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端午,今又逢端午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它与春节、清明、中秋节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始的意思,古人称初一为“端一”,初五则为“端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近,按照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巧是“午月”,故称“端午”又因为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和日都是“五”,所以又称重五,也叫重午唐代因为唐玄宗生于八月初五,为了避“五”字讳,便将端五正式改名为端午,并延续至今,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端午节你在哪里度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端午节你在哪里度过(我来说说端午节)

端午节你在哪里度过

年年有端午,今又逢端午。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它与春节、清明、中秋节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始的意思,古人称初一为“端一”,初五则为“端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近,按照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巧是“午月”,故称“端午”。又因为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和日都是“五”,所以又称重五,也叫重午。唐代因为唐玄宗生于八月初五,为了避“五”字讳,便将端五正式改名为端午,并延续至今。

端午节还称“浴兰节”,这和传统中医医学有关,因为端午时值仲夏,恰好又是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空气潮湿,易发各类皮肤疾病,古人以兰草熬汤沐浴以防止皮肤病发生,早在周朝就有了“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记载。

就端午节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广为流传的有纪念屈原说,吴楚两地流传的纪念伍子胥说,还有浙江会稽的纪念孝女曹娥说。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心如刀割,悲愤交加,毅然写下“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得知后,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为了避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人们将糯米饭或蒸棕糕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将龙水兽药昏,从此中国民众便把端午节和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每逢此节民间有佩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伍子胥,又叫伍员,也是楚国人,据传苏州古城就是由他主导规划、设计、建设的。由于父兄均为楚王所杀,他为报父兄仇,逃离楚国,奔向吴国,助吴伐楚。辅佐吴王阖闾,建立强大吴国,完成一代霸业。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越征战,吴军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目光短浅的夫差允诺,伍子胥力谏夫差彻底消灭越国,不与勾践讲和,夫差刚愎自用,不予理睬。与此同时,吴国太宰接受越国所赠的八大美女及金银财宝的贿赂,并在夫差面前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以为真,赐子胥宝剑,令其自刎。子胥身为忠臣,视死如归。临死前对身边人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吴城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装于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卧薪尝胆,西施、陶朱翁等传说均源自于此。因此现在的江浙一带,将端午节和纪念伍子胥忠心耿耿,以死报恩联系在一起。

浙江一带,还流传着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其父曹盱是一位术士,按汉代吴越地区逢端午节有祭祀潮神伍子胥的习俗,这一天都要在舜江上驾船逆潮而上祭祀和迎接潮神。曹盱经常亲自划船到江中做一些唱歌迎神的工作。汉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43年,这一年曹娥正好十四岁。端午那天,曹盱划着一只小船,从舜江逆流而上去迎接潮神。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江面上突然起了风浪,小船被打翻,曹盱被江水吞没。由于风大浪急,无从相救。噩耗传来,曹娥哭寻父亲。一天,两天,三天。曹娥在江边日夜不停地呼唤着,寻找着,哭声几乎传遍了整条大江。而父亲依旧生死未卜。曹娥茶饭不食,日夜苦寻,人们劝她放弃,曹娥告诉大家说:除非找到父亲,否则绝不放弃。十几个昼夜后,曹娥做了一个决定,她就将自己的衣裳抛到江水之中,然后跪求江神,让衣裳在父亲所在的位置沉下。说也奇怪,她抛出的衣裳果真在一个地方沉了下去。曹娥见状赶紧循着衣裳沉下去的地方,纵身跳下。五天后,江面变得异常平静,有人隐隐约约看见下游的江面浮着两具尸体,近前一看,原来是曹娥背着她的父亲。虽然父女俩都没有了气息,但是曹娥还是紧紧背着父亲,一点也没有放松。在场的人们见此都流下了眼泪,都说是曹娥至诚的孝心感动了江神,才让她在水下找回父亲的尸首,并把他们送上水面。当地的县官得知后,也被曹娥的孝心和壮举深深感动,下令把他们父女好好埋葬,并且立了一块碑,将孝女曹娥的事迹记录下来,供人们瞻仰、怀念。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曹娥,就在她投江的地方建起了“曹娥庙”,刘春霖撰写的对联“百行孝为先,至性感人余热泪;大江流不尽,夕阳终古咽寒涛”,把那泓至孝情愫倾诉得可歌可泣,从而使之至今乃为闻名遐迩的“江南第一庙”,曹娥所居住的村子也改名为“曹娥村”,那条舜江也就改称为“曹娥江”。王羲之有《孝女曹娥碑》留世。传说曹娥投江救父那天是五月初五,所以,当地端午节的一系列纪念活动,自然也就与曹娥有关了。

读到这里大家会发现,传统节日原来包含了浓郁的文化色彩,就端午节的传说,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一个是忠,另一个是孝。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近代以来,有些人会把忠孝观和封建糟粕联系在一起,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和排斥。其实像忠心耿耿、忠贞不渝、忠贞不二、忠言逆耳、竭忠尽智、忠诚、忠烈、忠厚、忠实、忠信等一些常见的与忠搭界的词语,用来评价任何人,都会感觉是一种很好的褒奖。特别在今天这个在金钱冲击下,信仰普遍缺失的年代,提倡忠,更有意义。我们需要尽忠的对象实在太多了。我们要忠于主义,主义是我们全民共同的寄望理想;要忠于爱情,忠于夫妻之间生命相托、至死不渝的感情;忠于朋友,忠于朋友之间诚信不欺、肝胆相照的道义;忠于责任,忠于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对工作、对承诺、对自己的责任;忠于良心、忠于人格,良心人格是对于道德价值不妥协的一份护爱;忠于信仰,信仰是对于真理信念不转移的一种追求……如此等等。在我们的生活里,忠的美德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忠的懿行对我们人格成长的影响至深且钜。内心忠诚的人,往往是世路的明灯,光照八方。

至于孝,那就更加不言自明了。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立身之本。我们与父母本为一体,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根本。倘若忘失了孝道,不懂得知恩报恩,我们的家庭、事业与人生未来,就会如同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又怎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呢?《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几千年来,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多是从孝为切入点,发蒙开篇便是“第一当知孝,原为百善先”。这种建立在儒家孝道教育思想之上的中国传统教育,是建构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对于孝,我们应汲取其合理成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一是要以孝文化“事亲、尊亲”,培养青少年尊亲敬老的意识。天地为人之始,父母为人之本。从感恩、亲情、孝顺依次生发,形成德性和教养。这是“物之根本,事之初始,人伦之核心”。二是要以孝道“全身”,引导青少年珍惜生命,健康向上。孝文化将保全身体视为践行孝道的基础,认为爱惜生命、珍惜名誉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这对教育当下青少年摈弃狭隘、自私、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履行对父母、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是很有必要的。三是要以孝文化的“承志”,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孝文化所要求的对父母的孝心,实际上就是对父母要有责任感,感恩图报,即为责任。四是要以孝文化的“立身”,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的品质,儒家孝文化的所谓“承志、立身”,实际上就是要求子女要继承先祖遗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我们当代中国青少年,应该也必须在善事父母、继志述事的基础上,竭尽全力,入世“公忠”,建功立业,践行责任。

中国文化主张一切人生的重心主要在孝道的阐明,以孝顺为中心,扩而充之,对国家的孝顺就是忠,对兄弟的孝顺就是悌,对朋友的孝顺就是义,乃至对众生的孝顺就是仁,如同一雨霖润百卉。

我们有很多节日,过节热闹而喜庆,放假的时候,抽点时间,了解一些节日背后的文化传承,和朋友谈谈,与孩子说说,一样会得大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