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喝茶这件事,是分场合的。

您可别觉得,喝茶,就是坐在一间布置讲究的茶空间里,摆上干泡台,拿一把六方紫砂壶,又或者拿一只青花缠枝千叶的盖碗,坐在那儿,放一曲《渔舟唱晚》,安静地泡着茶,看会儿书。

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种喝茶方式,倒是不错,安静,舒心,畅快。

但,您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能抽出时间来,坐在茶室里,慢慢细品。

总有俗事缠身啊!

无奈,无奈。在小方格办公桌上办公,你如何能强求,摆一套的茶具泡茶?

不允许啊!

这可太招摇了。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2)

要是领导巡视工作儿,低头看看,再扶正眼镜,语重心长,“小X啊,最近工作懈怠了啊。”

瞬间,你就有一种背脊发凉的感觉。天呐,不敢再往下想,否则你就有可能要头悬梁,锥刺股,认真努力才能扳回一局。

没事,小方格里,茶具太招摇,咱们可以换。玻璃杯、马克杯,甚至还有快客杯,为了在办公室里喝茶,可以说是绞尽脑汁。

买茶这件事,要分用途。

唉,买个茶,怎么有用途的说法?

当然有啊。

比如,这个买了,是你自己喝?是送人?是每天都喝,还是偶尔喝,又或者是收藏起来,以后再喝?

这样看来,买茶是分用途的吧。

接下来要说的,事关大家平时买茶。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3)

《2》

经常有茶友问:“推荐一款口粮茶吧。”

口粮茶,怎么选,其实还真有不少学问。

首先,要明确口粮茶的定义。

所谓的口粮茶,指的是每天都要喝的茶。

这个“每天都要喝”,指的是一个频率。即,你的茶,一年365天,每天喝。

而且有可能,每天还不止喝一泡。

上午开工,坐下来,喝一泡茶,让自己的脑筋处于一个清醒状态,可以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工作。

中午,午饭过后,喝一杯茶,消脂解腻,芳香通窍。

下午,算是下午茶时间,工作累了,泡一杯茶,放松一二。都说蹲下是为了更好的跳起,喝一杯茶也无妨。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4)

晚上,睡前一小时,喝一杯茶,让心情放松,促进多巴胺分泌,可以让睡眠质量变好。(对咖啡碱敏感的茶友,不建议晚上喝茶)

你看,这样算来,一天至少要喝四泡茶。

可能你觉得多?

那也没事,把喝茶次数降到最低,一天一次。

但这个频率之下,也要让我们“精打细算”一番,选择一款合适的口粮茶。

就村姑陈自己吧,每天岩茶、红茶、白茶,基本没有间断过。哪怕条件再不济,春茶季上山寻茶,也要带一个保温杯,尽可能地让自己有茶可喝。

一日无茶,浑身不自在。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口粮茶了,一款天天都想喝的茶!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5)

《3》

口粮茶,怎么选?

选口粮茶,最关键还是自己的喜好。经济方面的因素,倒要往后挪一挪。

喜好,对于喝茶而言,是有决定性作用。要是自己不喜欢,再便宜的茶,也都是浪费。而自己喜欢的茶,价格稍微高一些,也无妨。

众口难调,张三认为好的口粮茶,未必适合李四。每个人的喝茶喜好,不能强加。

比如,说白茶的口粮茶的选择。

白茶,它的分类,并不复杂。

单说品种,它就有三类。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这三种茶,有价格差别,但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选购相应的茶叶。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6)

但更多影响购买力的,是自己的喜好。

我就认识一位茶友,她对茶叶的香气,有特别的偏爱。

茶友就喜欢喝有枣香味的白茶,任何有枣香的茶,不论价格高低,一律入手。一次还买不少,生怕这些自己喜爱的枣香老白茶,落入他人囊中。

有一段时间,茶友每天都喝茶,喝的是半生缘,一款5年的老白茶。泡,煮,泡后煮,各种冲泡方式,她都试过。每天都洋溢在枣香味中,十分高兴。

就连复工之后,她在办公室里煮茶,她的同事戴着口罩,大老远都能闻香而来,讨一杯茶喝。

后来,给她推荐喝春寿眉茶,价格也不贵,鲜爽清新,香气如兰似桂,炸裂式的花香铺面而来,一款挑不出毛病来的茶,至少目前买过它的人,没有不喜欢的,复购率极高。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7)

茶友也尝试性地买了一斤,结果却有一些意外。

这款好评度100%的春寿眉茶,居然遭遇了滑铁卢,在这位枣香拥趸者这里,碰了壁。

茶友说:“我还是喜欢有枣香的老白茶。”

隔了几天,茶友又来了,说:“我发现,峥嵘的枣香也很好,我很喜欢,我要再买一些……”

看看,这就是现成的,喜好决定购买力的表现。

给茶友推荐的春寿眉,也是一款适合当做口粮的茶。它花香馥郁,层次多变,鲜爽清新,耐泡度极好。

综合分数,可以打出90分的茶,却在枣香这儿,折戟了。

喜好,果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可是真正的大权在握。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8)

《4》

不仅喝白茶,要讲究喜好,武夷岩茶也是。

您可能不大了解武夷岩茶,或者您是喝茶的行家了,对武夷岩茶十分熟悉。前者,可以上网搜索一下,看看武夷岩茶的品种,到底有多少。

反正,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人,把所有的武夷岩茶品种都喝完的。

武夷岩茶品种多,意味着它的可选择性多。

光是岩茶当家花旦,水仙、肉桂,就能让人把嘴喝歪。各个山场,各种火功,再来不同的师傅加工,经过排列组合之后,有一万种可能。

但岩茶的口粮茶选择,还是凭喜好决定。

有的茶友,就特别喜欢香气高扬的茶。这种香透天的茶喝着舒服,芳香可以通窍,更能让喝茶变得更加愉悦。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9)

比如,肉桂茶,就是武夷岩茶当中,典型的香气代言人。

香不过肉桂嘛。

如果您真的特别喜欢肉桂的香气,可以选择中火的肉桂,香气保留比较全面。或者可以选择火功更高一点儿的肉桂茶,要是发酵控制到位,还有果香出来。

选择肉桂茶,自然是不二之选。

还有的茶友,喜欢喝茶汤柔柔的,甜甜的,顺滑的,不苦也不涩的。这时候,名为水仙的岩茶,会进入大家的视线中。

醇不过水仙。

水仙茶,可以说是满足了另一种选择。

岩茶因为山场、工艺、品种等因素,有千千万万种选择,但选择口粮茶时,没那么复杂,一切还凭借个人喜好做决定。

按照自己喜欢的来寻找,并不难。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10)

《5》

买口粮茶,还有一个技巧分享。

购买口粮茶,要学会做选择。

举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白茶当中,寿眉这个级别的茶,价格相对来说,是比较实惠的,也会有很多茶友,把它当中口粮茶。

寿眉茶,价格相对便宜些,没错。但寿眉茶又在春季采摘,又在秋季采摘,两个季节都采摘,我该怎么选?

春寿眉,秋寿眉,这还是大的分类,在春季与秋季这两个季节中,寿眉茶因为采摘时间不同,它还有更细致的划分。比如,秋寿眉在一些节气前后,都会有采摘。如白露节气,秋分节气,寒露节气。

每一个节气,香气、滋味、价格,都不大一样。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11)

这时候,怎么确定哪一种茶才是我心里的白月光,适合当做口粮茶?

简单,有一种行为,叫做广撒网。

就是每一种茶,你都买一斤回来,喝喝看。

经过对比之后,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然后,再根据自己喝茶的频率,购买一定数量的茶。

同样,武夷岩茶也是一样的做法,先买一份来喝喝看。

武夷岩茶,通常是按照泡数购买,也有的茶友,会按斤买。

确认口粮茶的流程,基本上这样:购买一份茶,喝一泡,看自己喜不喜欢,然后再参照价格,根据自己的喝茶频率,加购。

买口粮茶,尤其是买武夷岩茶,不建议冲动购物,也不建议一次性买太多。

武夷岩茶,它不像白茶,可以长期存放。武夷岩茶在存放的过程中,会面临返青的问题,需要复焙。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定的技术层面的技能。

所以,买武夷岩茶的口粮茶,切莫着急。

买一份试试看,确认是自己想要的味道,再加单。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12)

《6》

买口粮茶,要计算好喝茶频率。

尤其是在购买武夷岩茶的时候,“频率”这个因素,非常关键。

认识一个朋友,特别喜欢喝黄观音,那股香透天的花香,简直让人疯狂。

一看这茶,香气这么好,赶紧疯狂入手,买了三斤黄观音。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茶叶被被搁置在家,喝了大半年,也没把这三斤黄观音喝完,还剩一斤。后来喝茶的时候,发现这个茶,香气不像之前那么高扬了,花香少了,喝起来还多了点豌豆的味道。

根据朋友的描述,可以发现,这个她疯狂迷恋的黄观音,返青了。

返青了,怎么办?还有救吗?

没别的办法,只能复焙啊!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13)

但是,茶友只是喝茶,不是卖茶的,家里没有专业的设备,也没有办法复焙。

找茶农?这一斤茶,人家也不愿意啊,打个焙,成本好几千。

除非等到新茶季,焙火的时候,托人焙一次。

但,这个黄观音,本身价格就不大高,很多茶友就放弃了,不再选择复焙。

从朋友的这次购茶经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买茶,不要一次性买太多,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喝茶频率来计算,可别像这位朋友这样,白白浪费了茶。

如果您买的是白茶、普洱茶、黑茶这一类可以长期保存的茶,倒无妨,喝不完,只要按照存茶的要求,把茶叶保存好,确保茶不会变质就行。

而绿茶、黄茶、岩茶、红茶这类,不适合长期保存的茶,喝多少,买多少吧,这才是买口粮茶的精髓。

哪种口粮茶最好用(口粮茶怎么选分享三个技巧)(14)

《7》

口粮茶,每天都喝的茶。

要买它,不难。

自己个人的喜好,才是最关键。

唯有自己喜欢的,你才有喝它的动力,才会每天都想要喝它。

基于喜好的前提下,再根据自己喝茶的频率,决定买多少。

满足这两个要求,口粮茶任你选。

生命里的所有美好,就像酒杯里斟满了酒。

有一杯自己喜欢的茶,足矣。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