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珍惜我会礼貌退场(光阴不负信任与规则)(1)

信任和规则孰轻孰重?

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若没有信任,规则可能就没有使用的机会。没有规则,信任也就没有了支点。

单靠信任建立起来的关系不能说是脆弱的,但至少是有瑕疵的。

只可惜生活中的我们往往却是所有的道理都懂,但很多时候又禁不住要忽视,或者说是放不下情面去约定和履行一些简单的规则。

因此那些双方都不愿看到,且觉得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的局面就很容易出现。不但信任不再,之前的情谊也将坍塌。

当地有句话叫“先讲后不乱”。这是大家都很熟悉,也常常会提醒自己的做事原则。可是这原则在实践中,特别是在亲密的人之间的交往中却总是被无视。仿佛,立了规矩就会伤了感情。

就拿朋友间的借款来说,只要金额不是很大,如果借钱的人不主动说要立个字据,多半出借方是不好意思开口提的,尽管心里还是希望对方主动写个借条。

确实,很多时候情谊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即便有了字据也未必会因为讨要这纸上的数字而撕破脸皮。可是不能用金钱衡量应该对双方都适用,主动立下字据不仅是对友情的尊重,更能提醒自己不要失去信誉。

当然,小李对老周产生怨言并非是因为借和出借这么直接的事。不过,事情本身却一点也不复杂(如若复杂,也就不会发生了)。

之所以会产生后来的貌似不能忍受的结果,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双方太熟了,至少当时他们的关系是可以用过往甚密的朋友来形容的。

正因为太熟,自然就省略了,可能也是也不好意思提出交接手续这样的流程把控程序。

如果没有造成不愿看到的后果,有没有流程控制的确并不重要。只是,意外发生时,必要的交接手续其重要性就展现出来了。

其实很多事与愿违的事都源于好意。后来让小李对老周产生怨言的这事也不例外。事情本来很简单,就是老周的库房免费让小李存放了他从广州新朋友那里订的几件货。由于关系密切,且平常也有点业务往来,也就没有弄入库单和交接手续。入库无手续,自然出库也一样了,然后几件货不见了。

小李说,当他去提这几件货的时候被告知已经被他的人提走了的时候,他几乎崩溃了。

的确,刚起步不久的他,如果如他所说突然没了几件货,崩溃是自然的。

早安,七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