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愚人低头做事,智者抬头看路。

庄子说人生顺应自然(庄子愚人低头做事)(1)

在道家思想中,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道理,所谓的顺应就是符合自然规律。

而我们处事的时候,“逆向思维”也是突破僵局的更好方式。

“逆向思维”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思维方式,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才能把问题想得更加的全面。

而“顺应自然”是在“逆向思维”之前,懂得看清思维的本质,否则一味的违背常理,也是背离了逆向思维的根本。

庄子说人生顺应自然(庄子愚人低头做事)(2)

在《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问老子:“有人修道,却与大道相违背,将不可说成可,将不是说成是,这样的人算做圣人吗?”

老子说:“善于捕猎的狗因为拘系而愁思,猿猴因为行动便捷而被人从山林中捕捉。

我告诉你,听不见而又说不出的道理。

凡是具体的人,无知无闻的多,有形的人和无形无状的道共同存在,是绝对没有的。

运动,静止,死亡,生存,衰退,兴盛,这些情况出自于自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这也是人们遵循本性和真情的各自活动,忘掉外物忘掉自然,那么就叫做忘掉自己,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

庄子说人生顺应自然(庄子愚人低头做事)(3)

大多人其实都执念于自己的主观意识之中,无法与自然融为一体,那么处事的时候必然是有偏颇的,也难免陷入愚昧之中。

而我们刚才提到的“逆向思维”,就是抛开自己愚昧的心思,忘掉自身的拘束,与自然融为一体。

正所谓说:智者抬头看路,而愚笨的人,只是一味的低头拉车。

古代的时候,解缙受成祖之命,作了一首诗,叫《虎顾众彪图》。

诗句是:

虎为百兽尊,

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情,

一步一回头。

成祖看了诗句之后,百感交集,立刻命夏原吉到南京迎接太子回宫。

后来成祖与解缙一起出游,成祖登桥之后,又问解缙:“这应该用什么话来说。”

解缙就说:“这叫一步高过一步。”

但是等下桥的时候,成祖又问解缙。

解缙就说:“这叫后面更高似前面。”

庄子说人生顺应自然(庄子愚人低头做事)(4)

在言辞行事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把握对方的心理,充分了解对方的思想价值体系,了解他内心所想的事情核心,才能唤起对方的价值追求,达到双赢的局面,达到“一语中的”的目的。

而很多人做事的时候,却永远不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站在主观的角度妄想达到自己主观的目的,其结果不但无法满足自己的期望,还会遭之祸端。

《菜根谭》中说: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

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荡,却忘记了水的存在,鸟儿乘着风里展翅高飞,却不知道有风的存在。

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超脱物外的束缚,能够享受自然的乐趣。

庄子说人生顺应自然(庄子愚人低头做事)(5)

人应该超脱物外,不为外物所累,才能感受到人生的乐趣,而那些一味执念于当下愚昧思维的人,不懂得抬头看路,付出的必然是巨大的代价。

有一个公司,总部从下面的公司调来三个员工。

第一个员工到了新环境,也像之前那样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个性。总经理认为第一个人不知天高地厚,没有委以重任。

第二个人和第一个人相反,一改以前的高傲性格,到了新公司的时候唯唯诺诺,说话也不敢大声。总经理更不喜欢这种人,也没有予以重任。

但是第三个人则不同,到新的环境,先熟悉新环境的制度和规则,然后熟悉了新环境的工作方式。

总经理看到这个人眼皮活络,办事通融,于是总是把他带在身边。

没过多久,第三个人就被升为副总。

庄子说人生顺应自然(庄子愚人低头做事)(6)

古人云: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人生只有懂得抬头看路,不断的审时度势,找寻合理的方式,才能让自己平步青云,这也是智者与愚笨之间最大的区别。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品读国学智慧,以古人文化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