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的完整技术有哪几部分(李景宽跳高的启示)(1)

少年时,我特别喜欢跳高,两根立杆插两端,一根竹竿横面前,远远助跑,临近起跳,身轻如燕,掠过横杆,那种愉悦妙不可言。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起跳不成功,身体将横杆刮掉了。这种状况往往是又将横杆抬一点,就这一点,要想飞跃过去,就得付出许多汗水。

有个顽皮的孩子经常趁我没注意,偷偷地将横杆的标尺抬高了一点。我按照我调的高度经过努力本可以跳过去,却跳不过去,当我非常沮丧的时候,他总是想方设法安慰我,不是给我递过一瓶汽水,就是给我一根水萝卜,或是一根冰棍。后来我发现是他做了手脚,举起拳头时,他便笑嘻嘻地喊饶命。当然,我的拳头是不会砸向他的。他为了“赎过”,要把横杆往下降,降到我轻而易举就能跳过去的高度。我制止了他。他挠挠头,不解的样子,吞吞吐吐地说:这样子……你就能……跳过了……贼好玩!我说,那就不好玩了。他又挠挠头,一脸不解的样子。

如今想起这件事,非常后悔,那时我的嘴拙,没能说清楚这样训练的意义。平时训练,总把横杆架得高出自己记录的一点点,这样会产生挑战自我的兴趣与刺激,会逼着自己把起跳力运用到能力的极致。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找到失利的原因,然后加以修正,屡败屡战,最后,才会跨越成功。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有不断地刺激它,开发它,压榨它,它才能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奇迹。这里,人的意志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意志的强弱决定了你目标能否达到。其实,人生的目标也是如此,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抑或生活,在你能力的标尺点上再加高一点,这样,你生命的动力会更强,潜能就会超自然地发挥,就会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当年,那个顽皮的孩子把标尺提升得过高,使我无法达到,被我发现发后,他又要把标尺降得过低,这都不可取。过高,总也达不到,会产生挫败感,进而丧志;过低,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会沾沾自喜,进而懒惰。只有适当,才能循序渐进,调动潜能,达到既定的目标。那个顽皮的孩子啊,你后来明白这个道理了吗?

作者简介: 李景宽,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编剧,创作舞台剧、广播剧、影视剧百余部,荣获国家、省级奖励六十余项。其中,荣获两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八部广播剧获中国广播剧奖等一等奖,还有一部还获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话剧《夕照》辽艺首演,著名表演大师李默然先生将它作为个人告别话剧舞台封箱戏领衔主演,演遍大江南北。创作电视剧《庄稼院里的年轻人》《樱桃》《哈尔滨星火》、电影《哑探》《好人好官》《金沟情仇记》《小鹤飞飞》等,出版长篇传记《我心空的星》、理论专著《小品编剧理论是技巧》、《V电影V广播剧V戏剧编剧技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