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依据功劳,让李善长做了丞相,李善长最早跟随明太祖,在明太祖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加之李善长和明太祖又是老乡,亲家,更得明太祖信任,但是李善长心胸狭隘,最终李善长被致仕,明太祖朱元璋问询刘伯温谁合适做继任者,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都没有得到刘伯温的赞同。

李善长是善终吗(李善长的三个继任者)(1)

《明史》: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那么李善长的三个继任者为何结局都不好呢?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起于布衣,但是他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两个集团: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淮西集团指的是明太祖起家时跟随他的团体,代表人物就是李善长;而浙东集团指的是明太祖发家后,在浙江招揽的团队,代表人物是刘基。建国后,李善长任中书丞相,而刘基任御史中丞,刘基在李彬一事上的处理,惹弄了李善长,于是刘基开始退居幕后,推举杨宪上位,让杨宪与李善长作对。

李善长是善终吗(李善长的三个继任者)(2)

杨宪多次向明太祖进言李善长不堪重任,久而久之,明太祖开始疏远李善长,洪武二年杨宪迁左丞,他任中书省执政时,专决省事,罢去旧吏,更用亲信,杀侍御史刘炳、弹劾右丞汪广洋。后李善长劾其“放肆为奸事”,被朱元璋所杀,杨宪一事,实为淮西和浙东两个集团相互斗争的结果,杨宪实际上就是政治牺牲品。

汪广洋作为明太祖早期的幕府成员,因其能力为明太祖所器重,明朝建立后,汪广洋任中书省参政,洪武三年,汪广洋被召为左丞。当时右丞杨宪专权断事,汪广洋对他的态度模棱两可,但仍然被他所忌恨。于是杨宪唆使御史弹劾汪广洋极不孝顺母亲。太祖朱元璋切责汪广洋,将他放逐回乡。杨宪再次奏劾,汪广洋被迁徙海南。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杨宪被诛后,太祖朱元璋召还汪广洋。

李善长是善终吗(李善长的三个继任者)(3)

洪武十年,汪广洋任中书右丞,但是他在与胡惟庸同事期间,随波逐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明太祖多次斥责,洪武十二年,涂节告密,汪广洋被牵扯,不久被明太祖赐死。汪广洋身为中书右丞,无所事事,只图自保,随波逐流,而他在一些事情上与胡惟庸沆瀣一气,让明太祖不满,明初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决定了他必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自西周以来,直到清朝,历史贯穿着两条大的对立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丞相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但是却是君王心里挥之不去的刺,明太祖是一位控制欲很强的君王,为了拥有更多的权利,他必然不能容忍丞相的存在。

胡惟庸是淮西集团的一员,但是胡惟庸的升迁之路极其迅速,洪武三年,胡惟庸还是中书参政,洪武六年,经李善长推荐,胡惟庸任中书右丞,洪武十年胡惟庸任中书左丞,为百官之首,胡惟庸日益娇纵跋扈,心怀异志甚至想谋反,洪武十二年,胡惟庸案发被诛,此后明太祖以胡惟庸一事发起了“胡惟庸案”,此案牵连三万多人,明太祖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李善长是善终吗(李善长的三个继任者)(4)

《明史》:明初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管领枢要,率以勋臣领其事。然徐达、李文忠等数受命征讨,未尝专理省事。其从容丞弼之任者,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三人而已。惟庸败后,丞相之官遂废不设。

总而言之:明初明太祖自罢李善长相位后,任用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为相,三人皆不得善终,都是有其原因的,杨宪擅权,汪广洋懦弱,胡惟庸心怀异志,明太祖为了加强集权收归权利,必然不会容忍有人分割权利,这三个人的结局除了明初政坛斗争外,也有明太祖的帝王心术导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