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苍茫每怅然,

恩仇一例付云烟,

断鸿零雁剩残篇。

莫道萍踪随逝水,

永存侠影在心田,

此中心事倩谁传?

梁羽生武侠故事脉络(梁羽生最负盛名武侠作品之萍踪侠影录)(1)

这是小说《萍踪侠影录》的片头词,”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谁传?“这下半阙,念来感伤。这部小说是梁羽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也是梁羽生本人最满意的作品,自然也是影视剧改编的重点。

《萍踪侠影》,2003年大陆的这版电视剧,是大陆不多的改编自梁羽生作品的电视剧。话说,武侠IP改编,在大陆一直是金古的天下。这版《萍踪侠影》,基本是独树一帜。黄海冰和韩雪,分扮张丹枫和澹台镜明,无匹的郎才女貌。尤其是韩雪,美的粉雕玉琢。当时还未大红大紫的范冰冰扮演女一号云蕾。如果她性格中有英气的那面,那么在云蕾这个角色塑造上,将发挥到极致。另外可称为彩蛋的是,歌星毛宁在里面客串了反派的江湖异人,造型颇可圈点。

梁羽生武侠故事脉络(梁羽生最负盛名武侠作品之萍踪侠影录)(2)

张丹枫/云蕾—黄海冰/范冰冰

梁羽生武侠故事脉络(梁羽生最负盛名武侠作品之萍踪侠影录)(3)

澹台镜明—韩雪

梁羽生武侠故事脉络(梁羽生最负盛名武侠作品之萍踪侠影录)(4)

黑摩诃—毛宁

演员阵容之外,这部剧当时一大卖点,是美工请了清华美院的师生来做,片头部分,可以用美艳不可方物来形容。有文化和没文化,差别如此一目了然。就算到了今天,也远超过同类题材电视剧。据说当年拍摄电视剧到了后期,剧组拉到宁夏、在腾格里沙漠、贺兰山、西夏王陵、沙湖等地拍摄最后的戏。而主演黄海冰还曾堕马受伤。十几年前,妥妥的鲜肉级别的男星,也是吃沙啃土的一路拍戏过来,能下这个功夫,才有好电视剧。

梁羽生武侠故事脉络(梁羽生最负盛名武侠作品之萍踪侠影录)(5)

小说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背景,后来于谦带人保卫北京,打仗的地方就在今天北京西直门到蓟门桥之间。故事讲张士诚的后人投靠异族,指望着一个大宝藏复国,到头来一场梦。同样写到元末义军,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明着写陈友谅、韩林儿等人,虽然简单几笔,人物谈不上有深度,但是和虚构的人物放在一个时空,对读者而言,代入感极强。就比梁羽生对张士诚的利用和处理高明多了。有些类似《碧血剑 》,这部小说的前几章,今日再看,也远达不到好小说的境界,但是越写越佳。尤其是遥遥相对袁崇焕,又塑造了金蛇郎君这个人物,拉出另外一条故事线,故事的层次感顿时出来。不得不佩服,金庸编故事的能力一流,是西式小说的架构,中国人的精神,很适合现代人的趣味。这方面,梁羽生就逊了一筹。

梁羽生武侠故事脉络(梁羽生最负盛名武侠作品之萍踪侠影录)(6)

静公主—孙菲菲

小说里,宝藏的结局挺有趣,是被看管宝藏的老人分给了穷苦的百姓。真是要治国平天下的书生意气,教化的味道浓,一点不好玩。虽然有如此大的历史背景,但感觉就是个引入话题的开端而已,似乎作者不太擅长真实和虚构的结合这样的创作手法,他的《白发魔女》这一系列就有此问题。有历史背景,但还是感觉故事纯然虚构,飘于空中。

梁羽生武侠故事脉络(梁羽生最负盛名武侠作品之萍踪侠影录)(7)

这本小说,到最后留下的是“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这十四个字。这活脱脱也是梁羽生这样的旧式文人的寄托。能够兼济天下,也能够独善其身,理想之极的一种生活状态,到了江湖中就是,管得了管,管不了就归隐。张丹枫和云蕾在结尾成了一对抛却了历史负担的侠侣,但是乱世之中,也无非两条出路,郭靖式和杨过式的,武侠故事千变万化,到头来,可走的,大方向上只有这两条道路。

梁羽生武侠故事脉络(梁羽生最负盛名武侠作品之萍踪侠影录)(8)

刘松仁米雪版

有野心却未能实现的能人,历史上不少,却也不是那么多,如果能把这些化入小说,《萍踪侠影》的情节会饱满生动许多。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并非所有的历史事件都适合拿来以作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