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字的古今义(又友古今字义)(1)

“又”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只右手的样子。金文、小篆与甲骨文大体相同。隶变后楷书写作“又”。

《说文.又部》:“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过三也。凡又之属皆从又。”(又,手。象形。字形只见三个指头的原因是,表示手的一类字多是简略,不过三个。大凡又的部属皆从又。)

“又”的本义就是右手。后来有了“左右”的“右”字,这个“又”字就当更、再讲,作为

副词用了。如白居《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还可引申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论语.子罕》:“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作副词,表示轻微转折或强调语气。如“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引字的古今义(又友古今字义)(2)

“友”是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是方向相同的两只右手靠在起的样子,会志同道合地做一件事情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友”。

《说文.又部》:“友,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友,志趣相同为友。由两个“又"(手)字会意,表示相交为友的意思。)

“友”的本义是朋友。如《荀子,性恶》:“择良友而友之。”前一个“友”是名词,当朋友讲;后一个“友”是动词,当结交讲。也就是说,要选择好的朋友和他结交。

还表示相好的、非常亲密的。如“友善”、“友爱”。

虽然现在“朋友”连用,但在古代“朋"和“友”的含义是不同的,《礼记)中说:“同门日朋,同志日友。”“同门日朋”,

即师从同一个老师的人称为“朋”;“同志日友”,即志同道合之人称为“友”。

引字的古今义(又友古今字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