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 传:1.chuán1)《汉语大辞典》(第3卷第15368页):“用语言来传播如:传授、传递、传输、传统、言传身教用例:〔战国〕《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不可以言传也”〔清〕蒲松齡《聊齋志异•恒娘》:“因所好而投之,此非可以言傳者”2)陕西方言,说话程瑛在《陕西方言词典》(第713页)称:“言传:陕西关中方言,意思是‘说话’‘言语’‘吭声’‘言传’方言读‘nián chuán’”,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措辞一定要妥当原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措辞一定要妥当原文(言传应是规范词)

措辞一定要妥当原文

言传 传:1.chuán。1)《汉语大辞典》(第3卷第15368页):“用语言来传播。如:传授、传递、传输、传统、言传身教。用例:〔战国〕《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不可以言传也。”〔清〕蒲松齡《聊齋志异•恒娘》:“因所好而投之,此非可以言傳者。”2)陕西方言,说话。程瑛在《陕西方言词典》(第713页)称:“言传:陕西关中方言,意思是‘说话’‘言语’‘吭声’。‘言传’方言读‘nián chuán’。”

旧亦作“言喘”。《汉语大辞典》(第3卷第15367页)称,言喘,犹吭声、吭气。用例如:《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说那皮狐常是盗人家的钱物,人不敢言喘。”〔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百姓莫敢言喘,放翁恶得形诸篇翰以自取戾乎?”贾平凹茅盾文学奖获奖的长篇小说《秦腔》(第322页),写道“这个年咱们美美的过。金莲近去两个耳语了几句。 白雪就不言喘了。”有学者撰文指出此为误例,其实(旧时不为错),今天应视为不规范用例。但是,文中的“美美的过”的“的”,应是“地”。喘:chuǎn。急促地呼吸气,如:喘气、喘息、苟延残喘。

一说作“言川”。程瑛在《陕西方言词典》(第713页)称:“言川:陕西关中方言音‘年传nián chuán’,义为‘说话’。举例:‘有话少说,不要言川’。出自〔北宋〕黄庭坚《五祖演禅师真赞》:‘谁言川藞(lǎ)䕢(zhǎ)具相三十二’。”

“言喘”“言川”虽然都有出处,有用例,但在现代汉语实践,尤其是陕西官方与所有媒体均使用“言传”。“言喘”的“喘”还有一个“口”字,多少还沾一点边,可作为“言传”的异形词。而“言川”从词性上说,八竿子打不上(黄庭坚当时使用此词,也许就是笔下之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