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位国库变化(雍正皇帝在位才13年)(1)

公元1735年,58岁的雍正皇帝去世。关于雍正皇帝的死因,一直存在几个不同的说法,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还会慢慢讲。在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清朝国库中储备的白银还不到700万两。但是到了13年之后,也就是雍正皇帝去世的那年,国库储银已经超过了5000万两。雍正皇帝用自己13年辛勤的劳动,为儿子乾隆积攒了丰厚的败家资本。那么,雍正皇帝如果在13年的时间里,使国库收入增长了7倍以上呢。

雍正在位国库变化(雍正皇帝在位才13年)(2)

在康熙皇帝在位的后期,清朝出现了国库亏空、吏治腐败的情况。其实之所以出现国库亏空的情况也是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大量的耕地不用缴纳赋税。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通的农民种地必须向朝廷缴纳赋税。但那些有功名在身的地方乡绅则可以不交税,很多乡绅利用这个优势大肆兼并土地。一些农民为了躲避朝廷的赋税,自愿把土地变更到乡绅们的名下。久而久之,缴纳赋税的耕地越来越少,朝廷的收入也越来越低。

雍正在位国库变化(雍正皇帝在位才13年)(3)

其实这个情况在明朝就已经出现,在明朝建立的初期,全国有各种耕地700多万顷。到了明朝隆庆时期,全国耕地只有280多万顷。也就是说,大量的耕地被豪强和官员们兼并。到了清朝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以至于国库亏空。至于吏治腐败,则是康熙皇帝过于宽松的统治方式造成的,一些官员看准了这个机会。这些问题历朝历代都没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和腐败问题,在古代社会一直绕不开也躲不掉。

雍正在位国库变化(雍正皇帝在位才13年)(4)

公元1722年,69岁的康熙皇帝去世。在康熙皇帝去世之后,老四胤禛继承了皇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上台的初期,就开始了整顿吏治的行动。经过一系列的治理,官场的风气有所改观,但不可能除根。接下来雍正皇帝开始了自己的改革,为了这些改革,启用了李卫、田文镜等平时不起眼的官员。针对乡绅私吞耕地的问题,朝廷推出了清丈田亩、摊丁入亩、乡绅交税纳粮等政策。针对税赋征收期间的弊端,又推出了火耗归公的政策。

雍正在位国库变化(雍正皇帝在位才13年)(5)

认真的说,摊丁入亩对乡绅们的利益触动很大。至于火耗归公,则侵害了地方官员们的利益,这是地方官员发财的重要渠道。这些政策颁布之后,有利于清朝国库收入的增长,但是也引发了官员和乡绅的不满。各种黑雍正的段子开始出现了,比如雍正篡位杀父、与女儿乱伦等等,几乎历朝历代的黑历史都加到了雍正的身上。当然,雍正皇帝也不是没有问题,雍正对兄弟们非常狠、喜欢搞文字狱,而且非常崇尚长生不老之术。

雍正在位国库变化(雍正皇帝在位才13年)(6)

雍正皇帝去世非常突然,民间说雍正皇帝是被刺杀的。但是根据史学家推测,雍正皇帝很有可能死于重金属中毒,因为雍正非常喜欢服用丹药。在雍正皇帝去世之后,25岁的乾隆皇帝上台。乾隆皇帝有很多大手笔,处处都离不开钱,这都是雍正皇帝长期的积累。但是等乾隆皇帝去世的时候,却给儿子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乾隆皇帝与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同一年去世,华盛顿为美国留下了什么,乾隆又为大清国留下了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