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饱和度战士这个词儿开始流行起来,意思就是说调出来的照片色颜饱和度过高。

先上两张图像给大家感受一下,下面这张照片是原片。

高饱和度战士什么意思(饱和度战士是不是就该被批判)(1)

下面是饱和度战士照片。

高饱和度战士什么意思(饱和度战士是不是就该被批判)(2)

看过这张照片,我想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多数人都不太喜欢饱和度战士的照片。

这类照片中景物的饱和度,超出了我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真实物体的饱和度,给人一种不真实、不自然的感觉。

另外,色彩饱和度过高的图像,视觉冲击力强,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反之,饱和度较低的图像在视觉上感觉温和,人眼的忍耐度越高,视觉上也感觉舒适。

所以,网络上对于饱和度战士基本上是一面倒的持批评态度。

但其实,受年龄,文化层次,观看照片时所处环境的影响,有时饱和度战士反而是正确的选择。

年龄对视觉感觉的影响

由于儿童的色彩感受力比较弱,书籍、玩具以及幼儿园的建筑物,用到的都是高饱和、高明度色彩。

高饱和度战士什么意思(饱和度战士是不是就该被批判)(3)

老年人的视觉感受相关生理功能衰退,造成了他们识别色彩能力会降低,对于不同色调的类似颜色区分存在一定障碍,造成他们对饱和度高的色彩感受力更强。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老年摄影爱好者的照片饱和度都比较高,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于彼此的认可。

所以如果照片的受众,针对的是这样的两类人群,只要不是太过分,饱和度战士类照片,反而能够切中他们的审美。

有时正确的不一定是合适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文化层次方面的影响

从文化层次方面来看,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比较偏好于高饱和、高明度的色彩,这也是为什么在早年间的农村,大红大绿的色彩非常流行的一个原因。

这其实跟色彩的感受力有很明确的关系,由于文化较低的人群无法从低饱和度的色彩中获得存在感,无法明确区分饱和度不高的颜色之间的区别。

因此无论是在家居装饰、室内用品,还是在衣物穿着方面,他们都会偏爱高饱和、高明度色彩。

高饱和度战士什么意思(饱和度战士是不是就该被批判)(4)

而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人群,比较偏好于内敛的、温和的、刺激性小的一些颜色,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莫兰迪色。

高饱和度战士什么意思(饱和度战士是不是就该被批判)(5)

所以从这点上来看,如果照片的受众偏向于文化程度不是太高的人群,那么照片的饱和度适合于高一点。

观看照片时场景的影响

另外还要考虑到照片应用的场景,在这个小屏浏览为主的时代,大众的视觉关注力都逐渐走低。

视觉上的强刺激,才能够吸引到大家的关注,所以如果照片是被应用于小屏浏览场景的商业展示,那么饱和度高一点更容易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

随便在国内商业图库里看一下,就会发现以风光为代表的一些照片饱和度都比较高。

文化风潮的影响

文化风潮也会对照片饱和度甚至商品设计色有所影响,例如,许多大的品牌使用高饱和纯色来意彰显自己与众不同,在色彩运用方面,这些品牌基本上百无禁忌。

高饱和度战士什么意思(饱和度战士是不是就该被批判)(6)

看到这里,我想这个事应该算比较清晰了,在不知道别人照片的受众、应用场景等情况下,一味地用饱和度战士来讽刺别人,可能不太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