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远程缺血预适应?

远程缺血预适应,也常被简称为RIP或RIPC(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是指机体部分器官(如上肢)在受到短暂的、可逆性缺血缺氧刺激后,通过诱导缺血器官以外的其他脏器(如心脏、大脑、肝脏、肾)对随后发生的严重或致命的缺血缺氧产生保护作用。由于人类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比RIP更好的内源性心脑保护手段,所以RIP一直是心脑缺血性疾病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被医学界认为是一种最安全的内源性物理疗法,对于心脑血管有着难以替代的保护作用。 形象的比喻可能更容易理解:如果您平常需要吃两碗饭才能吃饱,经过饥饿训练,使身体逐渐适应吃一碗饭就感觉不饿了。即使迫不得已饿上几天,也会比其他人更能耐受饥饿。

2缺血预适应的发现

1986年,美国学者穆里(Murry CE)和其同事杰尼斯(Jennings RB)及雷默(Reimer KA)在研究犬心肌缺血模型时,发现阻断冠状动脉5分钟再灌注5分钟,反复4次之后可使再阻断冠状动脉40分钟所致的心肌梗死范围比对照组减少75%。并将其模型研究成果发布在美国心脏协会的Circulation期刊上。从此,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在医学界进入广泛研究和临床阶段,并逐步成为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预防脑血管疾病和帮助恢复心脑血管功能的物理疗法。缺血预适应这项技术,最早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上,并逐步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缺血预适应与缺血后适应的差别(什么是)(1)

缺血预适应与缺血后适应的差别(什么是)(2)

4缺血预适应训练的临床应用

缺血预适应15年临床研究证明:1、2007年至2013年,北京宣武医院应用这一技术治疗心脑缺血患者5000多人。结果显示:短暂性心脑缺血发作频率和程度较前有所好转,脑血流、脑代谢改善率达95.2%以上;2、2010年,湖北中山医院临床确认,对大量卒中前期的患者给予远程缺血预适应的干预,可减少卒中的发生及后果,尤其是对老年患者不能耐受手术者;3、2011年,重庆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证明:缺血性卒中RIP组的改善率明显要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改善率;4、2011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解放军第105医院联合临床观察发现:缺血预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起到一定促进作用;5、临床与研究结果证明: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是一种安全无创,简单易行的方法。

5缺血预适应训练是一种内源性物理治疗

缺血预适应调动机体的自身防御和修复机能,提高大脑及其他器官组织对缺血缺氧的预防和适应能力,是一种内源性物理治疗,无手术风险,效果稳定,无衰减,无需终身治疗,对于心脑血管病变治疗具有独到作用。它有别于药物治疗和开放手术、支架植入等,无药物副作用与手术风险,尤其适用于有症状但达不到手术适应证,有手术适应证却担心手术风险的病患。当然缺血预适应训练只是卒中管理中一个环节,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还必须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戒烟少酒,改变饮食习惯,同时加强锻炼。

缺血预适应与缺血后适应的差别(什么是)(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