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建峰
1958年5月19日,豫剧现代戏《朝阳沟》首演。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搬上银幕,《朝阳沟》从此红遍全国。“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这耳熟能详的唱词,以银环、拴保为代表的新一代知识青年的“乡村爱情故事”,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
六十年后,豫剧现代戏《重渡沟》隆重推出。该剧根据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副镇长马海明,带领乡亲们开发旅游、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创作而成,2015年启动至今,前后历时5个年头,是河南豫剧院三团推出的又一部反映基层干部扎根乡村、担当有为的精品力作。感人至深的真人真事,披肝沥胆的真情演绎,是这部豫剧现代戏的最大特色。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尚。从《朝阳沟》到《重渡沟》,正好一个轮回。六十年来,有着“全国现代戏红旗团”美誉的河南豫剧三团,自觉担当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艺术使命,善于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作灵感,先后推出了《朝阳沟》《李双双》《焦裕禄》《村官李天成》《重渡沟》等豫剧经典,成为中国戏曲界的时代代言人。
同一个频率:时代变了,不变的是“与时代同步伐”。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和《重渡沟》的诞生,并非偶然,他们是时代的产物,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1955年,毛主席在河南郏县大李庄乡组织32名回乡知青参加农业合作化的报告上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57年7月,编剧杨兰春和演职人员到登封市曹家湾村体验生活,与全村老少整天往山上挑水抗旱。由于和老乡们朝夕相处,有的年轻人就央求杨兰春在剧团找点工作。可村里的老农民却对他说:“老杨,你说这新社会,读两天书上两天学都不想种地了,这地叫谁种呢?”他觉得农民说出了一个真理,联想到当时郑州街头敲锣打鼓送“知识青年”下乡参加劳动的火热场景,就突然有了创作灵感,一个新的中国现代戏高峰《朝阳沟》就此诞生了。而豫剧现代戏《重渡沟》更是直接扎根时代、扎根现实——重渡沟是豫西栾川县一个小山村,时任副镇长马海明主动请缨开发重渡沟,将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国家4A级景区、“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在彻底摆脱贫困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完好保护。2011年5月,马海明在考察景区途中不幸去世。河南省、洛阳市先后作出开展向马海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编剧何中兴、姚金成笔下的豫剧《重渡沟》主人公,正是这位带领村民摆脱贫困却英年早逝的功臣马海明。如果说扶贫攻坚和生态保护是当下中国两大主题的话,这个故事恰好典型地将这两大主题有机结合为一体,从而使《重渡沟》散发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具有了独特的时代价值。戏曲艺术看重师承,但也倡导推陈出新。艺术创作,只有与时代同频,才能引起观众共鸣。一个甲子,一个轮回,时代变了,但与时代同步伐的艺术路径不能变。反映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坚守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初衷,从《朝阳沟》到《重渡沟》,我们能看到河南豫剧人这种艺术上的传承与创新。
同一个情怀:歌颂英雄,不忘“以人民为中心”。初心不变,就是恒心。为人民服务,是艺术的初心,也是艺术工作者的初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体验群众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朝阳沟》除主人公银环外,还刻画了拴保、拴保娘、拴保爹、二大娘、老支书等多位朴实、忠厚、风趣、可爱的农民群体形象。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源于编剧杨兰春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有人说,杨兰春编导的戏曲之所以深受大家喜欢,是因为他的创作总能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中原父老。长久以来,农民称他的戏是“农民戏”,中原人称他的戏是“乡土戏”,理论家称他的戏是“生活戏”。而他却说:“生活有多深,水平有多高。我天生血管里流淌的是农民的血,胸膛里跳动的是农民的心。我用农民的语言写戏,就是希望农民喜欢看,听得美,哼着唱。”如果说《朝阳沟》赞美的是投身火热农村生活的富于理想的知识青年群体、热爱劳动的农民兄弟群体,那么《重渡沟》要歌颂的就是乡村振兴实践中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新一代农民群体以及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乡镇基层干部优秀代表,马海明、吕二涛、赵老六、金娃等艺术形象让人过目不忘。现代戏创作中对干部形象的塑造,往往容易陷入“高大上”,但《重渡沟》的实践破解了概念化、脸谱化难题。剧中,马海明有对原则的坚持,有对重渡沟摆脱贫困的担当,同时又有幽默诙谐的性格;有在重渡沟扎根下来、撵都撵不走的执着;有满怀希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美好憧憬,也有引导群众种烟叶失败后的刺激和对乡亲们的负罪感。这个戏没有喊口号,马海明的行为是符合逻辑的,这就是人民群众真情实感的艺术呈现,也正是这个艺术形象闪光的地方。马海明像焦裕禄一样,对群众有一股亲劲、抓工作有一股韧劲、干事业有一股拼劲,这其实就是河南精神、中原精神、中国精神的体现。戏里塑造的勤政爱民、务实担当的“马海明”形象,不仅“重渡沟”发展需要,广阔农村也需要,广大群众也需要,这个伟大时代需要,相信观众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想看的影子。从《朝阳沟》到《重渡沟》,从“村官”李天成、到“乡官”马海明、再到“县官”焦裕禄,从投身农村大建设的知识青年群体到矢志乡村振兴的新一代农民兄弟群体,一路走来一路歌,我们能看到这种艺术上的执着与坚守。
同一个追求:献身艺术,就要“用精品奉献人民”。《朝阳沟》和《重渡沟》剧创人员,在创造艺术形象的同时,也在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诠释和践行着剧中英雄群体的精神境界,用拼命精神打造艺术经典,用献身精神塑造英雄形象。1958年4月13日,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朝阳沟》,盛赞“这是个好戏”,并要他们进京演出。1964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并亲切接见全体演员。《朝阳沟》是杨兰春、王基笑、魏云、高洁等演职人员精心打造的结果,河南豫剧三团排演《朝阳沟》时需要找一个体验生活基地,于是剧作者杨兰春找到了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登封大冶镇曹家湾,《朝阳沟》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在这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年多,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欢快的唱词、极具个性的人物,使得这部戏很有感染力,堪称中国戏曲现代戏探索道路上的经典之作。而《重渡沟》的创作历程同样艰辛,前后历时数年,多次组织问诊把脉,反复精心雕琢打磨,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深刻、走向精致、走向审美,体现了河南豫剧人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河南豫剧院三团为了这部戏,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工匠精神已经不足以形容,要用拼命精神来诠释。50多岁的团长贾文龙为演好主人公,在演出中随剧情的进展和人物情绪的激荡,将“硬把抖磕”“跳转跪”“搓跪”“舞龙搅柱”等连年轻人都不敢常用的“舞功”绝活,一一完美呈现给观众,演出现场高潮不断,掌声不绝于耳。导演张平充分发挥了他把握全局的艺术掌控力,灯光、舞美、音乐也都配合得很好。《重渡沟》在编、导、演、音、舞、美等方面完美配合,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俱佳,达到了较高的美学层次。演员尤其出彩,唱段安排得很精心,每一个行当,每一个演员都有表现的机会,声音的控制、应用和表达都是一流的。全剧的音乐布局用心良苦,特别是里面的核心唱段《干事歌》《钱字歌》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是能留得下、传得开的。全剧自始至终有昂扬的情绪、乐观的精神和明亮的色彩,特别是剧中浪漫主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很感人,这与它喜剧性的人物设置,喜剧性的冲突设计,喜剧性的语言风格有关。专家们说,这是一部用心、用情、用功、用命之作。从《朝阳沟》到《重渡沟》,是河南豫剧人接力追求完美的过程,是一个从艰辛到艰辛的过程,是一个从经典到经典的过程。
同一个旨归:以文化人,必须“用明德引领风尚”。文化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正如银环的唱段:“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完说不尽胜利的消息,农村是青年人广阔天地,千条路我不走选定山区,离城市到农村接受教育。”《朝阳沟》如同战斗冲锋号角,激励了千千万万知识青年投身农村大建设,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投身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伟大实践。六十年过去了,观众仍表示:“每次观看这部戏,都会被戏中的满满正能量感动。向经典致敬!”“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年轻时代,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这几年,豫剧《重渡沟》坚持用艺术的形式为基层干部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激励脱贫攻坚的斗志,凝聚乡村振兴的合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更加出彩,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氛围。与此同时,剧组边排边演、边打磨边提升,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普遍认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评价“《重渡沟》是个好戏”。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指出“《重渡沟》是同类题材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说:“《重渡沟》的出现可谓正逢其时。马海明身上有新时代的特点,他在职务、金钱和人民之间作出的抉择,对当代的干部和共产党员有启示作用。”
从《朝阳沟》到《重渡沟》,印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原儿女追梦的足迹,谱写了新时代中原大地波澜壮阔的奋斗之歌!⸈
本文刊登于2019年5月22日河南日报14版,是中原风文艺评论特刊。
编辑:河南日报文艺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