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挖化石看做是一场抽卡游戏,那么中国古生物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绝对是一位「欧皇」。因为普通人找出一块纯天然的琥珀就算中了,而他竟然在琥珀中发现了一只9900万前的恐龙真身:一截长着羽毛的尾巴。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1)

你没看错,就是在琥珀里发现了恐龙,还是长毛的。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2)

琥珀又叫松脂化石,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在压力和热力下做用下形成的化石。如果想要形成「虫珀」,也就是让琥珀中包裹东西,还需要一个智商低的倒霉鬼生物恰好被滴落的松脂砸中,且彻底淹没。

如此机遇十分难得,所以虽然世界上并不缺乏已被发现的古生物遗骸,但这还是人类第一次看到如此真实的恐龙本体,比SSR稀有不知道多少倍。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3)

(合作研究者瑞安·麦凯勒教授和邢立达)

这颗琥珀可以追溯到白垩纪中期,尾巴展开后长约6厘米,骨头、软组织甚至尾部的羽毛都清晰可见。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4)

根据CT扫描和显微分析,这条尾巴应该有25根尾椎,其中8根被包裹在了琥珀当中。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5)

邢立达为这条尾巴的主人,或者说「主龙」起名为伊娃,根据琥珀中独特的「铰接式尾椎骨」与羽毛特点推断,这只恐龙的身份是恐龙向鸟类进化过程中的手盗龙。它体长18厘米,复原图有点萌。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6)

复原图绘制,张宗达

没想到啊,恐龙原来不都是像电影中那样在裸奔,有些还真的长了羽毛。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7)

恶搞有羽毛的霸王龙,图自村田雄介

而这正是古生物学研究的有趣之处,通过一块石头,完成一次与一亿年前生物的对话。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8)

当然,这种对我们来说刷新三观的发现,只是邢立达众多工作成果中的一个。在发现恐龙后,他又在琥珀中发现了一只完整的远古雏鸟,依然是全球首例。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9)

雏鸟就是不能独立生活的幼小鸟类,被琥珀包裹的它,像是一颗毛蛋......原本大家以为琥珀中只是一对「鸡爪」,然而在采用显微CT等无损设备分析后发现,其中还含有头骨、脊椎等重要信息,原来是一只同样来自9900万年前的雏鸟。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10)

图片来源:白明

这只上古小鸟是一只仅出生几周的「反鸟类」雏鸟,最大特征是组成肩带骨骼的关节组合与现生鸟类的凸凹情况正好相反。长度约6厘米,琥珀中的爪子极为清晰,甚至鳞片都清晰可见。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11)

(图片来源:白明)

有学者认为它是在捕食时,不幸被树脂包裹,倒霉的它几乎都没有挣扎,直接被封存了近万年岁月,直至被邢立达找到。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12)

(图片来源:Cheung Chung Tat)

除了毛蛋,邢立达还发现过一张「煎饼鸟」。之所以说它是一张,因为这块琥珀是扁的。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13)

这块琥珀形成于一亿年前,从其身体结构上发现,这是人类目前发现琥珀中发育程度最高、也是最完整的古代鸟类,放在当今世上,还是最小的鸟。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14)

(图片来源自毛宇昂)

琥珀更直接向人类展示了小鸟的身体内部细节。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15)

邢立达近期在琥珀中的发现,还包括一只介形类甲壳动物。通常来说介形类甲壳动物都非常小,身形往往仅有0.5到2毫米之间,但邢立达发现的这只要大的多,长度逼近13毫米,是极为罕见的研究对象。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16)

(图片摄影:陈海滢)

双眼如同开了「透视挂」,总能找到角度刁钻稀有化石的邢立达,就这样被戏称为是最幸运的科学家。不过,看看他的履历,就知道这份幸运绝非偶然:高中做了中国第一个恐龙网,先后在阿尔伯塔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拿到了古生物学硕士、博士学位,师从《侏罗纪公园》主角原型Philip J. Currie院士,真学霸无误。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17)

而琥珀发掘只是邢立达的「小爱好」,在古生物学研究中,他最痴迷的还是「恐龙足迹化石」。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18)

恐龙的骨骼化石让人类认识到了它们的外貌,而足迹化石则可以让人了解它们的生活。邢立达在中国山东诸城市郊发现了一组罕见的恐龙足迹化石,显示了他们转弯时大幅度调头的痕迹。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19)

据推测是这些脚印属于体型巨大的蜥脚类恐龙,这组化石之所以罕见,是因为没想到恐龙步伐可以如此灵活。因为体型越庞大,腿部平衡就越难掌握,现代的长颈鹿也是如此。走路顺拐的恐龙很少转弯,之前发现的足迹基本都是直线。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20)

通过研究足迹化石,邢立达还发现了恐龙的游泳姿势原来是「狗刨」,化石中均匀、延展较长的抓痕出卖了它们。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21)

至于传说中江西省齐云山小湖天中被张三丰用内力震出的掌印,邢立达解释道,其实它们是由距今7000万年前的恐龙踩出来的。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22)

每一个趣味盎然的发现,背后都是格外辛苦的科研工作。为了发现这些足迹和化石,邢立达一年240天泡在野外,穿梭过类似中国西藏东南、南疆腹地的无人区,跑遍了100多个恐龙足迹点。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23)

他在绝壁上学会了攀岩,用身体为化石做过肉垫。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24)

而他所谓的「好运气」,也正是这样一步步从山峦间走出来的:2013年他发现了中国首例剑龙类足迹,乌尔禾剑龙。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25)

在广东南雄发现了大型鸭嘴龙类恐龙与凶猛的驰龙。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26)

在云南禄丰发现了新恐龙:云龙,外貌可以参考下图的禄丰龙。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27)

在重庆找到了新蜥脚类恐龙,綦江龙。这种体长近15米的巨龙,一度被认为是中国龙的原型。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28)

十数年间走遍大江南北,命名十余种恐龙足迹化石,大量的论文研究与新奇发现走上国际舞台,而邢立达也开始被网友称为中国的「龙帝」。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古生物的秘密,会被他一一挖出。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29)

图片为网友PS恶搞邢老师

↓猛戳左下角「了解更多」,更多精彩就在下方

史前蜥脚类恐龙体型大pk(在琥珀中发现上古雏鸟)(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