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30岁的Y姐姐聊天,她是我20岁出头的时候就认识的人,并且到现在我都非常羡慕她的生活。

她年轻、聪明、美丽,毕业后在一个国有银行工作,职场很顺利,只用了两年就做到了中层,年薪税后30万元。然后,她靠自己在北京东四环买了一套小房子,与学霸学长结了婚。她外表看上去更是十足的名媛范儿。

35岁的现状决定你的一生(你25岁就应该知道的关于35岁的真相)(1)

2018年,她毅然决然地辞去了稳定的银行工作,投身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中。

我从20岁出头开始,就看着她毕业、进央企,看着她工作、买房,看着她嫁作人妇,又看着她以合伙人身份创业,现在公司在B轮融资。然而,最近一次我和Y姐姐聊天时,她却说,自己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惶恐,每一分钟都感受着力不从心,甚至去看了精神科医生。

“35岁,并不是另一个25岁。有太多的东西在意料之外,有太多的东西渐渐失去了控制。”

这些变化,其实是你25岁就应该明白的。

保养永远不嫌太早

Y姐姐如今是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合伙人,她说,互联网的三个月是普通人的一年。她当然已经预料到这样的变化,包括工作的高强度和不确定性,公司每天都像在打仗,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游荡。但是,有一点是她没有预料到的。

“人是会生病的。”这个连小学生都懂的道理,我们往往并不在意。

Y姐姐智商、情商一流,无论是制定公司战略还是同合作伙伴沟通,都丝毫没有问题。也正因如此,她才敢于放弃稳定的银行工作,出来创业。创业的风险、资金链、人员配置情况,她统统心中有数。没有做好全盘的打算,没有几种计划的人,怎么能够行走在互联网的战场?然而,她没有想到,高强度的工作没有变,但是支持大脑运转的身体却不是25岁时的了。

她熬一次夜写方案,下一周就非常容易感冒,更别提经常碰到有环节出了问题,公司分分钟生死存亡的这些时刻,身体率先拉响了警报。

25岁时不锻炼、不注意饮食的后遗症,在35岁时全部找上门来。

35岁的现状决定你的一生(你25岁就应该知道的关于35岁的真相)(2)

25岁时痛经扛一扛就过去了,一直也没有治好自己宫寒的毛病,在35岁时痛得翻来覆去,得去医院打止痛针。

25岁时吃外卖、火锅、麻辣烫不节制,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在35岁时,被胃绞痛、便秘定期轮流袭击。

更不要提什么黑眼圈、失眠、腰椎病、颈椎病,你25岁时熬过的夜、消耗的身体,在35岁时都变成了一种让你疼痛的病。最可怕的是,亚健康的身体老得更快,快到让你无法直视镜中的自己。

然而,女人最怕容颜衰老,人都不美了,还要“江山”做什么呢?

那些35岁以上,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皮肤如同20岁少女的女生,她们的脸、她们的身体不仅仅是用20多岁时的一张张面膜堆起来的,更是那些在健身房、公园里挥洒过的汗水堆起来的。所以,你从20多岁就要记住,肉身的健康永远是最大的优先级。

当你的身体不受控制时,什么事业、家庭、未来都是空谈。

婚姻中需要的不只是爱人,还有战友

Y姐姐说,以前她觉得创业成败的核心在于自己——只要有实力、肯努力、愿意拼命,就能获得机会,但是她没有料想到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年轻人了。

“有家务要做,有老人要照顾,投资人的钱晚到一天,资金链就面临断裂的风险。在如此大的压力下,我感觉身心疲惫,常常一个人在车里哭。”

难的不是创业,也不是体力、智力、心力的全方位比拼,而是全家只有你一个人在创业,家庭成员却以为你不过就是在上班。

20多岁的时候,你觉得婚姻就是爱情,找到你爱他、他也爱你的那个人结婚就是完美的。可惜,20岁的我们都还太年轻,不知道生活本身有那么多细枝末节。我们以为,婚姻不过就是工作加上与另一个人生活,其实,婚姻是个人的价值观和另一个人全家的价值观的博弈。

Y姐姐说,她晚上回家晚了或者加班不回家吃饭,老公、公婆就开始集体吐槽。他们认为,一个女人做家里的三餐是天经地义的事。她也不敢生孩子,因为她深知,生了孩子之后,全部琐事又理所当然地是自己多承担。

公婆说:“你如果能兼顾好家里,那么随便你要实现什么梦想都行。如果不行,那我们不需要你工作,你只需要把家照顾好就行了。”

这话其实没毛病,甚至可以说,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就是如此。这和爱不爱无关,不过是大家的观念不同,无须互相指责。

然而,如果你是一个有上进心、满心都装着世界的姑娘,那么请一定记住,婚姻中比相爱更重要的是选一个可以和你并肩作战的人。他愿意承担家庭琐事,他懂得爱一个人不只是给她钱、给她优渥的生活,还要全力支持她,去过她想要的人生,而不是过他想让她过的人生。

这两者有本质的不同。如果你20多岁就选了一个仅仅是相爱,价值观却不完全相同的男人,那么你30岁以后的生活都会是在同他乃至他全家的价值观做抗衡。

公司裁的不是年龄大的人,而是无法全力以赴的你

你会说,Y姐姐这是在创业,没有可比性。可是,我想告诉你,打工比创业更残酷,而且全世界都一样。但凡大公司裁员总是会掀起热议,大家说公司无情,可是仔细想来,这太正常不过了,因为这不过是HR为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做整合的手段。

你25岁的时候,为了工作拼命加班,太正常不过了。在公司加了班,回到家叫完外卖依然没有睡意,再拿出电脑工作两个小时都是太稀疏平常的事了。但你35岁,成了家,你准点下班,算好时间,回家买菜做饭一肩挑,在大城市很难保证一家人在晚上8点能吃上三菜一汤的晚饭。

35岁的你,工资比25岁时多,但你上有老下有小,能够投入的精力和热情却连25岁时的一半都不到,你一天工作8个小时,25岁的人一天能工作16个小时,如果你再没有一技之长和一些不可替代性,哪家公司会愿意“养”着这么一个成本高昂、产出却低下的人呢?

所以,我们早早就要明白,35岁无法如同25岁年轻人一样拼尽全力的时候,自己手里还有什么牌。你在过去的10年里,有没有拥有具有稀缺性的一技之长?有没有积累起配得上10年的优质人脉?有没有在25岁起就开始关注这个世界的变化?再比如,人工智能崛起,你、我都可能分分钟失去工作,但总有一些人能未雨绸缪,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就看清了大势,若干年后我们会说,他们抓住了风口。

35岁的现状决定你的一生(你25岁就应该知道的关于35岁的真相)(3)

所以,选择比努力重要,稀缺性比埋头干重要,而最重要的是你从25岁时起就开始准备,因为所有人都有无法拼尽全力的那一天,到那一天,你手上还剩下的就是你的王牌。

你的身体、婚姻、家庭、工作都需要在35岁到来前的那一刻做好准备,不要等到那一天才发现一切都失去了控制。

总之,就是这句掏心掏肺的话吧:

“年轻人,没事就别老躺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