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云南纳西古乐与东巴文化

云南丽江纳西东巴文化(云南纳西古乐与东巴文化)(1)

纳西古乐会

云南丽江纳西东巴文化(云南纳西古乐与东巴文化)(2)

古韵悠扬

说实话我知道丽江,是因为多年前看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介绍宣科如何发掘纳西古乐开始的。

尽管我对音律并不十分喜好和知晓,但还是决定去看一看这个使我知道了丽江的纳西古乐。

记得小时候,妈妈说我唱歌是:左喉咙,黄腔黄调。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长大后才知道是音色不好。可后来,这种走调、沙哑、嘶声竭力的声音却很吃香,曾一度占踞着演出舞台,所以说世事无常态。

浪淘沙

云南丽江纳西东巴文化(云南纳西古乐与东巴文化)(3)

东巴文字

东巴文化包括东巴文字和东巴教。东巴文字是象形文字,用来书写东巴经文。东巴教是纳西族的多神教。纳西人是由古羌人演变而来,因此,东巴经文有一些字是借用藏文字母的。

其实在民间,尤其是土司一类的贵族,官方通用的是汉语汉字。

东巴文化只能作为博物馆的记忆。

云南丽江纳西东巴文化(云南纳西古乐与东巴文化)(4)

东巴经师

木天王府

云南丽江纳西东巴文化(云南纳西古乐与东巴文化)(5)

鸟瞰木府

云南丽江纳西东巴文化(云南纳西古乐与东巴文化)(6)

正门石坊

木天王府是原丽江土司木氏的府第。府第的一道大门称关门口,二道大门“天雨流芳”坊,三道大门为正门。原府第从清朝以来逐渐衰败,尤其在文革中,绝大部分被毁。现在的木府是96年丽江大地震后重建的。

木府建于元朝,兴于明朝,败于清朝。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攻入昆明。丽江阿甲阿得率众归附有功,后又率土兵随傅友德相继攻克元朝所据的佛光寨,北胜州,关铁桥等处,立有战功,得以进京觐见。明太祖“嘉其伟绩”,授诰命一道,任其为丽江府世袭土官知府,中顺大夫。并赐金花钞贯,彩缎表里衣冠,镌有“诚心报国”四字金花带一束。

传说朝觐时,朱元璋问阿甲阿得想要什么姓,阿得直率地说:我归顺朱家,就跟皇上一样,姓朱吧。旁边的官员忙使眼色,阿得急忙改口:请皇上恩赐。朱元璋微微一笑:你的心意我明白,从朱字分出一个“木”,表明你是朱家的骨干;“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字,表明你是朱家的人。就赐你“木”姓吧。阿得忙叩头谢恩。

纳西人从此有了第一个汉姓。明代木氏自木得起至明末清初的木懿,共十四代。木姓为贵族专有,百姓则在木字上加一顶草帽,背上加一个筐,即“和”。所以,丽江有官姓“木”,民姓“和”的说法。

明朝给予木土司很大的支持,到明末第十三代土司木增时,木府的建筑规模已相当雄伟;主体建筑有仪门、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三清殿、配殿、过街楼、阁楼、家院等等,依序排列在中轴线上和两侧,气势恢宏。

此时的丽江已是最繁荣和最强大的时期。木增也受到当地官民的拥戴和尊崇。

但此时,却是明朝将亡,木增不愿降清,决计出家修行。他说:我因附明而强,今明将亡,一臣不事二主,我不能背明降清。这是一个纳西人的气节,人们应该记住他。

民间传说:木增后来得道成仙,是从木府三清观一株松树上升天的。为了不让别人从这棵树上走,一天打雷,把树顶打断了,从此,这株松树顶就朝下长了。

我们在三清观还真看见了这株顶向下生长的松树。

传说木增升天时曾告诉百姓:当雪山崩塌,金沙断流时,我就会现身。300多年过去了,果然,1996年丽江大地震,雪山崩塌,阻断了金沙江,木增的谒言应验了。地震后,政府重修了我们今天见到的木天王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