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岭南处处是春天,广东“新春第一会”动员全省上下快速投入高质量发展。开局就奔跑、起步就冲刺,清远以“四个狠抓”的扎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步步为赢,在新征程上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进一步展现清远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跑出全力拼经济的精气神,南方 清远频道推出系列述评,敬请垂注。

“我们在家待得太久了,特地来清远看下山水,这里不仅风光好,吃得也很好。”珠三角游客对清远山水赞不绝口。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清远旅游业捷报频传,累计接待游客数约150万人次,旅游收入11.11亿元,同比增长逾三成,探亲游、乡村游、休闲游、温泉游等成为出游热点。

游客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赏美景、泡温泉、住民宿、吃美食,其乐融融。清远绿美生态带动了乡村“绿美经济”的发展。

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清远 绘就绿色发展底色(1)

作为全省重要生态屏障,清远全市森林总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指标居全省前列。曾亮超 摄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作为全省重要生态屏障,清远全市森林总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指标居全省前列。

狠抓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为清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清远将做好“扩绿治绿、护绿管绿、活绿用绿”文章,以绿美清远筑牢粤北生态屏障,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清远 绘就绿色发展底色(2)

2022年,清远全市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19.554万亩,完成任务的101.1%。全市实际参加义务植树总人数230.58万人,义务植树尽责率93%,义务植树折算总株数787.61万株,人均完成植树3.4株。已落实3个绿美古树乡村和2个红色乡村建设工程,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完成29个。

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清远 绘就绿色发展底色(3)

清远已累计建成41个“口袋公园”,建设面积约7.8万平方米,不仅刷新了城市的“颜值”,也成了市民就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曾亮超 摄

截至目前,清远已累计建成41个“口袋公园”,建设面积约7.8万平方米,实现“开窗见绿、推门入园、转角遇景”,不仅刷新了城市的“颜值”,也成了市民就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数据背后彰显清远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号角吹响。2022年12中旬,清远召开专题会议,谋划部署推进绿美清远生态建设工作。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清远市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清远生态建设的意见》,并将大力推进绿美清远生态建设、筑牢粤北生态屏障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市委2023年度“十大行动方案”。

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为抓手,清远将立足实际,坚持做“加法”、见缝插绿,做到点、线、面结合,大力优化林分、改善林相,全域推进绿化美化提质增效,不断扩大清远“绿色版图”。目标是到2027年底,力争完成林分优化提升90万亩,完成森林抚育提升120万亩。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接下来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多措并举促增绿。清远将聚焦重点任务,因地制宜推进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持续提升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五边”绿化美化品质,深入开展“四旁”植绿活动,提升绿道、碧道、古驿道森林景观,严格保护古树名木,打造城乡协同的美丽家园。

建设国家储备林。目前,清远市首个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已完成与6家市属国有林场的签约,将加快转变全市国有林场的林业发展方式,有效巩固全市国有林场的改革成果,使其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生态功能更加显著。

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清远 绘就绿色发展底色(4)

当好生态卫士,守护青山绿水,实现山清水秀,是清远新时代林业人的“第一使命”。

2021年林长制考评清远被评为六个优秀单位之一。2022年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被省授予“2022年广东省林长绿美园”称号。佛冈县水头镇积极探索林长制“三网三员三资整合”模式;清新区、英德市、佛冈县等县(市、区)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工作机制等创新做法获媒体关注。

每一片林、每一片绿地都有责任人,每个责任人都有自己的“责任田”。从“建章立制”到“推深做实”,清远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林长组织体系,厘清了各级林长职责责任,发挥“一长三员”的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优势,通过执法员、监管员、护林员巡护网格化管理提高“管林”质量效率,高质量实现“林长治”。

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均已设立各级林长及划定了林长责任区域,全市已设立四级林长5483名,落实基层执法员818名、基层监管员1448名,聘用护林员5225名,初步形成“统筹在省、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镇、管理在村”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

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清远 绘就绿色发展底色(5)

清远将落实古树名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实现古树名木保险全覆盖,对树龄在80—100年的老树进行普查,作为古树后备资源建档管理。图为清远阳山秤架古树公园。曾亮超 摄

在严格落实林长制同时,清远将落实古树名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实现古树名木保险全覆盖,对树龄在80—100年的老树进行普查,作为古树后备资源建档管理。精细保护现有3977株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环境,对濒危的古树名木及时抢救复壮,加强古树群落管理,让古树与山水、植物和谐共处,传承古树文化、延续古树乡愁。2022年,清远阳山秤架古树群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

三分植,七分管。为了巩固增绿、护绿工作成效,全市林业部门科学有序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抓紧抓实森林防火,持续开展森林督查、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地等执法专项行动,重拳打击各类乱砍滥伐、无证采伐、超证采伐等违法行为,保护森林资源动态平衡。加强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以南岭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清远 绘就绿色发展底色(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清远将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森林城市创建、湿地建设、林下经济发展等工作相结合,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引导全市人民共同培育森林资源,不断提升植绿护绿成效,实现全市“林分”与“林相”双优化、森林“颜值”与“价值”双提升。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发展油茶、竹子、中草药、经济林果等特色林业产业,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创建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独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打造林业产业集群,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

积极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推进阳山秤架入口社区、连州潭岭入口社区项目建设。2022年3月,英德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南岭国家公园项目联动发展工作推进会,明确以创建南岭国家公园为契机,结合当前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打造粤北生态保护先行地,并辐射带动横石塘、石牯塘、英红、沙口、波罗等五镇乃至全市乡村振兴发展。

清远还将依托森林生态景观资源,建设一批设施齐备、产品丰富、管理有序、服务优良的森林康养基地,活化利用丰富森林资源、湿地等自然资源,建设一批高品质的自然教育基地。积极培育新型特色林业经营主体,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林场带动林农共同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计划到2025年,争取实现林业产业产值500亿元目标。

相关

“十大行动方案”三载接力,时间刻度标注发展高度丨透视清远高质量发展①

广清一体化启新程,重大平台为融湾先行提速丨透视清远高质量发展②

农业“进阶”,打造“五大百亿”产业丨透视清远高质量发展③

【策划】达海军

【统筹】刘秋宜

【记者】黄剑琴

【作者】 黄剑琴;曾亮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