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同观阁书斋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八十年代看了很多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这些电影如同一把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走进优秀文学殿堂的大门。作家沈从文小说改编的电影,曾看过198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根据小说《边城》改编的同名电影。1986年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根据小说《萧萧》改编电影《湘女萧萧》。由电影再阅读原著,对作品又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这种电影加阅读模式,让一些作品在大脑中扎下了根。期待小说《三三》作为影视素材搬上荧屏。

小说《三三》创作于1931年,与三年后创作的小说《边城》,同样是沈从文最爱,有人说《三三》是《边城》的姊妹篇。在他的作品里隐约可见张兆和的影子,1929年8月,中国公学校长胡适破格延聘沈从文为国文系讲师,开设新文学和小说习作课程。沈从文在任教期间,爱上了清秀美丽、富有才华、公认的中国公学校花张兆和。这一追就是三年零九个月。张兆和在家排行老三,所以沈从文就是一直以“三三”这样来称呼张兆和,沈从文曾在给张兆和的信中写道:“也许别人问我:“你在北平好!”我会说:“我的三三脸黑黑的,所以北平也很好!”

主人公三三和《边城》中翠翠一样,皮肤黝黑,相貌清秀,她有着湘西乡下女孩单纯美好的天性,善良纯真,但是相比温柔多情的翠翠,三三更加天真质朴,有不加雕琢的纯真,于是,有人说翠翠是长大了的三三。沈从文作品中含有三三、翠翠等叠字的名字,就已倾尽了作家全部的温柔和对美好的向往。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三三外表的美丽,但通过两人的对话,三三的美丽便一目了然。城里来的男子第一次见到三三,便对管事的说:“女孩很聪明,很美,长得不坏。”管事的又说“这是我堡里美人。”

小说通过对十五岁少女三三情窦初开、爱意觉醒的一段朦胧情思的描绘,来展示古老湘西社会自然纯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也向人们展示了原始、平静的自然山水及和谐生存状态。小说开篇介绍了杨家堡的地理环境,山青水秀,有一座石头碾坊叫杨家碾坊。“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樁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这些描写好似一幅生意盎然的田园风光画面。

“三三”这个名字,是沈从文对夫人张兆和的爱称,用《三三》作为小说的篇名,别有深意。但人生坎坷,生活中的“三三”张兆和与“二哥”沈从文在婚姻的路上却走得很艰辛。在《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本书中,写道:“沈从文临终前握着张兆和的手,说:“三姐,我对不起你。——这是他最后的话。”

沈从文过世后,张兆和开始整理沈从文的文稿,对于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婚姻,张兆和曾说过:“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过去不知道的,如今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如今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从中能够看出张兆和最终还是谅解了沈从文。

晚年张兆和头等大事是担负起主持《沈从文全集》的编辑工作。二OO二年十二月,在沈从文百年诞辰之际,她完成了大的心愿,《沈从文全集》三十二卷出版。

沈从文全部作品长河(最期待影视化的作品)(1)

沈从文全部作品长河(最期待影视化的作品)(2)

沈从文全部作品长河(最期待影视化的作品)(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