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发来一张照片,附带文字:“瞧瞧这是谁呀? ”图片里戳着个胖乎乎的妞儿,满月脸、水牛肩、水桶腰外带十几层下巴,在沙滩上娇羞地蹦跶着,这是?哎呀,这不是我本人嘛!

怪不得说防火、防盗、防闺蜜,尤其这种发小更加不能得罪,她电脑、手机里全都是我的黑历史。

胖了两年多终于减下去了(减下去却花了8年)(1)

左图和中图是15年前的我,右图是现在的我 | 作者供图

胖了两年多终于减下去了(减下去却花了8年)(2)

为了暂时忘掉眼前的困境,半年吃胖了40斤

照片是2005年五一拍的,距今已有15年。我的身高不过1.56米,当时体重却高达75公斤。其实75这个数字也是对外宣称的巅峰状态,因为超过这个重量之后我再也不愿意过秤了。

家族有遗传的肥胖基因,我一直是个微胖丫头,但体重也还在正常范围之内,衣服穿M或者L码,从来没因为胖瘦烦恼过。直到有一年发生了一件对我打击很大的事,在情绪极度低落的状态下,食物像一只温柔的小手安抚我悲伤的心灵,暂时屏蔽掉眼前的困境。

那时候每天晚饭后准时奔向烧烤摊,老板比亲妈还了解我的喜好,根本不用点菜,看见我后马上鸡翅、豆干、茄子、生蚝、韭菜、羊肉串走起,我心满意足地吃完、给钱走人,默契度超高。我出现在美食街时就像财神爷下凡,每个老板都争先恐后地把我往摊子上拽,黑暗逼仄的小巷硬是被我走出星光大道的感觉。

家里的零食包装袋也堆成了山,我对零食的口味、种类和性价比都了如指掌。我像食物粉碎机一样吃个不停,每天肚子吃得滚瓜溜圆,打着饱嗝睡去,梦里还计划着第二天吃什么。

就这样,体重在我不经意间悄悄地猛涨,半年重了40斤,体重指数(千克/平方米,体重÷身高的平方)前所未有地超过了30,进入肥胖范围,眼看着我的人就像吹气球似的鼓了起来。

胖了两年多终于减下去了(减下去却花了8年)(3)

撕裤子、没精神、自卑,还因为高血压错过了教师证

以前的衣服、裤子全都不能穿,时装店里但凡有点女人味的裙子、牛仔裤都盛不下我一颗傲娇的灵魂。无奈之下只好买男装,我的要求降低到能套进去就行。有一次我穿着新买的裤子去跑业务,到客户那里刚一坐下,只听嘶啦一声,裤子裂了!我只能强装镇定,用公文包遮住裤子,皮笑肉不笑地正襟危坐挺过了2小时。

作为胖子还有一个不便,就是裤裆磨损特别厉害,因为大腿肉太多,裤子没多久就磨报废了。夏天走路的时候两条腿互相摩擦,加上出汗,没一会儿就破皮出血,火辣辣地疼。

这还不算什么,我胖了之后特别爱出汗,夏天拜访客户时,汗水像湍急的河流哗啦啦地奔腾而下,头顶冒着蒸汽,衣服全汗涔涔地贴在身上。我就像个融化的奶油蛋糕,眼镜片上全是水雾,精神恍惚、词不达意。

那时候体力很差,爬三层楼就喘得跟头牛似的,必须拉着扶手才能一步步上去。步行不到五分钟就瘫在原地不想动,更别说跑步了。精神头也特别差,每天吃饱了就犯困,工作没一会儿就想睡觉,效率极低。到了饭点必须吃东西,否则就会怒火万丈,谁来都不好使。

有一阵子想转行当教师,所有的考试都合格了,如果体检合格再通过面试,我就是个光荣的人民教师了。结果体检时收缩压竟然达到160毫米汞柱,医生反复测了很多次,还让我第二天去检查一下颈动脉是否有堵塞。

“这么年轻血压却这么高,如果心脑血管有问题就麻烦大了。你的体检不过关,就不能拿教师证”,医生严肃地说道。那时候我怂了,没按照她的要求去检查,生怕找出什么绝症来,所以眼看到手的教师证彻底落空。

雪上加霜,不久后我查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复发,医生看了看我的身材,正告我:严重肥胖会加重髋关节磨损,情况不妙的话就要手术了。然而我并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减肥,依然每天不吃到顶不罢休,因为吃是我那时唯一的人生乐趣,为了减肥放弃美食?不可能的。

除了健康受到影响,变胖后的我经常受到各种善意或促狭的调侃,这些玩笑对我脆弱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那时候我不想参加聚会、不想见人,下班后只想待在家里。有一次出差在机场碰到老同学,对方热情洋溢地走过来打招呼,我第一个反应居然是赶快躲起来,为什么?自卑呀!

从生理到心理,肥胖给了我全方位的巨大打击,直到现在还留有浓重的阴影。

胖了两年多终于减下去了(减下去却花了8年)(4)

闺蜜没有说我胖,拉着我的手问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几个月后的中秋节,一年没见的闺蜜约我聚聚。她看见我的一刹那呆住了,嘶嘶地倒吸着冷气,一只手胡乱指着我全身,眼神里满是惊恐。她没有说我胖,而是拉住我的手,急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么变成这样?”

我当时并没觉得自己很胖,可能因为发胖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我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外形。想知道自己胖没胖?有两个方法:1.看自己以前的照片或者视频;2. 经常称重。如果都不敢的话,就只能期盼像我一样,有一个能劝动你的闺蜜。

朋友的反应让我感觉事态真的严重了。由于那件不能释怀的事每天萦绕在心里,我用暴饮暴食麻痹自己,看似从美食中得到抚慰,其实越吃越胖,越胖越不开心,一不开心我就暴饮暴食,成了恶性循环。负面情绪像恶魔一般让我任由自己在情绪漩涡中越陷越深,再也不能这样了!当时我下定决心减肥。

胖了两年多终于减下去了(减下去却花了8年)(5)

我看着八斤猪肉自豪极了,好像这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

下决心减肥后,我先把困扰自己的难题分析梳理了一遍,逃避和摇摆不定最痛苦,真正直面困境反倒让人勇气倍生。困难没法解决,只能由它去,想通了以后心里的压力和抑郁刹那间少了百分之九十。

心情理顺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减肥。刚开始,我犯了急于求成这个最大的禁忌,听朋友介绍了一种成分不明的减肥药,据说是香港买的,死贵死贵,一个月能减20斤。我吃了没几天便上吐下泻、差点晕厥,停药后体重迅速反弹,不仅比以前更胖,肠胃也不好了。

减肥药的希望破灭了,我重新回到最基本的“管住嘴,迈开腿”,从吃的入手。首先,不再吃宵夜和零食。一开始可是太痛苦了,我每天要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到了十点平常的宵夜时间,肚子准时开始打鼓,胃里一阵阵地冒酸水。我仿佛看见烤鸡翅向我招手,麻辣烫在眼前跳舞……不行,要挺住!我抄起准备好的黄瓜、西红柿大口吃起来。这种拉锯战每天都要来一场,时间长了意志力慢慢占了上风,彻底戒了夜宵。

戒零食也不容易,以前去超市一车一车往家搬各种吃的,我制定了计划慢慢减少。今天减少一半,明天再减少一半,饼干只买苏打不买夹心,面包只买白的不买有馅的。实施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吃的欲望没那么强烈了。

几个月后称重,结果让我又惊又喜:体重足足少了八斤。为了庆祝,我马上就去市场割了一块八斤的猪肉,真的好大一块!家人看着八斤的猪肉啧啧称奇,我在旁边自豪极了,好像这块肉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

仅仅戒掉宵夜和零食的效果就这么明显,那要是加上运动呢?针对我的身体状况,医生建议游泳、骑自行车或步行。前两种需要专门场地和工具都挺麻烦,唯有步行简单易做,我马上就选中了它。

每天早晨六点做好早饭,整个世界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我就出门绕着街区暴走一大圈,大约一小时,不耽误之后吃饭和上班。除了早上锻炼,其他时间只要能步行绝不坐车。有时候下班回来,我还交代司机在离家一两公里的地方停车,我接着走回家。

就这样,我又减了十斤。秤上的数字不断地减少,我的信心也越来越强大。

胖了两年多终于减下去了(减下去却花了8年)(6)

适应了新的生活,精神、皮肤都变好了

自从开始认认真真吃一日三餐、戒掉重口味食物后,我开始喜欢清淡饮食,再也不觉得家里的饭菜味同嚼蜡,看见烧烤和麻辣烫也不再那么冲动。现在,如果早晨不出去暴走一阵子或者整天没活动,就感觉浑身难受。

体重继续下降,每天最高兴的时候就是称重,看着数字比昨天又少了一点,那种内心深处的喜悦是暴食一顿无法比拟的。

当然,我中间也走过弯路。曾经的困境再次重演时,我又开始暴食,幸好在体重涨了五公斤后及时刹住,过了一段时间体重又走上了正轨。还有段时间为了见效更快,我把晚饭戒了,肥倒是减了,人却垮了。那段时间我有气无力,变成了一个虚弱的胖子。所幸及时恢复了健康饮食,晚上吃些青菜、稀饭、鸡蛋什么的,饿了就喝杯牛奶,营养保证也没耽误减肥。

八年后,我的体重终于回到了发胖之前的54公斤,体重指数22.2处于正常水平。减肥后最大的感触是精神变好了,以前工作一会儿就哈欠连天,现在一口气工作到十二点还目光灼灼。另外,抑郁症状曾经在我身上肆虐过几年,但现在彻底赶走,未来变得更加可期。

而且,我的收缩压从160~180毫米汞柱恢复到120毫米汞柱,每隔一两个星期就爆发一次的剧烈头痛消失了,感冒发烧的小毛病也没了,还顺利扛过了一个大手术。

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是皮肤变好了。胖的时候下巴和额头经常成建制地冒出大痘痘,胳膊上长着一层半永久鸡皮疙瘩,大腿外侧和臀部有大片的橘皮组织和白色皮纹。减到正常体重后,皮肤光滑紧致,痘痘、鸡皮疙瘩和橘皮组织全都没了。

最后,我的衣服尺码也越来越小,从上衣2XL裤子3XL减到M码,也能光顾青春靓丽女士服了。

胖了两年多终于减下去了(减下去却花了8年)(7)

我的减肥经验总结

眼下体重在55~57公斤波动,目睹我胖起来又瘦下去的亲朋好友经常讨教减肥方法,我总结了几条对自己最有效的:

  1. 如果因为压力导致暴饮暴食,务必先解决压力问题,假如解决不了就把心彻底放宽;
  2. 不要吃宵夜和零食,哪怕平时上班必须点外卖,周末也最好自己做做饭;
  3. 经常称重;
  4. 每顿饭只吃七分饱,感觉已经不饿了,还能再吃一口时,就可以停下来了;
  5. 奶茶和大餐不是不能吃,一两个星期一次也没问题,限制太死容易报复性进食。

以前心情不好了,我就用狂吃、狂吃、狂吃来解压。现在遇到挫折心情恶劣了,首先去楼下绿地暴走一小时,然后去做个美容,就又是神清气爽的一天啦!

有时候我想,如果当年没有下决心减肥,一直胖到现在,我的人生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吧?

医生点评

代天医 | 前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全国42%成人超重或肥胖,相信每个人对作者的经历都会有熟悉的感觉,即使自己没有体会过减肥路上的挣扎,也曾见证周围人的纠结。

是否需要减肥,可以用文中的体重指数简单判断,正常值为18.5~23.9,24~27.9为超重,≥28则是肥胖。一家人通常体型相近,既是因为作者所说的遗传基因,也是共同生活让大家的饮食和体力活动比较同步。即使父母兄妹都超重肥胖,也可能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成功减肥。

短时间内体重猛涨,原因可能是作者的饮食增加或体力活动减少,只是单纯长胖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体重增加,长胖是疾病的表现之一。如果发现脸明显变圆、背部变厚、皮肤出现紫纹、怕冷、乏力、便秘或视力改变等,需要先到医院排除其他疾病。

肥胖会增加血糖、血脂及血压异常的可能,升高患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和部分恶性肿瘤的风险,手术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增多,心理方面也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肥胖者减重达到体重的5%~15%则显著降低上述风险,可以将初步目标定在这个范围内。

作者下决心减肥后做的第一件事非常重要,就是分析自己目前的情况。除了直面心理压力,还可以详细记录几天饮食和体力活动的量,先摸清过多的热量从哪里来。比如作者每日烧烤宵夜和零食的热量很高,仅仅戒掉这两项就有效果。其他需要尽量减少的食物还有奶茶等含糖饮料、甜品及油炸食物等。减少这些的同时,保证适量蛋白质和主食类食物,增加新鲜蔬菜,既能减肥又不会感觉太饿。

判断饮食热量是否合适,体形和体重变化是最好的参考,减重速度每周0.5~1公斤比较适宜(体重大或刚开始减重可稍快)。这需要把目前每日饮食总热量减少约500~700千卡,不建议让总热量低于600千卡,也不建议戒掉三餐中的某一餐。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的热量分别占总热量的15%~20%、50%~55%和25%~30%,并尽量保证必需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饮食是减肥的基础,运动是另一重要部分。如果合并其他疾病,如作者的高血压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需要咨询医生能否开始运动,以及运动中需要注意的情况。

选择运动项目时,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硬质地面上做承担自身体重的运动(如长跑),作者采用的快走适合大多数人作为入门项目。先从短时间、轻松的运动开始,逐渐增至每周运动3~5天,总时间150分钟以上(最好达到200~300分钟),强度达到感觉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在有氧运动之外,每周增加2~3次力量训练减重效果更好,也更有益健康。在专门的锻炼时间之外,减少静坐、增加日常活动也很有效,比如作者提到的多走路及提前下车步行等。

对于高血压患者,运动可以帮助降压,血压平稳时可参加绝大多数运动,但需要爆发力的项目有一定风险(如举重及投掷)。运动中避免用力屏气,当收缩压高于160毫米汞柱时需要暂缓高强度运动。

很多人将减肥药视为捷径,其实只有饮食运动效果不好或合并其他情况时,才会考虑药物治疗。目前我国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治疗肥胖症的药物只有奥利司他一种,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风险,其他未获批准的药物有可能引起心悸、头晕或腹泻,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经过以上方法体重还是难以控制,可咨询医生是否适合代谢手术治疗(减肥手术)。手术减轻体重有效,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式,也需要承担一定风险。

最后,减肥也是改变生活方式的过程,减到正常体重不意味着可以重新开始每天吃烧烤,而是逐渐适应并享受清淡的食物,偶尔吃一次大餐也不感觉罪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内分泌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19(2):95-101.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44(3):212-219.

[3] 中华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4]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6;08(09):525-540.

[5] Pelliccia A, Sharma S, Gati S, Bäck M, Börjesson M, Caselli S, Collet JP, Corrado D, Drezner JA, Halle M, Hansen D, Heidbuchel H, Myers J, Niebauer J, Papadakis M, Piepoli MF, Prescott E, Roos-Hesselink JW, Graham Stuart A, Taylor RS, Thompson PD, Tiberi M, Vanhees L, Wilhelm M; ESC Scientific Document Group. 2020 ESC Guidelines on sports cardiology and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ur Heart J. 2020 Aug 29:ehaa605.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陈新瑜

编辑:代天医

胖了两年多终于减下去了(减下去却花了8年)(8)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