成语和历史的学习都变得更饱满了!在成语里学历史故事,就是这样一种“双向的定锚”。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12)

读完故事,我们还可以看到成语出自哪篇原文。

成语的精炼之美,其实跟文言文有关。而在我们以往的成语学习中,却与文言文割裂开了。

可以说,《成语里的历史故事》很好地为孩子们的成语学习,填补了一大空缺!

读成语的来源,在文言文中感受成语,更能体会到古人说话、创作的方式、甚至还有时代对于语言的影响。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13)

原文之下,有相应的语文解释,用心地为大家指明了每个成语在过去的用法与现在的用法,不少地方还衍生出社会价值。

好比“网开一面”还蕴含着人道主义精神:捕捉鸟兽的时候不赶尽杀绝,捕鱼的时候使用大网眼的渔网,让小鱼能够逃脱。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14)

每个成语都附上了几个近反义词,以及造句练习,让孩子们感受成语在如今的语境下,可以怎样使用。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15)

其实,学成语,记成语,对很多孩子来说都不是难事。

但是,在成语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孩子容易进入一个误区:滥用成语。一篇作文写下来,堆叠了十几二十个成语。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可以提分,为孩子开心,但这样的滥用,藏着很大的隐患。拿粲然老师的话来说:“很多时候用成语,是某一个人的灵魂附体。”

当一个孩子滥用成语进行表达,那ta很难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好的文章,一定不是越多的成语越好,而在于如何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成语,则是千百年前古人表达出的真实感受。了解词义是远远不够的,去阅读它们背后的真实历史,才能在整个故事中,去体会成语的形成,去体会古人表达的情感。

当我们的孩子因为故事,与成语发生更强烈的共振,文化传统才会成为基因中的一部分。

我们相信,这套《成语里的历史故事》,将为更多人的成语学习开辟出更开阔辽远的路。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16)

优秀的传统文化书,必然出自金子般的创作团队。

里头甄选的205个成语故事,紧扣2019年全国统一的部编版教材~编写、绘画、审订团队阵容强大,其中作者周玉洁的作品多次出现在试卷中。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17)

编者有心地把10册分为10种主题,便于孩子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归纳成语体系:

“一诺千金-美德卷”

“二桃子杀双士-侠义卷”

“三人行-必有我师-勤学卷”

“四海之内皆兄弟-励志卷”

“五谷不分-暴政卷”

“六出奇计-谋略卷”

“七步成诗-仁爱卷”

……

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应当传承,但不能通过堆叠成语写作文的方式来传承。

成语之用,一定不止于作文。它的“用”,还应该是:用来认识历史,认识古人的所思所想所为,体悟不同时代下的汉语沟通、创作的智慧。

期待孩子们在《成语里的历史故事》感悟到真正的成语之美!顺带着,也把斑斓的历史、文化收入囊中。

勇读者·YALA 推荐

勇读者の阅读小贴士

这套书的主攻方向:人文素养中的【仁爱】、【勤学】、【处世】、【审美】等等,读写领域的【历史】、【成语】、【人文】等传统文化。

哪些人适合读:7岁以上的所有人。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18)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19)

想获取更多

育儿干货、书评解读?

把《成语里的历史故事》带回家!

从成语中走进历史(读完这套成语书)(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