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西落,黄昏来临。
武陟县西陶镇中东陶村,村民原龙熙家的小院静谧宜人。落日余晖照在院中那棵孤单的月季上,明亮中又有些寂寞。一只黑白相间的小猫在院里跳来跳去。原龙熙的妻子王月季坐在轮椅上安静地看着院子里的风景。由于长年透析,她的脸色蜡黄。
“老伴患尿毒症20多年了,靠作透析维持生命。”69岁的原龙熙说。这些年,每周二、周四、周六,他都会带着妻子到市里的医院作透析。每次去医院,他都准时在4时20分起床,倒便盆、拖地,给妻子洗漱、吃饭,再推着轮椅上的妻子到村南头的路边等医院的专车。
“这两年医院有专车来村里接,方便很多。往年,我都要骑电动三轮车带老伴去医院,来回四五十公里,路上老伴太受罪。”尽管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不便,但20年来,原龙熙从未耽误老伴作透析。他坚信,只要得到持续治疗,妻子的病情会越来越好。
他的坚持,源于一个男人的责任感,更是一个丈夫对妻子一生的承诺。
厄运降临悄无声
1971年,19岁的原龙熙刚高中毕业,意气风发,在中东陶村队部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和现金出纳。1973年,经本村媒人介绍,他与大封镇大司马村的姑娘王月季喜结良缘。婚后,尽管物资匮乏,但二人互促互进,日子过得很是甜蜜。结婚不到一年,妻子怀孕,全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那时候家里太穷,几乎吃不上饭,老伴就把面条捞出来给我吃,她喝面汤;白面馍馍让我吃,她吃杂粮面……”回忆起夫妻之间的过往,原龙熙眼眶红润,取下眼镜擦拭泪水。
上世纪80年代初,原龙熙一家的生活渐渐好转,翻盖新房,儿女也都上学,日子过得和睦美满。
然而,厄运还是在不经意间降临。1999年冬,王月季脸色蜡黄,没有力气,胃部不适,经常呕吐、反酸。2000年5月,经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她被确诊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要作透析治疗。当从医生口中听到这一消息时,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一直给妻子坚强依靠的男人,蹲在医院的一个角落放声痛哭。
原龙熙下定决心,一定要治好妻子的病,给家人一个尽可能好的生活。此后的岁月里,从武陟的医院到焦作的医院,再到郑州的医院,他辗转各地为妻子治疗,始终陪伴在妻子身边。
刚开始,原龙熙决定保守治疗,带着妻子到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中药治疗。刚开始,妻子病情有所好转,但后来病情又开始恶化,不得已,2006年又住进医院,开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
在焦作治疗期间,原龙熙每周都要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妻子去作透析。有一年冬天的清晨,他给妻子披上大衣往医院赶。天微微亮,路上雾气弥漫,由于电动三轮车车灯不够亮,对向车辆的车灯一照过来,他什么也看不清,险些连人带车翻到路旁的沟里,他只好下车慢慢推着,走了两三个小时才赶到医院。还有一次,他带着刚作完透析的妻子返回时,刚走到沁河桥头时下起了大雨,电动三轮车线路短路断电了,他只好给女婿打电话,最后女婿开着车将他俩接回家中。
屋漏偏逢连阴雨
屋漏偏逢连阴雨。2019年,妻子不慎将腿摔伤,股骨头骨折,在焦作住院三个月,原龙熙悉心照料。多年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也借遍了所有的亲戚,他始终没有放弃妻子的治疗。
由于忍受不了身体上的疼痛,更不愿拖累家庭,妻子曾一度选择轻生。她曾偷偷吃了几十片降压药,用剪刀剪掉透析的管子……每次都是原龙熙及时发现,将妻子送往医院医治。面对妻子,他强忍痛楚,心疼地安慰妻子:“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要相信我,我会一直陪着你,一定把你的病治好!”20年来,原龙熙以一颗执着和坚定的心,创造出“爱的奇迹”——把身患尿毒症的妻子多次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妻子由于腿伤,不能走路,晚上睡觉也不能翻身,一天大便十几次,有时走不到厕所就拉在了裤子里。原龙熙每天晚上起夜十几次,帮妻子翻身,给妻子洗漱,换洗干净衣服。由于透析治疗的副作用,妻子还会出现胸闷、哮喘、呕吐、身上极度瘙痒等状况,原龙熙总是想尽法子,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帮她扇扇子可以缓解胸闷,太痒了帮她挠挠,身体哪点儿不舒服,我就给她及时找药吃。”原龙熙说。
患难之爱见真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些年,在党的新农合政策和村两委各方面的帮助下,妻子配合治疗,按时作透析,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原龙熙说,只要病情能渐渐稳定,他就安心了,无论怎么样,他都要坚持下去。
回首这么多年,原龙熙坦言,劳累是肯定的,两个人能走到一起是缘分,不管哪一方有难,都要相互照应,得有担当。他从未觉得后悔和烦恼:“假如家庭有一个病人,全家人要有爱心,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患难见真情,才能使全家幸福每一天。”
“他们这种不离不弃的老夫妻,才是真的爱情。”村两委干部感慨地说,这对老夫妻相濡以沫,携手共老,真的不容易。苦难考验的是真心、真情和真爱,原龙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的箴言”。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江东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