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刚刚接触书法的人,习惯“看一笔临一笔”,然而,这种方法练习几十遍,依然看不到效果,或者说临帖临不出笔画呼应的关系,那就证明“看一笔临一笔”是错的。

临帖的十种方法(正确的临帖方法原来是这样的)(1)

如若想有成果,起码要做到“看十遍,临一笔” 其次到做到“看一遍,临十次” 所谓“看十遍临一笔”,意思就是临帖不要盲目,要先分析用笔。

比如“这一笔是如何完成的?”其中起笔如何做?行笔力道如何变化?收笔时笔锋的出锋方向在哪?这一个笔画的位置是不是正确的?与下一笔的关系是不是对的?这一笔的取势有没有问题? 起码,这些都是临之前要想到的。

这些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称为“读帖” “读帖”就是在临之前,要自己分析它字体结构的规律,笔法的规律。研究明白之后,再下笔练习。 这么多问题看似需要耗费时间,但是熟练以后,考虑这么多问题所耗费的时间,比“慢慢吞吞临一个字”要快。

临帖的十种方法(正确的临帖方法原来是这样的)(2)

临一个楷书字,一个初学者大概在一分钟左右,考虑这些问题,也就几十秒最多。 如果是精熟,十秒八秒就够。甚至可以看一眼之后,有个大概印象,边临边分析。

其次是“看一遍,临十次” 字之所以活,并不是因为脑袋聪明,而是因为连的多,练出了“书写性” 用毛笔的熟练度跟用笔一样,自然行笔就会有引带呼应。

一定要勤练,把握原理之后,记住练习的过程,然后进行“背临” “背临”即通过前期大量临帖的基础上,将它们的笔法,章法熟记于心,每隔一段时间练习一下,这个字就是你自己的了。

临帖的十种方法(正确的临帖方法原来是这样的)(3)

临帖不是目的,只是基础,目的是背下来,乃至实用。 这点方法看似简单,老生常谈,能解者不多,并不是因为难,而是因为“懒”,不读帖是脑子懒,不临帖是手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