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人马争夺天下。北方的鲜卑族首领檀石槐,经过不断征战逐渐统一了鲜卑各部。尽夺匈奴故地,东败夫余,西击乌孙,北逐丁零,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

北魏历史小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1)

战将——檀石槐

可惜的是,檀石槐死后,鲜卑发生了巨大的分裂。在汉人聚居的地方,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魏国的曹操,听从谋士郭嘉的建议,带领全国的兵力,进攻当时鲜卑分裂的一个部落乌桓。很多谋士担心刘备会趁虚进攻,郭嘉进言说:不用怕,刘备还不成气候,我们就给他摆一个空城计。打下乌桓,形式对魏国非常好:首先北方就没有战事了,其次可以将乌桓的骑兵补充成为我们的铁骑。结果正如郭嘉所料,得到了十万的铁骑,为以后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志得意满,便写下了有名的《观沧海》。

后西晋统一了天下,经过了短暂的统治,分裂成了东晋·五胡十六国,此时的北方一片混乱,后北魏统一了北方,很快北魏发生了分裂,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灭,南方的东晋分别被宋齐梁陈所取代。后期北周的贵族杨坚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后南下灭了陈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隋朝。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出现了一位强大的人物 苻坚,建立了前秦的政权。苻坚一定要和东晋干一仗,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发生了分裂。在前秦建立之前,苻坚灭了北方大部分国家,其中就有鲜卑人建立的代国。本来苻坚想要屠城的,手下有人劝谏:不能杀光所有的人,以后别人要是建立什么政权才会对你感恩。苻坚当时脑子发热,就同意了。当时留下了一个小王子,这个人就是拓跋珪。其在母亲贺兰氏的保护下,重建代国。

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了北魏。拓跋珪就是道武帝。拓跋珪的文治武功还是很厉害的,却颁布了两条规定:一是子贵母死,就是凡是被立为储君·的太子,就要杀掉他的母亲。因为拓跋珪做皇帝后,很多决策都要受他的母系部落的影响,因为从小在母系部落成大,在你什么都不是的情况下,人家是你的天使投资人,等你成功了,人家肯定要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拓跋珪做了这个规定,就是要以后的皇帝,做任何决策的时候,都不受母系部落的牵绊。二是私德有亏。有一天,拓跋珪在他的母系部落里巡游,看到了一位女子,非常漂亮。这位女子就是他的姨母,他母亲的亲妹妹。拓跋珪把想娶姨母的事告诉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告诉他:你不能娶你姨母,首先她已经结婚了,其次她长得太漂亮了。是会误国的,而且她为人风骚·放荡。拓跋珪哪管这些,恋爱中的男人,即使英明伟大,也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拓跋珪坚持要娶自己的姨母,派人秘密处死了他姨母的丈夫,娶了他的姨母,并生了一个儿子——拓跋绍,这也为拓跋珪以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北魏历史小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2)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

公元398年,迁都平城。公元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拓跋珪崇信佛教,开凿了“云冈石窟”。

为巩固统治,拓跋珪对外: 武力征服;对内:参照汉族的政权统治。

经济上:实行编户,授田劝农;政治上:仿效官制,重用儒生。 (如:崔浩);思想文化上:兴办太学。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北魏鲜卑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拓跋珪晚年的时候,爱上了一种东西——寒食散。吃了这种东西,让人产生幻觉,脾气暴躁。经常诛杀大臣,手下的文臣武将,提心吊胆。当策立拓跋嗣为太子时,按规定要处死他的母亲。但拓跋嗣和他的母亲感情非常深,伤心得痛哭流涕。拓跋珪又看不得别人哭哭啼啼,就把拓跋嗣赶出了京城。这时候拓跋珪的夫人——他的姨母贺兰氏,犯了点错误,拓跋珪就把她关了起来,到黄昏的时候,还没想起来怎么处理。但这时贺夫人写信给她的儿子——拓跋绍,叫他来救自己。拓跋绍带兵冲进皇宫,救了自己的母亲,并向拓跋珪的行宫逼近。拓跋珪想找武器反抗,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最后暴卒而死,有人说被拓跋绍所杀,有人说是身体出了问题,而死于非命。事后,拓跋绍想继位,但大臣们都不服他,最后迎回了拓跋嗣,拥立他为帝。拓跋嗣就是明元帝。明元帝的一生也不错,是位明君,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

北魏历史小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3)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阶级矛盾激化:北魏当时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都户制;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民族矛盾:三朝元老崔浩,奉太武帝之命编修魏史。崔浩秉承了中国史官的气节,秉笔直书,将北魏皇族内部的矛盾及其拓跋珪娶他姨母的那些破事,全都写了出来,并且刻在石柱上。在崔浩的安排下,这些石柱遍布主要道路的两侧,首先花了三百多万两白银。深深地激怒了北魏贵族,他们联名向道武帝告状,道武帝勃然大怒,命人将崔浩等人锁入木笼里,任人羞辱,最后崔浩被处死。

这一时期发生了盖吴起义,太武帝带兵平定了叛乱。但在寺庙里发现了大量的武器,于是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起义不断都在催促改革。

北魏改革的可能性: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拓跋珪·拓跋焘初期汉化,加快了北魏封建化进程,国家机构相对完善;冯太后掌握朝廷实权,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拓跋焘晚年多疑,宠信一个叫宗爱的宦官,北魏的历代统治者都崇信佛教,而拓跋焘此时是灭佛的。宗爱就离间拓跋焘和此时的太子拓跋晃的关系。最终拓跋晃被处死,事后,拓跋焘又后悔不已,好像太子并没犯什么事。此时的宗爱就担心了,怕牵扯到自己,就杀了拓跋焘。朝臣们联合杀了宗爱,诛他三族。拥立了拓跋濬为帝,此时拓跋濬娶了个妃子就是冯太后。夫妻两人非常恩爱,可惜的是拓跋濬26岁时便去世了,冯太后为此痛不欲生,后被朝臣们救了下来。拥立了拓跋弘为帝——献文帝。冯太后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养了个面首叫李奕。献文帝十分看不惯,就杀了李奕。冯太后得知后大怒,毒死了献文帝,夺回朝政。重新拥立了献文帝的儿子拓跋宏继位,拓跋宏就是孝文帝。这两父子同一个名,只是字不同而已。经历了三代皇帝的冯太后,势力盘根错节,成了朝中实际的掌权人物。)

北魏历史小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4)

文明皇后——冯太后

改革的前期,由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就是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主要包括:

一·改革俸禄制

主要措施: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改革原因: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改革内容: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官吏级别高低发放,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

改革影响:吏治有所好转,为各项改革创造了有力的政治局面。

二·推行均田制

改革前提: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

改革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增加政府赋税收入

改革内容:按一定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1·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身死或年满七十岁,须还露田于官,桑田不须还官。按规定,桑田则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至于不宜蚕桑的地区,则改受麻田,当中男子十亩,妇人五亩。

2·露田·桑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就是可以把超出自己分内的土地,卖给别人。

3·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他们可得壮牛一头,田三十亩,但不再给桑田。

4·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各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

均田制的实质:封建土地国有制。其影响:

1·恢复经济:农民得到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巩固政权:有利于赋税的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统治

3·民族融合:推动了内迁各民族由游牧转向农耕,推动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到来。

4·历史影响: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

均田制也有它的局限性:

1·虽然能抑制土地兼并,但没有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所以土地占有不均状况仍然存在。

2·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地矛盾无法避免

3·政府强制人民开荒纳税,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

三·改革基层行政组织,设立三长制。这是当时冯太后的大臣李充提出的。李充深受冯太后赏识,不仅对他公然赏赐,还经常私下赏赐。改革前的基层行政:北魏政权到宗主,然后才能到达农民,宗主在行政权的中间层,使中央的政令不畅通。

改革内容:设林·里·党三长,直属州郡。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改革后的基层组织:北魏政权可以直达农民,提高了政府对农民的管控能力。

三长制改革的意义:健全了基层政权,完善了行政体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四·实行新的租调制

改革前:赋税征收混乱,农民负担重

改革内容:租(缴纳粮食)调(缴纳绢帛)

改革影响: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

冯太后改革的侧重点:建立新制。

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登基,进入了改革的后期。孝文帝的改革,主要包括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一··迁都洛阳:孝文帝亲自主持,以学习汉族文化为主要目的。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上,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和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迁都原因:1·政治上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旧都保守实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不上。

3·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4·战略位置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有个成语“阴山却霜”,讲的就是拓跋珪·拓跋嗣当政时期,每年都要带领军队到阴山一带巡游,向北方的游牧民族显示自己的军事实力。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就外出征战,留太子拓跋恂监国。拓跋恂觉得洛阳太热,就去了平城,受到平城旧贵族的热烈欢迎,他们勾结一起,决定叛乱。孝文帝带兵,平定了叛乱,将拓跋恂贬为庶人。但拓跋恂不知悔改,最终被孝文帝含泪处死。拓跋恂也成了孝文帝改革的牺牲品。孝文帝像历代北魏帝王一样,崇信佛教,开凿了龙门石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深刻的苦难,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花了三十多年才完工。

二·移风易俗:A·易服装,下令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B·改说汉话,要求朝廷讲汉话,30岁以下,严格执行

C·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将鲜卑姓改为汉姓,按门第高低选拔人才。孝文帝认为自己是黄帝一族,属土德,土乃为万物之源,故将拓跋姓改为元姓。拓跋宏的汉名就是元宏。

D·通婚姻,提倡鲜卑人同汉人结婚

E·改籍贯,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一·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农业方面: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农田水利的兴修

手工业方面:手工业的活跃,丝织业的发展,制瓷业的发展,都取得了进步

商业方面:洛阳市场繁荣,对外贸易发展,推动北魏贵族经商

经济上复苏和繁荣,推动了民族大融合,生产方式的变化促使统治者进行更加彻底的政治变革来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

二·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所谓的封建化进程就是少数民族向汉族文明学习,采纳汉族的政治制度,游牧民族文化向定居农耕文明转化的过程)

北魏政权封建化加速的措施: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光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封建统治模式。

三·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

原因:孝文帝实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

说明:各民族在相互交流和融合中促进了发展,并融为一体,互相渗透,取长补短。“胡化”与“汉化”双向进行,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陈寅恪在《李唐民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西方也将5世纪到9世纪之间的中华一带称为“Tabgach”,意为“拓跋”。后期唐诗的兴盛,是北方汉文化吸纳鲜卑突厥的音乐诗歌体裁,作为时尚的产物,而并非楚辞汉赋的延续。

孝文帝改革地的进步性: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建立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活方式汉族化,这些都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改革的局限性: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跋部逐渐融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