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文物为什么不归还(去殖民化的思考)(1)

大英博物馆,日不落帝国曾经荣耀的见证,素以馆藏丰富、海纳百川名闻于世。但也有人戏称它为“被盗文物收集处”,因为不少藏品都是当年大英帝国还风光的时候,从世界各地“掳掠”得来的。近些年,归还殖民主义时期所得文物的呼声,在德国、法国引起了一系列讨论,英国也不例外,但是英国的博物馆普遍拒绝要求。这种傲慢态度惹得众人不满,人们认为英国还没有放下殖民主义的包袱,无法正视归还文物背后的去殖民化浪潮,在这一波关于文物的观点冲突中,大英博物馆无法继续沉默不语了。

大英博物馆文物为什么不归还(去殖民化的思考)(2)

大英博物馆

关于文物的困境

在大英博物馆的储藏室里,存放着大量不公开展出的藏品,其中就包括埃塞俄比亚东正教会的圣物。英国过去从埃塞俄比亚攫取的文物众多,这跟当年的殖民主义行径分不开关系。1868年,英国和埃塞俄比亚爆发了马格达拉之战(Battle of Magdala),埃塞俄比亚皇帝提奥多罗二世(Theodore II)战败,英军士兵在官方许可下搬空了埃塞俄比亚国库的财宝。

大英博物馆文物为什么不归还(去殖民化的思考)(3)

大英博物馆的埃及文物

为了规避博物馆的罪责,英国人玩了一个小手段,先纵容士兵掳掠,然后请大英博物馆的专家公开购买其中的珍品,所以从规则上说,现在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埃塞俄比亚文物是合法的,因为馆方是从私人手中买到的藏品,并没有参与劫掠,所以在法律和道义上都无可指责。

埃塞俄比亚不吃这一套,一个半世纪以来,他们不间断地要求英方归还文物。该国文化部长 希鲁特·卡索(Hirut Kassaw)公开表示:“对埃塞俄比亚人来说,在马格达拉被抢夺的东西十分重要,是构成本国及人民存在的基础。”卡索在访英时,再次提出归还要求,不过大英博物馆只表示会考虑长期借出文物,狡猾地回绝了埃塞俄比亚的要求。

大英博物馆文物为什么不归还(去殖民化的思考)(4)

摩艾(Moai)石像

除了埃塞俄比亚,还有不少国家要求英国永久归还昔日未经同意“带走”的文物。比如智利复活节岛就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摩艾(Moai)石像。1868年,一艘英国护卫舰运走了一座摩艾石像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岛民认为,祖先的精神早已灌注在石像中,每一尊石像对当地人都意义不凡。

两种不同意见

除了西方文明之外的文物,大英博物馆还收藏有被誉为欧洲文明源头的希腊文物,不过大英博物馆拒绝了希腊关于归还巴特农神殿大理石雕塑的要求。馆长哈特威格·费舍尔(Hartwig Fischer)说:“尽管将文化遗产带进博物馆,会与其背景分离,但这种置换(displacement)同时也是一种创造行为。”该言论一出,立刻引来抨击,国际巴特农雕塑统一协会秘书长乔治·瓦尔达斯(George Vardas)反问道:“破坏神殿,掠夺一个国家的历史重要象征,有什么创造性可言?”暗示对方语言的不可理喻。

大英博物馆文物为什么不归还(去殖民化的思考)(5)

大英博物馆的希腊雕塑

对于大英博物馆来说,他们也考虑过解决双方矛盾的方法,不过假如一旦同意归还,博物馆将会被清空,这是馆方肯定不愿接受的。所以馆方一再强调,“归还原物”本身是对自由主义及西方价值观的威胁。英国艺术评论家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附和道,假如遵照要求归还文物者的逻辑,世界上就不应该存在任何博物馆,因为每件艺术品都应该保存在原位,只在原始背景下,文物才显得有意义。

大英博物馆文物为什么不归还(去殖民化的思考)(6)

巴特农神殿大理石雕塑

琼斯用愚昧的民族主义形容希腊“归还原物”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说,这位艺术评论家的言论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既然文物不用放在原处,应当放在博物馆,那为什么非要放在大英博物馆,而不是文物所属国的博物馆呢?恐怕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已经预设了一个立场: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文物的提议是错误的。

负隅顽抗的理论

要求“返还原物”的呼声近年来不断高涨,根据独立艺术教育机构艺术与法律研究学院(Institute of Art and Law)助理总监亚历山大·赫尔曼(Alexander Herman)的说法,过去二十年来,欧洲及北美一系列涉及二战德国掠夺艺术品的案件,为其他文物的追索赔偿树立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人们看到了返还文物的可能性。

大英博物馆文物为什么不归还(去殖民化的思考)(7)

另一方面,要求“返还原物”的国家,不仅受情感或尊严问题的驱使,背后还有政治和经济因素,比如埃塞俄比亚,当地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归还文物有助于带动其发展。除了官方的动作,民间也有大量支持“返还原物”的声音。在英国本土,“返还原物”的呼吁与更广泛的民意结合,成为要求公共机构“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的最大压力来源。人们认为,英国的博物馆、大学,均诞生自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现在理应作出相应调整,为当年的行为还账了。

大英博物馆文物为什么不归还(去殖民化的思考)(8)

大英博物馆的中东古文物

“返还原物”在英国变成了“去殖民化”的议题,令博物馆感到十分不安。一些英国博物馆管理者表示:博物馆正是呈现真相的地方。他们认为“去殖民化就是去语言化”,警告去殖民化的呼声超越了理性。

大英博物馆文物为什么不归还(去殖民化的思考)(9)

萨塞克斯大学后殖民与殖民研究教授格尔迈得·班步拉(Gurminder Bhambra)表示,对英国“去殖民化”的要求是令人担忧的。“因为不能承认国家历史里令人不安的部分,我们清洗过去,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班步拉认为,去殖民化的要求不应该被简化为清洗过去,而是要更诚实地面对历史。

要求返还文物背后的去殖民化勇气

进入21世纪,殖民现象虽然已经终止了,但殖民体系造就的文化体系还存在,更严重的是殖民思想仍然回荡在一些头脑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都曾是帝国主义的受害者,必须认清帝国主义残留在文化领域的殖民化流毒,努力去殖民话语,对大英博物馆返还文物的事持积极态度。

大英博物馆文物为什么不归还(去殖民化的思考)(10)

大英博物馆当年运回摩索拉斯陵墓的文物

在英国,往昔帝国的痕迹无处不在,以大英博物馆为首的几个大型博物馆,更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产物。由于自己的存在就是殖民主义最好的例证,为了回避或者淡化馆藏文物的殖民主义属性,大英博物馆会小心翼翼地布置展厅,以关于爱尔兰的展览为例,展出历史油画时,会特别强调这些历史油画的背景,尤其是和战争、条约签订有关的画作。这些展览看似在纪录事件,但实际上却达成了一种让看画人同情英国的效果。

大英博物馆不仅通过继续占有别国文物来表现殖民历史,还通过自己的话语权,不断强化殖民历史的正当性,并表明一种不可置疑的威严。这种傲慢的表态背后是一种文化优越感,以及对于被殖民者噤若寒蝉态度的轻视。

大英博物馆文物为什么不归还(去殖民化的思考)(11)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继续对流失的文物不管不顾,无疑反映了一种绥靖妥协殖民化的倾向,也就是说不反思过去的得失,不纠正人类曾经的错误,用无动于衷,掩耳盗铃的方式回避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背着沉重包袱的文明难以继续走好自己的路。

大英博物馆文物为什么不归还(去殖民化的思考)(12)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当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流毒仍在,我们其实还未进入“后帝国”(post-imperial)时期,现代性只是一句空话,消除殖民文化仍然要继续进行。大英博物馆对于归还文物的回应还不够深刻,他们的态度隐含着不少内在问题。如果在唇枪舌剑之前,能先重新审视后殖民理论和多元文化的争论,不只着眼于保留馆藏,也许他们更能表现出一座举世瞩目博物馆的胸襟和道义,哪怕日后这件博物馆空无一物,它也能带给人们思想上的冲击与震撼。

#新作者扶植计划 第二期#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