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二龙戏珠”,即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这种图案在古建筑彩画、雕刻、服饰绣品等载体上常常见到,但运用到古钱币上则罕见。那么,古人设计的“龙戏珠”究竟是何寓意呢?众所周知,珠是水中的某些软体动物(即蚌类等)所生的亮丽珍珠。《书·禹贡》:“淮夷兵珠、鱀鱼。”又名玉珠,汉王充《论衡率性》:“璆琳琅玕者,此则土地所生,兼鱼蚌之珠,与《禹贡》璆琳皆真玉珠也。”而作为水族之长的龙,自然也要有珠而生枣,龙珠的神话便由此演变而来。但水中“珠”的生命之源是“卵”,卵是比珍珠大得多的颗粒,它比珠的意义更大。当卵以珠的身份进入龙的生活,龙珠就成了龙卵。所以“龙戏珠”,实际上是龙戏“卵”,“二龙戏珠”所寓意的是一对龙夫妻,对其后代生命的呵护、爱抚和尊重。

大号万历通宝真假鉴别方法 原来在古代二龙戏珠(1)

然而,明神宗皇帝在位时的所作所为,却与他所铸的万历通宝“二龙戏珠”钱钱文寓意大相径庭。据柏杨《中国人史纲》中介绍,明第十四任皇帝朱翊钧,完全继承了他祖父朱厚熜愚暴的劣性。朱翊钧沉溺酒肉声色,自1582年宰相张居正死后,就开始极少理朝政,甚至数年不与朝臣会面议政。由于朝政混乱,以至于当时有的囚犯被囚禁20年之久却没人过问,囚犯家属聚集在长安门宫外,跪在地上遥向朱翊钧哭号哀求,行路人也跟着痛哭,但他却没有任何反应;1619年,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等进攻兴起的后金汗国,死4.5万余人,前线战士正在冰天雪地的饥饿中杀敌,朝野震动,全体大臣跪在文华宫门外,苦苦哀求朱翊钧增派援军,发放军饷,他也毫不理会。

朱翊钧为供其挥霍,大开所谓“矿监”、“税监”和采办太监,变换手段盘剥子民。如铸造万历通宝“矿银钱”,所谓开矿银就是让太监去有钱人家,说你家的房子下面有银子,要交“引子钱”,否则就挖地基;在宫中,据1592年的统计,仅死在朱翊钧皮鞭下的宫人达一千余人。当时的一则奏章中的一段话中记载:“杀人父母,使人成为孤儿;杀人丈夫,使人成为寡妇;破人家庭,掘人坟墓,纵然对方是仇人敌人,我们都于心不忍,陛下怎么忍心对一向被你称为赤子的臣民如此?”可见,朱翊钧所铸的这枚万历通宝背“二龙戏珠”钱文钱,真乃是一枚不折不扣的伪命题钱,也是对他所作所为的莫大讽刺!

图中这枚明神宗朱翊钧铸万历通宝背“二龙戏珠”小平钱文钱,径23毫米,厚约1.2毫米,重5克,红绿锈深沉入骨,边缘自然磨损圆润,“火气”殆尽;其直径大小、内外廓宽窄、钱文书风、图案特征等属性与各钱谱同类拓图吻合,当属真品无疑。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评定此种钱为四级珍罕品。这也是我国古钱中最早将“二龙戏珠”图案载入钱文钱中的钱币。

与作者交流加318209905

(请勿添加相关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