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情报玛塔·哈丽照旧在巴黎寓所举行宴会,听到来宾们聊起战争,她像一朵娇艳的罂粟花轻轻颤抖,喇响地说,她害怕这场战争来宾们纷纷安慰她,说法国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世界十大间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世界十大间谍(世界谍战和著名间谍大揭秘)

世界十大间谍

智取情报

玛塔·哈丽照旧在巴黎寓所举行宴会,听到来宾们聊起战争,她像一朵娇艳的罂粟花轻轻颤抖,喇响地说,她害怕这场战争。来宾们纷纷安慰她,说法国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这时,隐藏在英法联军内部的德国间谍得知有一份英国19型坦克设计图藏在法国统帅部高级机要官摩尔根将军家的绝密金库里。玛塔·嗆丽接到命令,要尽快获取该图纸。

哈丽为此筹办了一次家庭舞会,名义上是为她的老情人法军海军部长庆贺生日,实际上是为了邀请摩尔根参加。当天晚上,哈丽浓妆艳抹,打扮得格外撩人。舞会开始后,她先与几位以前认识的将军跳了几曲,然后与初次见面的摩尔根跳了一曲。摩尔根搂着这位风靡一时的巴黎美女,有点儿魂不守舍。舞会结束后,他日夜思念玛塔·哈丽,希望能与她进一步发展。

不久后的一天晚上,他邀请哈丽到自己家中。哈丽觉得天气很热,就脱掉外套。摩尔根凝视着用轻纱裹着的美妙的身体,禁不住把她搂在怀里狂热地亲吻,随后把她带进自己的卧室。一夜销魂之后,他们便同居了。哈丽大大方方地当起了家庭主妇,每天利用收拾房间的机会寻找金库,但是一无所获。她趁谈情说话的时候套问金库的信息,然而老奸巨猾的摩尔根却守口如瓶。

一天,她收拾书房的时候无意中触碰到墙壁上一张巨幅油画,发现后面是空的。她兴奋起来,掀开油画,密室果然就在油画后面,密室门上有一个密码锁,号码拨盘上有0~9的数字。她到处寻找记录本,希望能发现密码,结果毫无头绪。她把这件事回报柏林。柏林方面来电:据可靠消息,该库密码为6位数字,你务必在24小时内将情报送出,不得有误!

当夜,她在摩尔根酒杯中放了大量安眠药,老家伙睡着后,她溜进书房尝试打开密码锁。但是,尝试了很多次,都一一碰壁。两个小时过去,已经到

午夜时分了,她感到精疲力竭,手指麻木,肩膀酸痛。正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忽然看到墙上有一个老式挂钟,天都快亮了,怎么指针停在9点35分15秒?哦,想起来了一这是一个坏的挂钟。既然挂钟坏了,为什么还挂在这儿?哈丽眼睛一亮,这个坏的挂钟与富丽堂皇的家具装潢极不相称。摩尔根老了,记性不好,他很可能把密码巧妙地放在金库周围。9点35分15秒不就是93515吗?不对,还差一位。玛塔·哈丽盯着挂钟苦苦思索。她猛然想到摩尔根经常在晚上反锁上书房的门,他很可能在这时存取文件。晚上9点不就是21点?她兴奋地快步走到密室门前,用颤抖的手拨出六位数213515,“咔哒”声,锁开了!玛塔·哈丽迅速找到英19型坦克的资料,用微型照相机拍下来,然后把文件放回,重新锁上金库,迅速走出书房。她刚拐过走廊,女仆就从旁屋进入书房了。

后来,213515成了间谍史上的一个传奇数字。玛塔·哈丽的这种急中生智,被称为“哈氏急智”。不少间谍书籍都将“哈氏急智”列为重要间谍技巧。

法德双面间谍

“汉普郡号”巡洋舰沉没事件非同小可,协约国组织人马进行调查。从同盟国内部情报员送来的情报来看,德军掌握了“汉普郡号”行程的确切日期德军如何得到情报的呢?有人在“汉普郡号”出发前,曾看到哈里斯上尉和巴黎当红舞星玛塔·哈丽在一起。这条消息马上引起法国反间谍组织注意,立即对玛塔·哈丽展开调查。

法国反间谍组织注意到,玛塔·哈丽交往的情人非富即贵,从外交部长到德国皇储,都是位高权重的人。上尉哈里斯虽然年轻英俊,但是怎么会得到玛塔·哈丽的青睐呢?法国情报机关通过宾馆的侍者得知玛塔·哈丽确实曾与哈里斯共度良宵。

法国情报机关进一步调查玛塔·哈丽的底细,发现与她交往的官员,近半数有重大泄密嫌疑。玛塔·哈丽被秘密监视起来。她每个月定期到巴黎去一两次,每次她都去拜访荷兰、瑞典和西班牙驻法国大使。拦截搜查三国大使的邮件之后,他们发现每位外交大使的公文包里都有几封发往国外的信件。不过信中并没有加密的情报,都是日常琐事。法国情报机关不敢对她贸然下手,毕竟她的情人都是军界和政界的实力人物。没有足够的证据,只会打草惊蛇,但是任由玛塔·哈丽出入达官贵人之间,难免还会有泄密事件。情报局最终决定将她驱逐出境。

玛塔·哈丽被驱逐出法国,然而没过多久,德国间谍冯·克拉马给她安排了一项任务:去维塔弄清法军的战略计划。哈丽觉得为难。

冯·克拉马说:“夫人,你去维塔的理由非常充分。马斯洛夫不是你的朋友吗?他受伤了,住在维塔的疗养院。

“什么?负伤?严重吗?”玛塔·哈丽着急了,马斯洛夫是法军第一军团的军官,是唯一一个让玛塔·哈丽不为金钱等好处而与之相好的男人。女间谍不该有感情,但是玛塔·哈丽却爱上了他,德国间谍机关恰恰利用这一点来控制她。为了去看情人,她痛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1919年6月,玛塔·哈丽为了得到去维塔的通行证,找到法国情报局的头头之一杜拉·劳德克斯上尉。上尉痛快地给了她通行证,同时暗中派人监视她的一举一动。玛塔·哈丽找到情人马斯洛夫,度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暗中盯梢的人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他们没有注意到,在玛塔·哈丽离开维塔的前一天,她和马斯洛夫在餐厅用餐。她看完合页式菜单后很随意得合上递给侍者,一张小纸片已经被送出。根据玛塔·哈丽的情报,德军修改作战计划,从单纯依靠步兵和炮兵,到发展新式武器—轰炸机。

回到巴黎之后,玛塔·哈丽难以忍受离别之苦,她多么想回到马斯洛夫身边啊!为了见情人,她再次找到杜拉上尉,希望能得到一个特别许可证。杜拉上尉说:“夫人,既然你这么喜欢他,为什么不嫁给他呢?”玛塔·哈丽说“嫁给他需要钱啊。马斯洛夫是贵族出身,我嫁给他不需要嫁妆吗?”深受金钱困扰的玛塔·哈丽突然想到,既然自己把法国的情报出卖给德国人,为什么不能把德国的情报卖给法国人呢?她主动告诉杜拉上尉,德国潜艇早就开始运送武器到摩洛哥马赫迪亚港,为什么盟军不去拦截呢?她甚至提出,以自己的交际能力去说服德国著名干将比辛克将军,让他向法国投降。她的建议一个比个诱人,杜拉上尉同意给她一笔经费和一个联络员的名字,派她去被德军占领的比利时。同时,他也派出了间谍监视玛塔·哈丽。

不久,玛塔·哈丽就引诱了一名德军上校,并从他口中得到重要情报,随后将情报传递到法国情报部门。德军因此蒙受重大损失,严惩了那名泄密上校,并顺藤摸瓜怀疑到与他有染的玛塔·哈丽身上。

香消玉殒

1916年年底,战争接近尾声,协约国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玛塔哈丽继续自己的双面间谍生涯。她一边与法国情报官相谈甚欢,一边与德国情报官打得火热。她以为自己瞒过了双方,却不知道双方都已经不再信任她了,并都在暗中监视她。法国当局已经知道哈丽是一个双面间谍,决定逮捕她。德国也开始厌烦她,决定放弃玛塔·哈丽这颗棋子玛塔·哈丽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她很快成了德国情报机关驻马德里的负责人冯·卡勒的情人。然而,这位谨慎的德国人只谈风月,不谈工作。她在死缠烂打之下,终于得知一项德军进攻摩洛哥对非洲作战计划。她把这个情报告诉法国上校丹维纽,上校表面上对她大加赞赏,暗地里透露“摩洛哥计划”泄密来自驻马德里大使馆的某位官员的情妇。

冯·卡勒意识到自身的危险,用电报借刀杀人,使玛塔·哈丽送了命。他明知德国的密码电报能够被法国截获破译,仍向柏林发了电报:“H-21急需金钱和新的指示。”两天后,柏林回电:“应指令H-21立即返回法国,在巴黎德斯科银行领取经费1.5万法郎,继续完成前任务。”

玛塔·哈丽重回巴黎必定危险重重,她以为自己乔装打扮一下,法国人就不会注意到,即使出了事,法国还有那么多老朋友呢。她哪知道,两封电报都已经被法国截获并破译,巴黎警察布下了天罗地网正等着她呢。

1917年1月2日,玛塔·哈丽回到巴黎,她先去找丹维纽上校寻求保护丹维纽让她去找杜拉上尉。杜拉上尉老奸巨猾地满口承诺有事可以找他,临别时却说:“你的将来在你自己手中。”玛塔·哈丽想找自己的旧情人情人马斯洛

夫,然而马斯洛夫已经受到上级的严重警告:如果想保住自己的前途,就与这个女人断绝关系。

孤立无援的玛塔·哈丽只好求助自己的同胞荷兰大使馆,但是她得到的仍个女人断绝关系。是漫无边际的搪塞。玛塔·哈丽在惊恐中等待未知的命运。1917年2月13日,玛塔·哈丽在爱丽舍饭店被捕,然后被拘禁在圣拉扎尔监狱。监狱中的玛塔·哈丽已经风光不再,这时的法国报纸把她贬得一文不值,说她是“年老色衰,其貌不扬。”

1917年7月24日,玛塔·哈丽因叛国罪受到审讯。法庭强调,她长期从衰,其貌不扬的女人事服务于德国的间谍活动,导致17艘协约国船只被击沉,5万多法国士兵阵亡。玛塔·哈丽向敌人出卖英法军队的情报,导致“汉普郡号”巡洋舰被德军击沉,海军司令吉青纳勋爵遇难,此外,她还出卖了6名法国间谍。

玛塔·哈丽拒绝承认自己是间谍,她徒劳地争辩:“我只是一个情妇个高级妓女,仅此而已,但绝不是什么间谍!永远不是!”

审判官:“我们从你的寓所搜到一张1.5万西班牙银币支票,这是德国人为你提供的活动经费。这笔汇款是寄给‘H-21’的,这是一个德国间谍的代号,也就是说,这是你的代号。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玛塔·哈丽:“我确实接受了那笔钱,但是那只是一笔‘情债’,是我无数个晚上献身后应该得到的报酬,给我这笔钱的德国间谍头子卡纳里斯是我的情人。我并不是什么“H-21。我要再次提醒法庭,我不是法国人,我有权利和任何取悦我的人培养感情。”

法国军方拿出从玛塔·哈丽寓所搜查出来的一小瓶药水:“这不是你的密写药水吗俊?“不,那是我的消毒药水。”玛塔·哈丽绝望了。她提出有利于自己的事实:“我在马德里认识了冯·卡勒,不也向法国提供了德国要向摩洛哥派兵的情报吗?

审讯的结果是,玛塔·哈丽为法国工作之前就曾长期为德国工作,她交给德国的情报是最新的准确的,给法国军队造成严重损失,而交给法国的却是过时的,没有什么价值。法国军方将玛塔·哈丽定为超级间谍,军事法庭判她死刑。她平静地听完判决,并没有感到紧张和害怕,因为她根本不相信自己会去面对行刑队的枪口,她有自己的想法:“法国政府不是男人组成的吗?男人怎么舍得把自己这么一个绝色美女杀死呢?

据报道,玛塔·哈丽以自己不是法国人为由,上诉法国总统,请求免除死刑。荷兰首相也在国民要求赦免死刑的请愿书上盖章并经由女王交给法国政府。

行刑前夕,一位医生和一位修女被派到牢房与哈丽作伴,目的是预防哈丽自杀。修女对哈丽说:“让我们也看一下你的舞蹈,如何?”哈丽微笑着点点头,缓缓地脱去衣服,在牢房中舞了起来。

1917年10月15日,凌晨4点,她在睡梦中被叫醒,得知法国总统驳回了她的赦免申请,最后的希望破灭了。“这不可能!”她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但很快,她向修女保证:“我将面不改色地面对死亡!”

她自言自语地评论道:“在黎明处决犯人有些不正常,在印度处决犯人都是在中午,我喜欢饱餐一顿后再面对死亡。”她对长官说:“请您回避一下,我要换衣服。请给我找一双漂亮的鞋,我总是注重穿着打扮的。

玛塔·哈丽仔细地梳理了头发,化了淡妆,换上一件较好的衣服。长官问她最后还想说点儿什么,她交给他一大叠写给朋友的道别信,所有的人都是男人。

在通过监狱的走廊时,她使劲从看守的手中挣脱出来:“我不是一个贼,用不着这样对我!”长官同意让她独自行走。她看到天花板上有一个喷嘴,用力一跳,摸到了它,然后俏皮地对修女说:“我敢打赌,你摸不到它,小修女,你个儿头矮了些。”走出监狱,她看到外面守候着一大群人,人们都想看看这位红极一时的女舞星被执行枪决。“呵,这么多人啊!”她惊叹道,“真是太热闹了!”

在她走过人生尽头的最后几步时,依旧谈笑风生。来到行刑的位置,12位行刑的士兵已经排成一排,瞄准了玛塔·哈丽,准备射击。一个士兵想给她戴上眼罩,她微笑着拒绝了,也不让行刑者把她绑在木桩上。排枪射击的闷响打破了秋天黎明的宁静。美艳绝伦的舞女、人间少见的女间谍,玛塔·哈丽与这个曾让她恣意狂欢的世界告别了。面对死亡时,这位41岁的女人脸上没有丝毫慌张,她挺直了胸脯从容面对呼啸而来的12颗子弹。在紫色的硝烟中,玛塔·哈丽缓缓地俯下身去,就如同她听到掌声响起在轻轻地俯身谢幕。不过这次谢幕与以往不同的是,她再也没有直起身。这位性感的社交明星、巴黎人的宠儿在刑场上香消玉殒了。

她的尸体并没有被安静地掩埋,而是被人们解剖、观赏、研究、评论名医学院的学生利用她的尸体做了阑尾切除手术实习。学生发现,哈丽只被4颗子弹打中。8年后,一名行刑士兵承认,他开枪的时候没有对准玛塔哈丽。

玛塔·哈丽被处决后,有关她的死的传言很多。传闻说玛塔·哈丽没有死,她的一位有权势的情人给她找了一个替身。另有传闻说玛塔·哈丽企图以自己的肉体迷惑行刑的指挥官,让他暗示自己的11个手下放空枪,她可以躺在埋入泥土很浅且透气较好的棺木当中,然后再让“盗墓的人”及时发现,那么她就能够活命了。当然,这些都是虚假的谣传,是浪漫的法国人杜撰的故事。玛塔·哈丽被处决了,她被多方所利用,又最终被多方所抛弃。从某一角度来讲,玛塔·哈丽也是战争的牺牲品。

玛塔·哈丽曾在临刑前给她在巴塔维亚的女儿写下一封信,告诫她的女儿长大后不要追求荣华富贵,平平淡淡就是真正的幸福。然而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她的女儿班达小姐长大后“女承母业”,被美国招募为间谍,并于1950年死于非命。

玛塔·哈丽死后,她的头颅一直保存在巴黎阿纳托密博物馆,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后,仍保持生前的红唇秀发,栩栩如生。2000年,玛塔·哈丽的头颅不翼而飞,据说是被她的崇拜者盗走了。

1996年,荷兰政府为玛塔·哈丽彻底平反昭雪,不仅给她恢复了名誉,还在其家乡为她修建了纪念堂。这位曾遭人唾弃的色情间谍,成了荷兰人心目中美的化身。她的照片被制成明信片,俨然就是一副女神的形象。

玛塔·哈丽的间谍生涯一直被人们谈论,很多人对她进行专门研究。一些研究者将她的故事写成专著,她的生平多次被搬上银幕,美国著名影星葛丽泰,嘉宝还扮演过玛塔哈丽。她的名声并没有随着岁月而消磨,反而被世人捧为古往今来最著名的间谍之一。她的绝世美貌和旷世传奇让人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