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爸、宝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自己要出门上班,或者是出差、出远门了,年幼的孩子一边哭闹,一边拉着父母,不愿意让父母走;

孩子要去上幼儿园了,到了校门口却大哭不止,死活不愿意与父母分开,最终还得靠老师把孩子抱进去。

这属于正常的情感反应,年幼孩子离开父母时出现分离焦虑,这也是他们表达对父母依恋、不舍的方式。大部分孩子适应几天后,分离焦虑会明显减弱,逐步消失。

但是,有些孩子在父母离开后,情绪仍然崩溃,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无论身边人怎么安慰,都很难停止下来;

还有些孩子上幼儿园都1个月了,早上上学还是哭得声嘶力竭,更严重的可能都到了小学,上学时还是忍不住哭着想妈妈。

这些孩子很可能已经罹患了分离焦虑障碍,同时也意味着,父母很可能对孩子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父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而且,这些孩子还可能因出现分离焦虑障碍而在校园中遭受新的心理创伤。比如,孩子会经常在幼儿园里哭泣,老师们失去耐心后,很可能会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而同学们也可能会嘲笑孩子爱哭,是个“妈宝男”/"妈宝女”,并联合起来孤立他们。

怎么帮助孩子远离开学前的焦虑(孩子不愿意离开父母)(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是开学季,正是分离焦虑障碍的高发期,我们拍了一期科普视频,希望父母们掌握科学知识,理性地应对,避免孩子演变成更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

点击浏览:孩子不想离开父母去上学,还一直哭闹?可能得了分离焦虑障碍

视频里已经提供了一些具体化建议,以下再补充几点:

第一,父母在与孩子分开后,可以利用手机与孩子保持联系,减轻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比如,父母出差在外时,可以与孩子约好每天的某个时间段与孩子进行视频聊天,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还能够令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而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也可以放一张自己的照片在孩子书包,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直陪伴着你”,令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

父母最好与幼儿园、小学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孩子出现较严重的分离焦虑时,父母可以通过老师的手机与孩子沟通,缓解孩子的焦虑;

另一方面,老师考虑孩子的父母通情达理,也会更加包容孩子的情绪,避免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第二,当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有所缓解时,比如去幼儿园不再哭泣了,也不再拦着父母出门了,父母要及时给孩子一个具体化的肯定,并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肯定。

比如父母可以说,“宝宝今天去上学不再哭泣,真是个勇敢、独立的好孩子!我觉得你可以给自己一个肯定,我变得勇敢独立,我真棒!”等等。孩子在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后,内心会愉悦、开心,更容易成功克服分离焦虑,内心产生自信感。

总而言之,当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情绪,甚至是分离焦虑障碍时,父母一定要理性、科学地应对,否则这很可能埋下隐患,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了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

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害怕被抛弃,这很可能是由分离焦虑障碍演变而来的。

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有些父母准备外出工作的时候,孩子总是哭闹,为了哄骗孩子,父母很可能会说:“我去去就回,很快就回来了。”结果孩子信以为真,一直盼着父母回来,却总是等不到父母,也无法联系父母,很可能会产生被父母抛弃的感觉,非常失落、恐惧。

怎么帮助孩子远离开学前的焦虑(孩子不愿意离开父母)(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这样的事情一次次地发生,孩子与父母很容易产生巨大隔阂,亲子关系十分疏离,罹患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风险还很高,当信任的朋友、老师离开他们时,他们很容易陷入“被抛弃感”。而且,他们因为害怕被抛弃,很容易对身边的同学付诸太多的情感,掏心掏肺地对待他们,可一旦同学背叛、远离自己,他们就会受到极大的心理伤害。

现在越来越多父母对“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疾病知识感兴趣,后续我们会继续撰写文章,欢迎关注。#精神心理# #情感点评大赏# #分离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