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断奶没有最佳时间。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喂养宝宝直到自然离乳。但是一些辣妈因为上班或者其他一些原因而不得不要给宝宝断奶,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如果是奶水严重不足导致的断奶,可适当提前。这一时期母乳营养价值极高,可以给宝宝提供很好的保护作用,是宝宝抵御各种疾病强有利的武器。

关于孕产的知识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公众号:孕妈小百科,专注于解决母婴难题,欢迎大家搜索加入。普及孕产知识,解决孕育难题,希望我们能一起努力!

什么时候断奶最好?

需要根据妈妈和宝宝自身的情况决定。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母乳喂养至少要坚持到 1 岁以后,中国营养学会和 WHO 则推荐喂养到 2 岁及以后。有些妈妈由于身体、工作等特殊原因,不得不停止母乳喂养。

如果母乳喂养让你和宝宝都乐在其中,喂久一点又何妨,如果条件允许,喂到两三岁也是可以的。

断奶大概有几个问题:关于断奶的疑惑(1)

突然断奶不可取

其实,想快速断奶本身就是种错误的想法。

一来,突然断奶的妈妈,自己会经历身体不适,例如涨奶;心理上更容易煎熬,不管是不是躲出去了,孩子突然断奶的状态,肯定让妈妈揪心,你真的能“眼不见心不烦吗?”

二来,对孩子来说,断奶期尤其需要妈妈的特殊护理和照顾,因为哺乳不仅仅代表食物的供给,还是来自母亲的爱和关怀,这是一种无可取代的亲密感,很多孩子会把母乳时刻等同于享受母爱的特殊时光。

冷淡的处理离乳,却和孩子的需求背道而驰,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甚至对人失去信任。

断奶是给宝宝断奶,也是给妈妈断奶,当习以为常的喂养和亲近方式被过激的方法中断后,会对宝宝和妈妈产生很多不良影响:

● 让宝宝有被拒绝、被欺骗的感觉;

● 宝宝夜醒次数增加、更加粘人,缺乏安全感;

● 使乳房发胀,提高乳腺炎的风险;

● 孩子和妈妈会心理难以适应,容易断奶失败;

如果你已经采取了突然断奶法,也没必要太过悔恨自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尽力去安抚孩子,尽力去减少这种不当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另外,给宝宝断奶最好不要一刀切,突然离开母乳对小宝宝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我们要慢慢来,采用温和的方式,循序渐进。具体操作可参考以下方法:

1. 先喝回奶汤,减少奶量

喝回奶汤要注意量,以麦芽水为例,麦芽100g,水800ML,冷水浸泡半小时以上,然后大火煮开,改小火煎煮大约10分钟即可。煮好后,当水喝。控制荤食的摄入。通常一周左右就会见到效果。

2. 循序渐进,逐渐断奶

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断个干净,硬憋着,乳腺肿胀,容易增生。一上来就完全断掉,对宝宝和妈妈都是不好的。如果宝宝对母乳依赖很强,快速断奶可能会让宝宝不适。如果你非常重视哺乳,又天天和宝宝在一起,突然断奶可能有失落感,并且奶涨完全不排,容易导致乳腺炎。

断奶大概有几个问题:关于断奶的疑惑(2)

母乳亲喂的宝妈,可以从每天喂母乳6次,先减少到每天5次,等妈妈和宝宝都适应后,再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断掉母乳。而采取瓶喂的宝妈,则可以减少挤奶的次数,逐步由母乳向奶粉过渡。

3. 奶涨是可以挤的,但要节制

很多宝妈坚持传统的做法,即使奶涨也不挤。妈妈身体痛苦不说,还容易患乳腺炎。接触了大量的宝妈回奶案例,再加上我个人的断奶经历,通常我会建议宝妈们,奶涨的时候可以挤一点,减少身体的痛苦,但千万不能全排空,一定要有节制。宝妈涨的难受的时候,可以用吸奶器挤出前奶。循序渐进,一次比一次挤的少,慢慢的奶水自然越来越少。

4. 循序渐进,但态度要果断,不拖延

在断奶的过程中,妈妈既要让宝宝逐步适应饮食的改变,又要态度果断坚决,不可以因为宝宝一时哭闹,就下不了决心,从而拖延断奶的时间。也不可以突然断一次,让他吃几天,再突然断一次。这样反反复复只会带给宝宝不良的情绪刺激,造成宝宝的情绪不稳、夜惊、拒食,甚至为日后患心理疾病埋下隐患。

断奶大概有几个问题:关于断奶的疑惑(3)

如何缓解宝宝断奶综合症?

在断奶期间,宝宝会很不适应,心情烦躁、食欲不佳是常有的事,为了防止宝宝出现体重减轻、肠胃不适、抵抗力差等“断奶综合症”,建议宝爸宝妈给宝宝选择一款适合宝宝肠道的奶粉,宝宝的肠胃功能发育尚不完全,选择这样一款奶粉会让宝宝断奶更加顺畅。

断奶期间出现涨奶,该怎么处理?

宝妈妈可以定时挤出一部分母乳,以能够缓解不适为宜,但一定不要排空。如果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的情况可以采取冷敷的方式进行缓解。如果出现发热、乳房硬结、胀痛加重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就诊,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感染了乳腺炎。

断奶大概有几个问题:关于断奶的疑惑(4)

关于断奶,我们今天就到这里啦,希望有断奶需求的宝妈妈都可以断奶成功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