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语原是孔子欣赏音乐时的品鉴词汇。现代人则是以“尽善尽美”来形容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事物。
“韶”是舜时的乐曲,歌咏舜的德治教化。“武”是周初的乐曲,歌咏周武王安定天下。“美”是就歌舞乐曲的创作与演出而言。“善”是就乐曲所描述的人物与成就而言。
原文脉络为:孔子欣赏完相传为舜所留下来的乐舞“韶”之后,赞叹地说“韶”的音乐与舞蹈艺术形式不但美妙得无以复加,它的内容与精神更是在道德的层面上善得无以复加。当听完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武”之后,却只说“尽美矣,未尽善也。”
很多人提到儒家的美学时,会引用本章,认为艺术作品应该尽善尽美。善是社会上有道德的行为,因此艺术应该具有道德内涵。托尔斯泰就认为艺术应该为人生服务,一曲乐章,演奏之后不能让人行善,就不是好的音乐。
但是,要求所有的音乐与美术作品一定要对人生有所帮助,未免有些强人所难。艺术如果非要为道德服务的话,其发展将非常有限。任何事情都要有道德内涵,人生的压力也会非常大。
儒家是这样的吗?如果是,理由何在?理由在于“人性向善”,要有美感,就不能违背这个原则。如果违背了,就等于脱离了人性的基础。任何价值(真善美)都是为了完成人性。
譬如追求知识,是为了完成人生内在的要求与愿望。如果追求的是坏知识,学会之后用来犯罪,做不法的事,这个知识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得到之后,反而伤害了人性向善的原则。
孔子的意思是,人性向善是一个原则,但善是有条件的。同人相处时,的确应该心存善念,但是独处时,不能听听音乐吗?如果听音乐一定要听有教育意义的,听完之后就要给老人让座,那还真不容易找。
儒家的主张是任何价值都是为了完成人性,亦即文艺本身有调和人性的主张。譬如,我听完音乐后心情比较愉快,心情愉快后容易发现自我,发现自我才觉悟向善之心,然后再去行善。如果中间少了这些过程,听了音乐就要行善,看了图画就要行义,看了电影就要行仁,时时处处体现道德内涵,就显得太累也太严肃了。
Q
你的年度歌单是?
什么音乐让你有尽善尽美的体验?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验。
点击阅读原文,向孔子问道。
下期预告:说文解字 | 性相近,习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