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1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江苏考察期间,来到周恩来同志的纪念馆参观,期间,朱镕基总理认真的听着讲解员的讲解。

并和陪同人员一起,围着周恩来同志的纪念馆转了好几圈,讲解员低沉的嗓音将一行人带回了周恩来同志的最后岁月。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1)

1976年1月7日早上,周总理的精神突然变得很好,他的眼睛睁得很大,总是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1月7日中午,周总理突然陷入了昏迷,医疗组成员守护在周总理的病房前,大家的心情都十分焦急。

深夜11点,周总理从昏迷中醒来,他看了看守护在他身边的吴阶平,用微弱的声音留下了最后一句话,吴阶平闻言再也忍受不住,当场痛哭起来。

而朱镕基总理在二十四年后,听到讲解员说出周总理的最后遗言时,也微红了双眼,泪流满面,小声啜泣起来。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2)

那么,周总理的最后一段时光是怎样度过的?总理留下的遗言又是什么呢?

心中始终装着群众

“不要使我同群众有距离。”

周总理的一生都在为人民,为国家操劳,不论到什么时候,岁月如何变迁,周总理心中想起的第一件事就是为群众解决困难。

1958年7月1日,正值盛夏,闷热难耐,周总理冒着高温,来到了广东省新会县视察,周总理想去看看当地工人和农民究竟生活得怎么样。

他想亲自去听一听青年们的理想,想亲自去和老人们说一说话,周总理表示:“要把民生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3)

看到当地学员在劳动大学里辛苦地工作,周总理就亲自动手把菠萝切好,并在切好的小块上插上一根根牙签,等着学员们来品尝。

在参观葵场时,周总理看到烙画匠人们正在辛苦地画烙画,周总理还亲自拿起扇子给他们扇风,并为他们端上了刚泡好的茶水,让他们解渴纳凉。

周总理常说,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不论到什么时候,周总理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从来没有端过架子。

1958年7月,周总理正在新安县人民会堂作报告,当地群众都想一睹中周总理的风采,有的人趴在窗口,有的人挤在门口,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周总理看,会堂外乌泱泱地站满了人。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4)

干部们怕影响周总理工作,就把窗户和门关上了,周总理看到后连忙阻止:“为什么把我同人民群众隔开来?”

干部听从周总理的指示,将门和窗户都打开了,群众们高兴得走了进来,有的站在墙边,有的干脆坐在了地上,都安安静静地听周总理讲话,在人民心中,周总理就是他们的信仰。

1959年1月,周总理到广东看望在化县温泉休养的邓颖超,化县温泉是全国闻名的的干部疗养地,当地修建了很多干部疗养院。

周总理得知这个消息后,专门去找当地的负责人询问道:“普通群众能不能泡上温泉?群众们都在哪里洗澡?”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5)

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周总理很生气,当即表示:“修干部疗养院有钱,给当地群众建浴池就有困难?”

他给当地的干部疗养院制定了一个规则:凡是到干部疗养院休养的同志,都必须交上100元当做给群众筹建公共浴池的费用。

说完后,周总理和邓颖超女士还分别交上了100元的筹建费,以身作则。

后来,广东省政府得知了此事,专门拨款给当地群众修建了公寓浴室和儿童浴室,解决了群众泡温泉的难题。

周总理知道温泉修好后,连连说好,满意地笑了,人民的好总理,一生为群众操劳。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6)

1959年5月19日,周总理到密云水库工地视察,他非常关心施工民工的生活情况,不仅细心地询问了民工的劳动时长、文娱生活、甚至连细枝末节的用餐补助一事都放在了心上。

周总理表示:“民工们要抽烟、要补衣服、买鞋子,有时还想还想去外面改善改善伙食,夏天时还要买个冰棍消暑,四毛钱补助太少了。”

在周总理的示意下,工地负责人除了补助工人们每天四毛的伙食费之外,还另外发了三毛的零用钱。

工人们知道是周总理的安排后,干活劲头更高了,一个个都埋头苦干,愣是把工期往前赶了十几天。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7)

周总理就是如此,在大事上心系国家,为国家排忧解难;在民众的小事上也从不含糊,用一片真心为群众办实事。

高正普表示:“下雨时,总理会让司机开得慢点,避免溅到群众。”

周总理的工作一直围绕“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这个思想观念展开,这位总理坚持了一辈子,是中国人民永远的好总理。

最后的日子

1972年5月12日,周总理感到身体有些不适,走路说话都有些吃力,中央保健组的成员张佐良闻言急忙给的周总理做了尿常规检查,但是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8)

1972年5月18日,周总理被确诊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就算是放到今天,癌症也是世界上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更别说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了。

况且周总理患上的还是恶性癌症,会让患者的身体疼痛难忍。于是张佐良就劝周总理立即住院接受治疗,但是周总理始终不愿放下手里的工作。

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群众太依赖他了,周总理放不下国家,也放下中国人民。

1973年1月13日,癌症迅速扩散,周总理开始出现尿血现象,甚至有一次,一天的尿血量竟然达到200毫升,周总理的身体在癌症的影响下迅速消瘦下去。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9)

1973年3月26,周总理做了直肠癌手术,医生建议他卧床休息,可是这时周总理突然接到了突尼斯总理努依拉要来中国访问的请求。

努依拉非常敬佩周总理,主动提出见周总理的请求,可这时的周总理刚做了手术,正躺在病床上休息,身体十分虚弱。

但是周总理在非洲人民心中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努依拉再三提出请求,表明一定要见到周总理,如果周总理身体不便,他们可以站在窗户外隔着玻璃见一面。

在努依拉的再三要求下,周总理于4月3日,躺在病床上会见了努依拉一行人,这还不是个例,周总理实在是太忙了,还有许多外交事务都要等他来处理。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10)

1954年4月,朝鲜主席金日成来中国访问,金日成提出要到医院看望周总理的请求。但此时周总理却有些犯难。

因为癌症,他的双脚已经浮肿得不成样子了,根本就穿不进皮鞋。但是周总理认为自己代表的就是国家颜面,所以非常注重仪表。

平日里总是要把衣服熨平,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再穿上锃亮的皮鞋后才会去接见外宾,可是这次连皮鞋都穿不上了,周总理很着急。

于是负责照顾周总理的警卫员高振普和众人一商量,决定找老鞋匠韩师傅定制一双特大号的黑色圆口布鞋。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11)

高振普将提前量好的尺寸交给了韩师傅,怕韩师傅伤心,高振普并没有向他透露周总理患病的消息,只是再三强调鞋要做得大一点。

韩师傅可能猜到了周总理患病的消息,做鞋时眼泪一直吧嗒吧嗒地往下掉,为了不耽误周总理的工作,韩师傅还找了另外一个鞋匠,两人熬了一个通宵才把鞋子做好了。

周总理穿上刚好合适,高兴得表示:“不错嘛,布鞋养脚啊。”

当天下午,周总理在邓小平同志的陪伴下,在医院临时设立了一个场地,会见了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整个谈话过程,周总理始终坐得很端正。

虽然身体被疾病折磨得很虚弱,但是周总理的眼里却仿佛散发出了一种光芒,一种远超常人的能量。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12)

1975年12月,周总理的病情急剧恶化,进入了持续昏迷状态,医护人员彻夜守候在总理的病房外,做好了和死神斗争的准备。

1975年12月20日凌晨,总理从昏迷中醒了过来,他的精神状态稍微好了一些。和陪伴人员稍稍交谈之后,便让秘书打电话,让负责台湾工作的罗青长同志尽快来医院谈话。

可是等罗青长同志赶来后,周总理却又昏迷了过去,罗青长等了许久,周总理才微微转醒,此时周总理已经非常虚弱了,他每讲一句话就要休息好长时间。

警卫员高振普将耳朵紧贴在周总理的唇边,总理说一句,高振普就转述一句,罗青长搬了个小凳子,坐在周总理的床边,将总理说过的话都一一记了下来。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13)

周总理一直很关心台湾问题,在最后的那段时光里,周总理在谈话时有好几次都提到了台湾问题,这一直是总理的一块心病。

那么,周总理的最后遗言是什么?总理的身后事又是怎样安排的?

十里长街送总理

1976年1月7日11点,周总理已经处在弥留之际了,他想睁大双眼,再看一次身边陪护的人员,但是病魔将他折磨得,连这个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到了。

周总理努力睁大双眼,认出了身边守护在身边的吴阶平,他用嘶哑的声音说道:“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14)

说完这句话后,总理又陷入了昏迷之中,陪护人员高振普在乔金旺的要求下,准备出去休息一会,可就在这时,总理的血压突然急剧下降,心电图也成为了一条平线。

应急电铃响彻了整个楼层,值班的医务人员急匆匆地赶到周总理的病房里,内科医生陈再嘉看着总理心电图急得哭了起来。

可无论医护人员再怎么努力,周总理还是永远的离开了深爱着他的人民,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李先念同志接到消息后,急忙赶到了医院,看着病床上形容枯槁的周总理,个性强硬的李先念再也忍不住泪水,当场痛哭起来。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15)

见状,房间里其他的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也小声地啜泣了起来,人民最敬爱的周总理走了,临走前还带着一身伤病,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这怎能不让人落泪。

不久,中央领导们也来到了周总理的病房,邓小平同志带着众人向周总理做了最后告别。

对于人民来说,他们自然希望能够给周总理办一个体面盛大的葬礼,这是人民的心意。但是对周总理和邓颖超女士来说,风光大葬是完全不必要的。

邓颖超女士亲自口述了一份电文,告诉远在外地的亲属们不许来京参加葬礼。

邓颖超女士认为,与其花不菲的路费来京吊唁,不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把工作做好,这样才算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16)

周总理去世,对邓颖超女士来说,是不小的打击,从总理去世的那天起,邓颖超女士就坚持每天给周总理献上一个花圈,这是邓颖超女士的心意,也是最适合吊唁周总理的方式。

周总理去世后,中南海西花厅就进入了悲伤和忙碌的状态,他们需要准备周总理的葬礼,邓颖超女士表示:不许购买新衣服,下葬就用周总理平时最常穿的衣服。

可是工作人员翻了个遍却发现,周总理衣服上几乎每件都有补丁,包括袜子和内衣上都缀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

在选择骨灰盒时,负责人拿出了两种骨灰盒,一种是价钱贵装饰性多的,一种是很朴素,价钱便宜的,但是便宜的那两个骨灰盒也或多或少有一些缺陷。

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周总理最后一句话仍心系他人)(17)

一个掉了漆,一个盒盖有问题,高振普尊重周总理的一贯作风,最终选择了那个没掉漆但是盒盖有些许问题的骨灰盒。

1976年1月11日下午4点30分,载着周总理遗体的灵车从北京医院缓缓开出,长安街沿线挤满了痛哭流涕的群众,他们用目光送了周总理最后一程。

十里长街,只见总理去,不见总理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