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中说:“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沟通合作是人类的主旋律。”
摆在我们人生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一条是我们想走的路。我们只有走好那条必须要走的路,以后才有机会去走那条我们想走的路。
我们永远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与其讨好他人,不如取悦自己,让自己活得开心,才不辜负来这个世界走一遭。
叔本华说,痛苦是生命的本质。他的思想无疑是悲观的,但是叔本华的一生,却是积极的。
叔本华是富商的儿子,从小就锦衣玉食,不愁吃也不愁穿,二十多岁了,决定从事哲学研究,年纪轻轻就完成了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虽然这本著作在他生前没有得到哲学界承认,可是在他死后,却为他迎来了巨大的名声。
叔本华做过大学教授,和黑格尔竞争过,虽然在当时的经典哲学面前,一败涂地。可他却很积极地宣扬自己的“悲观哲学”,后来尼采在地摊上看到叔本华的作品说:“我一翻开他的书,就好像马上长出来一对翅膀。”
叔本华鼓吹悲观,说人生痛苦,自己一生却过得挺好。
和叔本华不同,尼采鼓吹着强力意志,满世界呐喊着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却过着悲剧的一生,直到最后抱着一匹马成了疯子。
叔本华在临终前也说:“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斗争。人类从我这里学到了他们永世不忘的东西。死亡又如影随形。”
那么, 我们就没有道理来浪费自己的生命,就应该去做让自己快乐的事,做对自己的生命有意义的事。
如今,其作品《人生的智慧》,却是很有营养的鸡汤,教人积极生活。
痛苦既然无可避免,“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说了半天痛苦的哲学,但如果有人说受苦是好事,那受苦的一定不是这个人。
痛苦不是个好东西,是摧残人性的,但痛苦又无可避免,《白鹿原》里有句话说:“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因为这个世界太苦了,因为他不想来到这个苦难的世界。”
于是大多数人都在寻求欢乐,可欢乐终究是短暂的,就像汪国真说的“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在欢乐的驿站里,我们可以短暂休憩,但之后还是要继续前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两个驿站之间离得近一点。
在叔本华看来,最智慧的人不是去寻求欢乐,而是尽力避免痛苦。
避免痛苦的法宝,无法从外在获得,而只能内求己身。
虽然苏格拉底内求己身,最后被毒死,但回顾他的一生,苏格拉底却可以放言说:“我自己的一生都是幸福的。”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告诫自己,“我就怕我配不上我受的苦。”
内在越丰富的人,所能感受到的痛苦就越少,所能感受到的烦恼就越少,不是因为这些烦恼不存在了,而是因为对于他来说,他有了更为美好的东西。
就一般人而言,烦恼不断,抱怨不断,痛苦不断,他们怎么那么倒霉呢?答案不是上帝对他们苛刻,而是他们选择了追寻欢乐,而且追寻的是最为短暂的欢乐。
不可否认的是,短暂的欢乐比较容易得到,因此追求的人也最多。
不难从很多地方看到,有些人买东西的时候很快乐,拆包裹的时候很快乐,可是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烦恼。有些是因为钱少了烦恼,有些是因为看上了更好的东西,而那东西还不属于自己。
有句话说:“要进窄门,那路是窄的,走的人少,但却通向永恒。而那宽的路,宽的门,走的人多,因为通往灭亡。”寻求外在的欢乐,就是那宽的路,宽的门,容易走,走的人也多。
那么,我们怎么获得幸福和快乐呢?
在《人生的智慧》里,叔本华将人所能拥有的东西分为三类:
第一,人的自身,就是最广泛的人的个性所具有的东西,包括健康、外貌、道德品格、精神智力以及人的潜能。
第二,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也就是人的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第三,人对他人显示出的形象,可理解为人在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或理解成他人对这个人的看法,诸如名望、地位、荣誉。
与此三种拥有对应,人就有三种摆脱痛苦的方式:
第一种,也就是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一种,赚取身外之物,挣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买更好的车子,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发工资的那一刻最开心。
很多人拼命赚钱,因为钱能让我们逃脱大部分的痛苦。有钱了,我们就可以活得更轻松,就可以吃得更好,就可以穿得更好。
这种外在之物带来的,是一种对抗痛苦的幸福。
第二种,是在他人面前获得一个好的形象。比如会在他人面前显示出自己身份优越,显示出自己的幸福人生。
这种形象和身外之物息息相关,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得到物质和金钱,而金钱和物质也能帮助我们包装自己的形象。
一个好的形象,也能帮助我们获得幸福,抵抗痛苦。但通过这两样东西得到的幸福,是很容易失去的,而且是短暂的。
曾经没钱的时候,一星期下一次馆子,我们觉得很幸福。有钱之后,哪怕天天下馆子,也未必能吃出幸福的味道了。
同样的,我们做了一件大事,第一次有人夸我们,我们可能觉得自豪感爆棚。次数多了之后,难免不是味同嚼蜡。
所以叔本华说:“一个人的幸福,乃至他的整个生存方式,最根本的就在于他自身内在的素质,这种内在的素质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获得内心的幸福,而外在之物,只能间接地影响人的幸福。”
幸福的真谛,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很多时候,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我们是否愿意去发现。每个人终其短暂的一生,最该取悦的就是自己,因为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正如哲学家伊壁鸠鲁的门徒采多罗斯说的:“我们幸福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之内,而不在我们自身之外。”而寻求内在的丰盈,则是那窄门,路窄,门小,走的人也少。
我们人生在世,把心放宽,把事看淡,才能平息悠悠之烦,容万事之苦,助人生顺遂。在生活中,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于思考的深度。透过现象看本质,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着很深的逻辑。思考的深度,就是成功的深度。我们能不能成事,格局在什么高度,人生才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稻盛和夫是日本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的创始人,被誉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也是季羡林认为是“稀有的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的人物”。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带着怎样的灵魂离开人世,这才决定了人一生的价值。换言之,所谓人生目的,并非荣华富贵抑或出人头地等所谓的成功,而是塑造至美之灵魂。
不论我们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我们走下一段旅程。
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指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人的本质是欲望。”欲望使我们的人生脱离平庸而灵光四射,欲修行成上乘的精神境界,必须参悟、修行“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人文精神。
我们去欲息心的目的是达到社会和谐。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人无法抵挡名利的诱惑,在眼花缭乱的虚幻里迷失自我。为了虚荣心的满足,为了寻求更多的刺激,甚至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们去欲息心的关键在于战胜和超越自我。生活难免会有压力,我们会因此而生烦恼。更何况我们毕竟是有思想、有见解的高级动物,有私心那也是难免的。我们从一出生就是有欲望的,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一直哭闹。
在某种信仰里,如果将痛苦当作是救赎之道,可是目的却在于痛苦之后的永恒的快乐。这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嘴上虽然说“我就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但在实际行动上,依然是在寻找欢乐。所以。他写作,赚钱。他也赌博,在赌博之中获取短暂的快乐。
没有人喜欢痛苦,但所有人都离不开痛苦。佛家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
再怎么幸运的人生,逃得开求而不得的痛苦。我们也免不得要老,要死,死亡就是一把悬在头顶上方的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下。
当然,充满智慧的人可以坦然面对,因此他们看起来不痛苦,也不执着,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丰富,足以对抗人生的痛苦,使之生活不受影响。但绝大多数人,可没有这般幸运。
我们的人生看起来极不平等,目的或许没有,过程却大相径庭。有人贫穷有人富裕,有人终日忙碌,却只能温饱,有人看起来悠闲,却活得舒适。美丑一目了然,高矮一比就知,贫富就在眼前,善恶也能分辨。看起来啥也不一样,更没有所谓的公平。
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每产生一个不公平的现象,都会对应的产生另外一种反抗的形式,两者互相对冲,以保证结果的公正。存在就合理。
几个老同志这样语重心长地对90后说:“别玩那些区块链啊、比特币什么虚拟的玩意,人生应该做点实事,比如踏踏实实地上班,然后买个房子、娶个媳妇多好。”
一个90后这样回答说:“你们这些老同志就知道忽悠我们,这些年你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把几千块成本的钢筋水泥,搞成了10万一平米的房子。如果我们不再另谋出路,把一堆堆数字和字母搞到10万一串卖给你们,我们怎么买得起你们的房子?怎么对得起这个时代?”
看懂了吗?两代人的荒唐就这样对冲了。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机会,每一代人也都有自己的无奈,但是荒唐永远都是与合理并存的。
当一件产品的价格设置不够合理、严重偏离了其使用价值,它也是一种“假货”,比如昂贵的奢侈品。再比如淘宝和拼多多的出现,让山寨产品横行,价格战越来越激烈,但世界上这也是和奢侈品的一种对冲。
奢侈品为了能够躺着赚钱,利用人性的虚荣,再加上文化植入、稀缺性等等,一直把价格设置得很高,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奢侈品的存在是合理的,因为很多人愿意为这种高价而买单,它们满足了我们虚弱的需求。但是,廉价产品的存在也是合理的,因为它们以更低的价格做出类似的产品,也是满足了底层人们消费的需求。
奢侈品可以把100元成本的东西卖到一万元,为什么就不能有人把10块钱成本的东西,卖到11块?
一切局部的恶,都是为了整体的善。一切局部的不和谐,都是为了整体的和谐。凡存在就合理,这是世界唯一的真理。
世界一直在平衡与打破平衡之间不断循环,每当一种大家习以为常的循环(链条)固定之后,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发生,打破原来的平衡,形成新的循环,一切又很快趋向于合理。
社会资源总量就那么多,不增不减。我们不去赚大钱,那钱就都被别人给赚了。我们爱一个人,我们害怕对她或者他生气,因为我们并不真正知道我们是否爱,我们并不真正知道爱是否经得起愤怒。
爱有可能在愤怒中逃生吗?所以我们不得不压制愤怒,因为我们害怕。
我们并不真正确信我们的爱在那里,我们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让爱存在,但这种存在给我们的感觉又是模糊的。
于是,我们就活在雾里面了,我们一直被烟雾包围着,没有什么是清晰的,我们的感知总是被云遮住。
所以我们害怕,我们就会对自己说:“这么多的愤怒可能会报销整个关系,可能会破坏整个关系。不,我要压制我的愤怒。”
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了这种指令后,我们就不断地压制愤怒,结果就使愤怒变成了我们的一部分,然后当我们爱的时候,我们就不会爱得那么全然,因为愤怒也进入到我们的爱里面了。
朱德庸说:“人生就像迷宫,我们用上半生找寻入口,用下半生找寻出口。”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迷宫,我们兜兜转转,一直在寻找出去的路,结果却发现,我们费了好大的力气,也只不过是在原地打转而已。
这就像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对爱的使用一样,我们也会充满害怕,如果我们真的完全行动的话,就有一个危险的点。我们的整个头脑不停地亮着红灯:停!不要再前进了!
我们所压制的一切随时都可能爆发,它在那里敲我们的门:让自私进来,让愤怒进来!
所以,我们就无法在我们的生命里享受轻松,也无法在爱里面享受放松,因为放松只能是无条件的,不存在有条件的放松。
如果我们放松了,我们就对爱放松了,我们就对愤怒放松了,我们就对恨放松了。这就好比,当我们打开门的时候,我们对敌人打开了,我们也对朋友打开了,打开的程度是一样的。
在晚上,如果我们让门开着,就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朋友可能来,敌人也可能来。
所以我们就在晚上把门关起来,但是,关着的门对两者来说都是关着的,对朋友和对敌人都是关着的。
我们从来不能真正地、真实地生气。我们也不能真实地爱。当我们是全然的时候,我们真实地做每一件事情,无论结果是什么,我们从来不想结果。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我们会自我负强化和自我标签化,这两个方法会给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很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我们常说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么可能我们真就会这样,所以改变先从这样的负强化和标签化开始。
读过心理学著作的人其实都知道,好的、奏效的心理学不是给别人“讲道理”,而是通过对人性的剖析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尽管这种方法有时候就如同营销方式的洗脑一样,转瞬之间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但这样对我们的帮助的确非常有用。它能让我们明白“道理我们都懂,为什么就是做不到”的原因,以便帮助我们改变自己。
同样的,在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别人的道理未必适合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摸索出来的,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路子才是适合自己的,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这是一个常识问题,可是我们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并且傻傻地不自知,那就是在是不是懂得这个道理上纠结,而忘却了制约因素其实是能力。
正如我们能不能考上清华北大,不是在于我们懂不懂清华北大是非常好的大学,而是在于我们有没有能力考得上,所以能力才是我们之所以过不好的关键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里就会牵扯出很多人性固有的弱点,比如,懒惰、自以为是等,因为这些弱点的制约,我们将有些东西忽视了、看不见了,将好多东西开始排斥和拒绝。比如我们对于能力的欠缺不以为然,却经常喜欢看一些心灵鸡汤类的读物。对于能力的补充,由于我们被惰性牵绊,迟迟得不到提升,导致越来越对自己没有信心。
著名德国诗人歌德说过:“重要之事,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所累。”我们的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如果我们的生活都被琐事填满,哪里还有心思顾及大事呢?
所以说,拒绝瞎忙,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事。我们可以努力找寻自己的目标,但不需要没有目标的瞎忙。只有我们给生活空闲,生活才会给我们风景。
程明道云:“百官万务,金革百万之众,饮水曲肱,乐在其中。万变俱在人,其实无一事。”被琐事所累的人,要么湮没在人潮中,要么碌碌无为一生。看看哪些懂得人生智慧的人,他们从来不会让自己被琐事缠身。
当我们明白这所有的一切时,我们现在可以爱了,现在爱能够流动了,现在的爱将是一种分享,而不是一种逃避。因为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懂得爱,才有能力爱别人。
我们现在的爱实在太丰盈了,如爱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必须与人分享。爱不是索取,爱不是占有,爱不是追求,内心匮乏爱的人是追也追不到爱的。
庄子说:“虚已以游世,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我们总是在岁月的磨砺中,才渐渐懂得人情和事故。心态,也渐渐变好。
我们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态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将带来不良结果。
什么心态是最佳心态呢?答案是越清明无念越好。
把目标瞄准在我们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际关系和理想生活上;不要老惦记着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到来,放松心态、全力努力、做好我们该做的,这些东西就会一个个的来到我们的身边。
相反,我们如果越执着,越焦虑,我们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举个例子:大热天晚上停电,我们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着觉正备受煎熬,老在想这该死的电什么时候才来。
电总是在我们着急的时候偏偏不来,但当我们最后受够了,我们静下心来,感觉清静安定的时候,自然就凉快了。就在我们快沉沉睡去的时候,电就来了,突然间我们的房里灯火通明,电风扇转起来了。
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这是定律,这是放松定律。
《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要袁了凡先生念准提咒要达到无念无想的地步,就是这个道理。
值得注意的还有:所谓的无念并不是心里一个念头也没有,而是有念头但不驻留,“无所住而生其心”。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十几岁时,少不更事,总觉得人活着不该隐忍,遇到看不惯的人和事,总会牢记在心,丝毫不退让。二十几岁时,年轻气盛,常因别人的误解而牢骚满腹,事事要强而且歇斯底里。三十几岁,尝过冷,知道暖,受过的委屈都慢慢释怀,这才明白,不怨恨不纠缠才是人生智慧。”
知行合一,才有可能突出重围,但是我们习惯了停留在认知的层面,却忘了背后行动的付出才是关键因素,比如天天看励志视频,一时半会像打了鸡血一样。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舒适区,是说我们对于自身任何的改变对会本能的逃避和拒绝,因为改变意味着我们在心理上变得不舒服,所以我们才喜欢在床上看鸡汤和励志视频,在早上走原路。
我们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做一些自己曾经不熟悉的、没有做过的事,或者自己曾经惧怕的事情的时候,才能拓展我们的人生边界,我们才能成长。
真正的智者,看问题从来不流于表面。穿透表层,他们更能看清事物的本相,明白其中的凶险和机会。
成功没有捷径,这个过程注定是让我们不舒服的,是需要我们花力气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脉”的,我们这样才会有一技傍身,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