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吗?最大的证据就是曹雪芹朋友圈的证言,比如敦敏、敦诚、富察明义、张宜泉等人。按说,有这么多朋友做证,应该可以定案了。但仔细研究他们的证言,以及《红楼梦》的楔子,发现其中大有玄机。我的结论是,曹雪芹是《红楼梦》原作者设的局,目的就是扰乱视听,保护《红楼梦》不被禁毁,敦敏、敦诚、张宜泉都被蒙蔽了。

1《红楼梦》作者会暴露自己吗?

敦诚、敦敏、富察明义、张宜泉等人的记录,证明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这是曹学派最核心的论据。我们如何看待这些证据,首先要知道当时的历史环境,其次要知道《红楼梦》究竟写了啥,最后做出一个核心判断,《红楼梦》作者会不会暴露自己?

《红楼梦》中有大量敏感词和敏感句子,“耶律雄奴”、“小骚达子”、腥膻(历史上的汉人将入侵的外族敌人统统蔑称为“腥膻)、“姓金的,你是什么东西”、“你是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谐音明)大爷!”等等,还有很多,举不胜举。在满清残酷的文网下,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引来杀身之祸,《红楼梦》这么多敏感词,可想而知。

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是非常缓慢的历史过程,满清入主中原,从顺治到乾隆,一百多年过去了,满清都没有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或中华人。顺治皇帝曾经说过,“中国这块地方,能守就守,守不住的话咱就跑路”;康熙皇帝说:“朕非中国之君”;雍正皇帝也说过:“本朝以满洲之君,入为中国之主”;乾隆皇帝也说,“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华之人”。

满清对汉语文献中涉及少数民族的字眼非常敏感,乾隆策划的《四库全书》,大量损毁、篡改汉人文献,比如,“胡人之官”被改为“契丹之官”,“胡服”改为“异服”,岳飞的《满江红》也被篡改,“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改成了“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前人书中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删改。不管《红楼梦》作者有没有讽刺满清的初心,统治者才不会听你解释,只要他认为有就有,这种情况下,《红楼梦》作者会暴露自己吗?

《红楼梦》考证如同侦破杀人命案,杀人现场留下字迹:杀人者王二麻子,最后王二麻子被抓,经审问,对杀人供认不讳。用曹学派的思维,王二麻子必是凶手,他们根本不知道有另一种可能,王二麻子是掩护真正凶手的。如果是狄公审案,不会被口供迷惑,自然会追问杀人细节,这样王二麻子就会露出破绽。

红楼梦前四十章读书笔记(此系身前身后事)(1)

2曹雪芹朋友不少,曹雪芹的信息稀少而疑点多

曹雪芹的朋友不少,而且多是文人,有文章传世,这种情况下,曹雪芹的信息应该非常充足,足以说清他的来龙去脉。遗憾的是,曹雪芹的信息很少,且疑点重重,这是很反常的事。敦敏、敦诚、富察名义、张宜泉等人经常和曹雪芹一起喝酒作诗,交往深厚,奇怪的是,这些人没有一个人记录曹雪芹正在创作《红楼梦》。他们读到的都是已完成的著作。《红楼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他们是曹雪芹的亲密朋友,拜访曹雪芹时,极大可能会遇到曹雪芹正在创作的情形,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记录的。

富察明义在《题红楼梦》组诗前有一段小注:“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所谓大观园者,即今之随园故址。惜其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抄本焉。”这段文字,不是富察明义推测和杜撰的,而应是曹雪芹告诉他的。很显然,曹雪芹没有说实话。《红楼梦》写的不是风月繁华,大观园也不是随园,《红楼梦》中许多敏感词和碍语,有隐藏很深的东西,这些曹雪芹都没有说。曹雪芹轻描淡写的说法,其实在掩盖《红楼梦》的真相。

关于曹雪芹的来历,也是颇为诡异。按照流行说法,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后,抄家之后,来到北京。先不说曹寅家谱找不到曹雪芹其人,姑且承认曹家有这么一个人,如果不是投亲访友,曹雪芹没理由到北京来,对于一个没落的贵族来说,京城生活成本高。所以,曹雪芹到北京应该是投亲的,能够得到不少帮助,许多曹学家也这样认为。但是,敦敏、敦诚、富察等人都没有记录曹雪芹投亲这一点,也没有他们和曹雪芹同族人交往的记录。

有一位曹学家研究,曹雪芹在北京有多处落脚地,如蓝靛厂、门头村、六郎庄、北辛村、北沟村、上坡村、白家疃、法海寺、功德寺、杏石口等。不管曹雪芹是穷是富,这种频繁搬家的行为十分可疑。

曹雪芹的才华应该在敦敏、敦诚、富察明义、张宜泉之上,但二敦、富察、张都有诗词单独流传,曹雪芹的诗作却没有流传下来,敦敏、敦诚等人也没有记录过曹雪芹的诗作。

以上情况,说明曹雪芹反侦察意识特别强,尽量少地提供自己的信息,或者提供一些很难查证的虚假信息。

我们大胆推测,敦敏、敦诚见到的曹雪芹,只是化名曹雪芹,是不是确实叫曹雪芹不知道。这个曹雪芹肩负着重大的政治任务,就是传播《红楼梦》。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结合《红楼梦》楔子进一步分析。

红楼梦前四十章读书笔记(此系身前身后事)(2)

3藏在《红楼梦》楔子里的秘密

《红楼梦》第一回有一段关于《红楼梦》来历的楔子: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甲戌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式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 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

在甲戌眉批里,脂砚斋提出了一个问题,谁写的楔子?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因为这一段楔子是正文的一部分,以通常的理解,楔子必须为作者所写,如果是别人来写,应该放在序言里,不能强加进正文。

这篇楔子,介绍了从《石头记》到《红楼梦》的嬗变过程。如果《红楼梦》从头至尾都是一个人写的,那么楔子也是作者所写,这也谈不上狡猾。如果《红楼梦》成书经过多人,自然楔子是最后的作者写的,这也算不上狡猾。那么,甲戌眉批为什么说作者狡猾之甚?

这里面还有一种情况,估计大部分读者都没有想到。《红楼梦》第一回《石上偈》中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做奇传?这里记述的是我生前和死后的事情,请谁替我抄去作故事流传?作者已经把死后的事写进楔子里——曹雪芹抄录整理了《红楼梦》。

作者难道是神仙吗?怎么可以未卜先知?其实,没那么复杂。既然楔子里说是曹雪芹在悼红轩写了《红楼梦》,那就安排一个叫曹雪芹的人,负责传播《红楼梦》。

红楼梦前四十章读书笔记(此系身前身后事)(3)

早在一百年前,蔡元培就指出《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对于政治小说来说,小说只是外衣,政治目的才是核心。围绕着政治小说,很可能有一个严密的组织。该组织的目标,不仅要完成《红楼梦》,更要传播《红楼梦》。由于《红楼梦》有很多敏感处,很容易遭受禁毁。所以,在传播初期,需要混淆视听,故意说《红楼梦》是曹雪芹写自己的家事,和政治没有一点关系。等《红楼梦》流传开来,再由脂砚斋、畸笏叟初评、重评,告诉你,背后大有故事。

如果不了解清初文字狱的残酷,意识不到《红楼梦》作者不仅要隐藏自己,还要故意制造迷障(而且会花很大成本制造迷障),是不可能对《红楼梦》作者做出合理的判断,只会落入作者的圈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