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小伙伴问我:什么是网格管理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网格员的职责是干什么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网格员的职责是干什么的(东莞网格管理员的工作是做什么)

网格员的职责是干什么的

最近好多小伙伴问我:什么是网格管理员?

那么针对这个问题呢,我来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是网格管理员。

在讲网格管理员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城市网格化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

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为了达到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

所以,需要有一批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服务人员---- 网格管理员。

社区网格员是进行具体服务工作的基本力量,是直接面对面经常接触群众的,社区网格员必须要有为群众服务的认识和为群众服务的基本本领。

社区网格员能够与群众保持联系,了解民情,转达民情,解决民情,帮助政府完成好 社区的管理与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促进和谐。

工作职责任务

主城区网格员:

采集录入人口、房屋、事件等各类基础信息;

及时排查上报矛盾纠纷、不安定因素、不安全隐患等各类动态信息;

开展法制和治安防范宣传;

服务帮助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

协助社区及相关部门救治、管控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协助公安、司法行政部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进行帮教和管控;

为群众代办相关部门延伸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协助社区开展其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

完成上级综治部门和网格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农村新社区(村)网格员:

主动开展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及时排查上报跨两个以上社区(村)的较大矛盾纠纷、较大不安定因素和不安全隐患等各类动态信息;

采集人口、房屋、事件等各类基础信息;

定期开展法制和治安防范的宣传;

服务帮助农村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

协助社区(村)及相关部门救治、管控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协助公安。

司法行政部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进行帮教和管控;

为群众代办相关部门延伸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村庄环境整治、科技服务、农技咨询等服务工作;

协助社区(村)开展其他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

完成上级综治部门和网格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东莞市全力推进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建设,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争创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引领区,按照“一张基础网格、一支专业队伍、一组信息系统、一套工作机制”的“四个一”工作思路,推动各镇街科学划分基础网格、组建网格管理员队伍,加快建设全市集中统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开发决策分析支持系统,构建覆盖全面、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信息化工作体系。

重点突出,着力抓好五个关键。东莞市“智网工程”注重突出五个关键点,着力整合公共服务管理资源,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加强谋划、形成合力、扎实推进。

1、科学划分基础网格,全面覆盖,确保权威。坚持“尊重传统、着眼发展、便于管理”的原则,全市33个镇(街道、园区)综合考量区域跨度、街道走向、人口疏密、管理难易程度等因素,将593个村(社区)划分为2958个基础网格,确保“全面覆盖、边界清晰、管辖权属明确”,建立健全市、镇(街道园区)、村(社区)、网格四级服务管理体系,为全面推进全覆盖式动态服务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强调基础网格的权威性和唯一性,所有的网格作业以此为依托开展,入格部门如因特殊原因确需形成本部门业务网格的,必须保持“智网工程”基础网格的完整性,通过在1个或若干个基础网格叠加本部门入格事项形成业务网格。比如公安部门结合社区警务建设需要,以警务区为单位形成公安部门的基层业务网格,其网格不得对辖区的基础网格进行拆分,并明确相应的机制及人员与“智网工程”的网格化作业进行对接,确保“智网工程”的网格化作业的完整性。

2、组建专职专业队伍,提升素质,建树形象。建立工作专班制定全市网格管理员配置方案,指导各镇(街道、园区)做好网格管理员队伍组建工作。各镇(街道、园区)通过整合基层原有的出租屋、消防、安监、食药监等服务管理力量,加强日常管理,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作业规范、服务到位的网格管理员队伍。按照“一格两员”至“一格五员”的标准,全市现阶段到岗网格管理员9756人,平均一个网格配备网格管理员3人,并全员配备了网格作业手机终端、工作证、工作服等装备,为网格化作业提供基本保障。以打造东莞市社会和谐善治的“一线哨兵”为目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持续开展业务培训和信息系统培训,不断提升网格管理员网格化作业能力;深入组织开展市级“十佳网格管理员”评选活动,很好地树立了网格管理员的良好形象。

3、配套开发信息系统,汇聚数据,共享共用。着眼“智慧治理”、“智慧城市”发展需要,高标准设计开发“智网工程”信息系统,依托市电子政务云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基础设施,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全市统一的网格工作系统,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数据协同共享,使各个职能部门在深化管理和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延伸。目前,“智网工程”信息系统(一期)开发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云计算平台、基础数据库、网格化管理系统、指挥调度系统、手机APP作业系统等上线运行,并已实现与省综治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市电子政务资源共享平台已汇聚的市公安局、市卫计局、市安监局等多个市直部门共享数据2.7亿余条,“智网工程”基础信息数据库经过清洗、整理,形成“一标三实”数据信息、行政许可信息等数据1420余万条,通过信息查询接口获取数据12.3万余次。“智网工程”进入全面信息化作业阶段,形成并共享各类数据1.5亿余条,为后续应用拓展和市一级大数据决策分析系统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比如,通过对“智网工程”数据库汇聚的社保数据、全市交通违法数据及治安警情数据进行对碰分析,得出相关企业从业人员发生交通违法案件、治安案件的情况,利用网格管理员有针对性地上门督促、核查企业开展平安文化宣教活动,实现线上数据共享共用与线下网格化作业的有机结合。

4、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晰权责,规范运作。市智网办从市级层面定原则、指方向、明权责,制定印发《村(社区)网格管理员工作绩效考核奖惩暂行办法》、《“智网工程”工作流程暂行办法》、《市“智网工程”指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职责》等12份政策文件,规范工作长效开展,并为各镇(街道、园区)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指引。探索建立网格事件处置的绿色、黄色、红色“三色”预警机制,对管理对象实行全过程的差别化管理,让基层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确保底线守住、风险可控。各镇(街道、园区)结合自身实际,重点研究制定网格管理员人员招录、业务培训、日常管理等制度。各镇(街道、园区)结合自身实际,重点研究制定网格管理员人员招录、业务培训、日常管理等制度。比如,很多镇街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网格管理员工资福利方案》、《村居(园区)“智网工程”指挥调度工作站建设试行方案》、《“智网工程”工作协调机制》、《村居(园区)对入格部门的考核机制》等制度文件。

5、搭建指挥调度平台,高效运作,综合使用。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合理整合、综合利用,构建上下联通,实体化高效运作的市镇村三级指挥调度体系。全市累计建成1个市级、33个镇(街道)级“智网工程”指挥调度中心以及599个村(社区、工业园区)级“智网工程”指挥调度工作站,均落实相应人员配备,建立联动高效、沟通顺畅的指挥调度机制,并按照市级平台侧重于全市情况的掌握和统筹协调、镇级平台侧重于问题的分拨处置和部门联合执法、村级平台侧重于与网格管理员的无缝对接、快速调度反应的基本定位,着力加强机构和队伍的磨合,强化业务培训和内部管理,“智网工程”核心枢纽作用日益明显。市镇村三级指挥调度平台在高效运作的同时,结合省关于推进综治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通过部署综治视联网系统,接入辖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建立辖区综治信息中心,实现视频资源日常监控、案事件跟踪倒查等工作与网格员日常巡查相互配合,为强化辖区社会治理能力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