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县茶叶基地(这个叫湄潭的小县)(1)

第一次知道湄潭这个名字,是在一次媒体会上,有位家在湄潭的记者朋友,介绍他的美丽家乡。

山美水美自不必说,当他说到湄潭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时,我已经对这个贵州北部的小城充满了向往;再当他说到抗战时浙江大学西迁到湄潭县办学长达7年之久,更让我对这里向往又加了好奇。

心想总能事成。

来到湄潭

“东有江水流转至县之主脉玉屏山北,环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之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

湄潭翠芽:风过湄潭,翠芽带香

贵州湄潭县茶叶基地(这个叫湄潭的小县)(2)

// 湄潭地标:天下第一壶

位于湄潭县城中心火焰山山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壶实物造型,用实力说明湄潭是“贵州茶叶第一县”的地位。中国茶城就位于湄潭县,是一个集茶叶销售、科研、检测、培训、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国内一流茶城。

贵州湄潭县茶叶基地(这个叫湄潭的小县)(3)

// 湄潭翠芽是贵州省第一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茶叶品牌

“湄潭翠芽”是贵州第一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茶叶品牌。湄潭翠芽原名湄江茶,因产于湄江河畔而得名。湄潭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和生产优质茶叶,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富锌硒”高山茶优质生态。

贵州湄潭县茶叶基地(这个叫湄潭的小县)(4)

// 深山香茗,“一生只等一壶茶”

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唐朝陆羽《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绝美的记载。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迁入湄潭办学,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研究,对后来的湄潭茶业影响极大。

贵州湄潭县茶叶基地(这个叫湄潭的小县)(5)

// 外形有四大要素:扁、平、直、滑

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贵州湄潭县茶叶基地(这个叫湄潭的小县)(6)

// 贵州湄潭:茶叶托起农民致富梦想

一座座茶山,万顷茶园与数万茶农的命运紧紧相连,一片片茶叶与百万农民的致富梦息息相关。这一天去参观了姜大姐家的茶园。她家的绿茶栽种的是“小叶福鼎”,产量比大叶品种低得多。清明节前的茶青,小叶种比大叶种贵近一倍。

贵州湄潭县茶叶基地(这个叫湄潭的小县)(7)

小叶福鼎栽种在海拔1000米以上,土壤含锌硒微量元素,冲泡的茶回味甘甜,口感好。

特级的湄潭翠芽,必须是用小叶种制的茶,才是上等茶。姜大姐是真正的爱茶人,和茶打了一辈子交道。

贵州湄潭县茶叶基地(这个叫湄潭的小县)(8)

// 通常制500克特级翠片需采5万个以上的芽头,即便是一级翠片,也需要4万个左右芽头。

贵州湄潭县茶叶基地(这个叫湄潭的小县)(9)

// 茶叶的舞蹈

除了口感上的好喝外,“湄潭翠芽”还特别注重观感。85度的开水一进入玻璃杯中,一片片像葵花籽般的绿叶浮了起来,垂直地立在水中,再慢慢地往下沉落。瞬间一芽一叶恣意绽放,犹如一朵朵绿色的小花在杯中舞蹈。

冲泡湄潭翠芽方法:

1、选水很关键,最好是呈弱碱性的山泉水或矿泉水〈不要用自来水,因自来水含漂白粉)。2、用玻璃杯,陶瓷杯或紫沙壶。(不要用塑料杯)3、先用开水烫茶杯,然后倒掉杯中水,放3克左右茶叶在杯里。此时茶叶在烫的杯子里,用鼻闻香(空杯闻香,清香漫脾)。冲泡,闻香后,用冷却到85—90度的开水倒少许(刚好淹没茶叶〉,待1分钟左右。再用85—90度的开水冲满茶杯,1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贵州湄潭县茶叶基地(这个叫湄潭的小县)(10)

// 湄潭直条毛峰。

外形条索紧细,匀称挺直,性似松针,呈鲜绿豆色,内质茶汤青绿明亮。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甜醇可口,叶底翠绿匀整。

贵州湄潭县茶叶基地(这个叫湄潭的小县)(11)

◎湄潭特级直条毛峰

湄潭毛峰分卷毛峰和直条毛峰。在工艺制作上,直条毛峰较为复杂。价格也相对高一些。特级直条毛峰,外形条索紧细,匀称挺直,性似松针,呈鲜绿豆色,内质茶汤青绿明亮;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甜醇可口,叶底翠绿匀整。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