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很有意思的段子,说丈夫满脸怒气回到家,把屋门使劲关上,独自坐着闷声喝酒,妻子见状,心里立刻七上八下:“他不会是真要跟我离婚吧?我今后可怎么办,孩子怎么办……”越想越难受,忍不住哭出声来。
却听见屋里的丈夫摔下杯子大叫:“国足又输了!”
妻子自以为很懂丈夫的心,而没有进一步沟通,才造成可笑的误会。
很多时候,生活中的我们也和这位妻子一样,习惯于用内心想法去解释外界事件,以为掌握了事情本质,却对真正有用的信息视而不见。
比如,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朋友,每当听别人讲述一件事情时,他常常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这事我懂,听我的准没错!”“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见过太多了。”
总之就是给人一种感觉,似乎没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但如果你仔细验证,便会发现其实他观察世界的角度几乎一成不变,只是自以为是地自圆其说,很少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阅历和见识趋于丰富,累积了解决问题的各类经验,于是总有某个时刻,会达到一种逻辑自恰的状态,即看什么问题都觉得似曾相识,可以迅速联系调用头脑中已有的经验记忆,给出符合逻辑的、“合情合理”的解释。
而遇到很多事情,我们也很难再表现出像儿童那般强烈的惊讶或好奇的感觉,而是平心静气,等闲视之,见怪不怪,并自我解释说:大概这就是心智成熟吧。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恰恰相反,这些有可能是思维缺乏生命力的表现。
认知进化必经的三个阶段
17世纪,牛顿提出举世闻名的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后继的众多科学家们在此基础上构筑起宏伟的物理学大厦,人类对于自然科学的信心达到空前高度,我们自觉已经掌握宇宙奥秘的终极解法,不管接下来出现何种新的难题,都可以代入公式分析得明明白白。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在高速运动和微观领域,一些原有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开始逐步显露,经典力学受到严重挑战,直到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理论相继提出,才使得摇摇欲坠的现代科学体系重归稳固。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整个人类社会认识世界真相的过程,通常需要历经三个阶段,即发现/学习真理,质疑真理,重新评价真理,其间碰撞和冲突在所难免。与之相似,个体认知水平的成熟和完善同样遵循螺旋式曲折上升的轨迹。
第一个阶段是发现/学习真理的阶段,对应于个体发展的儿童时期。
此时人的认知尚处于混沌状态,主要任务是大量学习前人发现的知识和观念,因为缺乏必要的判断力,我们往往照单全收,认为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至于知识观念正确与否则不太重要。
第二个阶段是质疑真理的阶段,对应于个体发展的青少年时期。
这时一个人积累的知识总量达到顶峰,改变世界的动力也空前高涨,希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却不得不意外地遭遇知识体系固有的局限性。于是,我们或全盘否定知识,或竭力调和相互矛盾的信息,耗费心理能量而倍感痛苦。
第三个阶段是重新评价真理的阶段,对应个体走向成熟的后续过程。
通过不断向外界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我们开始认识到真理并非是永远绝对的,任何理论都有其限度,只有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知识才是有效的。我们不再执着于自我中心视角,而是有能力包容多样的见解,看到不同观点中可取的部分。
倘若在人生探索的实践中,我们依次经历了完整的三个阶段,觉悟水平则跃升到一个新的层级,长此以往,自身的智慧将持续增长。可是大脑天生避难趋易的特性,和后天习惯性思维的养成,让我们在掌握一定量的知识经验以后,往往陷入原地踏步的停滞状态。
是什么阻碍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我们经常有一种说法,人上年纪以后容易变得固执己见,会抱着已经过时的观点不放,很难接受新鲜思想和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信念固着”。
心理学家罗斯和安德森曾做过实验以证明信念固着的存在,实验者先故意捏造一个错误的结论,将结论灌输给被试者,然后要求被试者给出用来证明这个错误结论的理由,最后实验者公开真相,解释此前结论的谬误之处,期望被试者承认刚才自己的论证无效,并接受新的正确论证。
奇怪的是,只有25%的被试者接受新论证,其余被试即使面对确凿证据,依然固执地坚持错误的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只要人们为错误信息建立了理论支撑,就很难再愿意否认这条错误的信息。
获取一种相对正确而有效的认知路径并不容易,因此一旦我们形成了思维捷径,就会倾向于通过其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就像背包里装着高倍望远镜,就想要利用它观察远处的景色。
每个成年人都携带着一系列固有信念而生活,其中包括过往经历的社会经验,遵循的文化传统,认可的人生愿望和价值观等,这些固有信念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和有效的,却让我们在开展与人交流、阅读资讯等有机会接触新观念的活动时,思维很容易被熟悉的捷径所短路,而提前终止了思考过程,陷在原来的认知观念里停留不前。
比如,前些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观念是,网上商城里的假货比较多,为了家人的身体健康,不要在网上购买食品。但随着市场监管的加强,现今网上的假货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网上商城食品销量也在逐年上升。
可是有些人仍坚持“网上假货多”的观念不变,每当出现有关网上购物的负面新闻,都更加使他们相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虽然上网购买食品已成为流行趋势,他们却都对此视若不见。
由于习惯性思维产生的认知偏差,使我们总是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信息,信任自己愿意信任的观点,并且思维定势会随着一次次的自我印证而不断强化,我们变得更加自我中心,逐渐成为他人眼中固执己见的人。
固执产生的心理根源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思维缺乏活力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与其说是因为固执,倒不如说是由于内心没有意识到的对陌生知识冲击的恐惧,在暗中为自己制造了无形的障碍,使我们看不到熟悉范围之外更大的世界。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们是从主体的视角出发而观察世界的,与之相对的外界,包括他人、客观环境、知识信息等都属于客体,只有在个体具有健康成熟的理想化自体时,才有足够的安全感接纳外界客体进入自己的生命中,同时体验到自我本身是好的。
反之,如果人在早年未能得到良好的关照,没有能够以成年人作为榜样,从养育者身上学会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何正确地理解世界,那么面对新知识、新经验的时候,就可能将其视为具有潜在威胁的坏客体,加以排斥和摒弃,表现于外在,往往就是性格“顽固不化”,特别自我中心,听不进别人的任何建议。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固执的模式,保持思维的活力,营造开放精进的人生态度呢?
采用空杯心态,让思维焕发生机活力
一个盛满水的杯子,你很难再往里面倒进哪怕一滴水,只有将杯子倾空,才能最大限度容纳新水,让杯中茶水始终保持鲜活流动,芳香四溢。
而我们所说的空杯心态,是一种暂时放下固有模式的思维方法,即不被过去的思维习惯左右,用全新的态度观察事物的因果关系,去看到眼前问题和记忆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获得新的认知经验,持续提高觉悟水平。
具体来说,当我们遇到看似熟悉的问题时,不要急着下结论,而是暂时先否定最常做出的习惯性解释,将问题当做未知的情境,然后带着好奇心去观察和思考,看是否有新的解决方法。
比如,熊熊燃烧的火炬历来被看做热情和奥运精神的象征,往届的奥运会开幕式设计者无不希望让点火仪式看起来更盛大、更炫目。
但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导演张艺谋却反其道而行之,回归简约,用运动员手中相互传递的火炬作为主火炬,史无前例地省略了点火环节。
而这史上最小的主火炬,不仅兼顾了奥运精神和环保理念,更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大胆突破,因而同样受到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同时,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千差万别,自己过往的经验是最熟悉的,但并不见得是唯一正确的,因此要多去了解他人的意见,在倾听时尽量克制做出对错评判的冲动,只是尝试理解他人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做,从中发现有借鉴意义的新信息。
拨迷见智,开启自在之门。
我们常常将固执看做是一类性格特征,实际上僵化的思维方式才是造成固执性格的真正原因。年龄增长并不意味着变得固执,相反可能使人具有更加成熟通透的视野,和更广阔的看待问题的角度,区分两者的关键之处在于,是否懂得跳出思维定势的桎梏,突破内心观念的制约。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有智慧的人,想要拥有神话传说中洞察世事的慧眼,穿过迷雾看清变幻莫测的世界,面对前方未知崎岖的道路不再彷徨无措。
但或许正如苏格拉底所言:“认识自己的无知乃是最大的智慧”。
新的一年,愿更多的人能够运用空杯心态,适时放下习以为常的观念,愿意吸收来自相反方向的知识信息,保持虚怀若谷的好奇心,在走向思维成熟的道路上,持续开拓个人智慧的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