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剑11| 一对生死冤家的家仇国恨文/张卫平

落日融金,残阳如血,肃杀的战场,寒风冽冽。正所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仗剑长歌,纵马驰骋天下。

浪迹天涯的英雄豪杰,倘若没有一把神兵利器、一匹千里宝马,就如同一个爆发户身着西装但脚套拖鞋,毫无魅力可言。

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兵器的优劣往往能够决定了一个士兵的生与死,而一项兵器的发明和创新,则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胜与负,更关系着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强与弱。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们一直期望着手中的刀剑能够更锋利、更致命的杀死敌人,而越王剑就是其中最具有杀伤力的代表之一。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政治家管仲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国家有一件先进的兵器,那么天下的敌人,就会因为你拥有这种先进的兵器而丧失和你战斗的信心。

毫无疑问,越王剑是青铜剑中的杰出代表,是青铜剑发展到极至的最高表现形态。

天下第一剑值得买吗(一对生死冤家的家仇国恨)(1)

英国古兵器研究学者理查·伯顿认为,剑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

剑成就了世界,创造了历史,塑造了国家,孕育了英雄。

当年,越王勾践之所以敢于同强大的吴国“叫板”,不也正是因为手中有一大批“神剑”这个王牌吗?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

据《春秋》记载,在春秋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就多达483次。

当时,争霸的主力是晋国和楚国,两国间长达80多年的战争,使双方几至筋疲力尽。

于是,宋国的大夫华元和向戌先后倡导了两次弭兵活动,即结盟休战。向戌弭兵后,诸侯国间40余年没有发生大的军事冲突。争霸斗争的战场,由中原转向了东南地区的楚、吴、越之间。

在当时,互为世仇的吴越两国,同样以铸剑精良而闻名于当世。上至天子,下至诸侯,无一不为拥有一把吴越宝剑为荣。

天下第一剑值得买吗(一对生死冤家的家仇国恨)(2)

吴国有干将、莫邪,越国有欧冶子。这几个顶尖级的铸剑大师,都是被传颂成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他们铸造出的传世名剑,被后人视为弥足珍贵的瑰宝。

公元前6世纪中叶, 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割据,征战频繁。当中原各国正闹着内政变迁时,南方的楚、吴、越之间则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激烈征战,一度曾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越国和吴国,越王勾践(公元前496-前465年在位)与吴王夫差(公元前495年-前473年),是一对生死的冤家。两国互为对手和仇敌,殊死拼杀了整整35年。

吴越之间的战争,自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475年,历时35年,经檇李之战、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等大战役的决战,最终以吴国的灭亡和越国的胜利而告终。

越国,是由古越人建立起来的,位于今天浙江北部和东部地区,领土狭小,人口稀少,经过多年的战争,特别是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自春秋中期起逐渐强盛。虽然《史记》中说,越人是大禹的后代,姓姒,但考古发掘似乎说明,越人是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后裔。

本来,吴越两国相安无事,但争夺霸权的诱惑常搅得君王寝食不安。公元前544年,吴军侵越,虽然取得了小小的边界之战的胜利,但因越军战俘刺死了吴王余祭而结下深仇大恨。这一点,被急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楚国所利用,在楚国的支持下,越国的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公元510年,吴国在进攻楚国之前,为了解除后顾之忧,突然发起了对越作战,以此拉开了两国间长达35年的拉锯战。

公元前506年,吴国出兵伐楚,越王允常就趁吴国国内兵力不足之机,亲率大军偷袭。后来,吴王阖闾大败楚国之后,成了南方的霸主。但是,他对当年越国偷袭吴国之事一直耿耿于怀,总想伺机报复,出一口恶气。

机会,终于在等待中来临。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王位更迭,举国大丧,这对急于报一箭之仇的吴国来说,真是千载难逢的极好机会。吴王阖闾立即调动兵马,发起伐越之战。新登基的越王勾践率师迎敌,双方在吴越边境的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进行了一次大决战。

然而,胜券在握的吴王,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混战中,入侵者吴王阖闾被越将用剑刺伤,不治而亡。

临死前,阖闾咬牙切齿地给儿子夫差留下了一句话:“记住越国!”

天下第一剑值得买吗(一对生死冤家的家仇国恨)(3)

历史就像进入了一个轮回。两年后的公元前494年,勾践趁吴军不备,在太湖中与吴军打了一场激烈的水战。勾践发兵时,大夫范蠡很不赞成,他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但是,勾践一意孤行,带领大军硬要去与吴国拼命。

果然,吴军水师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了主动,获得大胜,越国水师在进攻中主力被歼。越王勾践战败后逃回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被吴王夫差所率大军将勾践及残部5000余人死死围困于会稽山上。

这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越王勾践是如何卧薪尝胆报国仇家恨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