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火柴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全国各地都开有大大小小的火柴厂,许多还是当地的国有大厂。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用火柴了,有了更方便快捷的打火机和其他取火装置。

因此,无法避免的,南海火柴厂成为了湖南仅剩的一家火柴厂,就算是在全国,说得上名字的火柴厂也不足10家。

很久以前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他从卖火柴的小男孩)(1)

火柴成了年代和历史的代名词,和火柴一样老的,还有南海火柴厂里的老设备、老工人。

这么多年,火柴厂起起落落,厂长凌显海觉得,他没有赚到什么钱,如今,更是只能维系生活。

他曾经想过直接关掉这个厂得了,但是一想起他年轻时接过火柴厂时老厂长对他说的话:“小海啊,答应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厂倒了,不能让我们的员工没有饭吃。”

所以,只要这个厂办下去,员工们就不会没有事情做,日子总还是充满了希望。

最近,凌显海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他的火柴,已经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许,它并不会成为“最后的火柴厂”,这让凌显海高兴坏了。

昏暗的厂房里,常德南海火柴厂厂长划燃了一根火柴,有好几次,凌显海觉得它会熄灭,可是,并没有。

时代的发展,让很多我们曾经熟悉的事物都随风而逝,因此,能守住一份誓言,守住一份传统,更加显得尤为可贵。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在大步向前奔跑的过程中,不能不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珍贵的东西,这,或许就是我们文化的传承。

很久以前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他从卖火柴的小男孩)(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