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九几年的时候,我家是村里的养牛大户,有九头母牛,三头公牛,因为人口众多。牛棚和马棚是在一起的,只是中间用木栏隔开。

随笔故乡(故乡随笔放牛)(1)

每当放牛的时候,村里都是到点相约集合,你在这头拦住,我在那边挡住,让牛一起往目的地走去。因为牛太多,所以每次放牛都要两个人以上才行。特别是到了农村种农作物的时候,人手不够的话,牛就会胡乱走到别人家的地里,糟蹋或者啃食农作物。

放牛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把牛赶到山头,让它们进山吃草,大帮小伙伴就可以自己一起去玩。有的在小溪边抓鱼吃;有的拿着弹弓打鸟;有的找野果子;有的去偷拿别人家的玉米来烤;有的在草丛里找蚂蚱和蛇;有的跟着牛到山里寻马蜂......玩得不亦乐乎。

当听不见牛的铃铛声,或者到了傍晚,准备回家了,大家伙儿才成群结队沿着牛的脚印足迹和牛的铃铛声,往山里找。等都找到自家的牛,又一起骑牛回家。

随笔故乡(故乡随笔放牛)(2)

有时候牛是不听话的。总会有个别的四处游走,翻山越岭到别的村去找其他牛玩。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回到家总是免不了被大人们训一顿,然后再出发找牛。那时是没有通公路和水电的,更不用说手机这后生物。因此都是要走好久好久的小路到附近村落询问有没有看到牛。

以前牛的作用很大。吃点草,就能犁田耕地、驼拉东西、出行载人。但那时小偷也是特别多。三三两两的,专门偷没看好的牛,更猖獗的是,有些小偷大半夜趁着主人家睡觉了,胆大包天,偷偷摸摸到牛棚里,直接把牛牵走。有很多,就是因为睡得太死,第二天醒来,就只能看着空荡荡的牛棚大骂小偷了,被偷去的牛,基本上都是老虎偷猪,有去无回。所以每家每户养狗看家护院是必备技能。

随笔故乡(故乡随笔放牛)(3)

牛可以骑在背上,也可以两脚放在牛角根部,反向抓背,不过这需要胆量和一定的经验技术加成,不然牛奔跑的时候,不小心就会摔下来。遇到新的没有被骑过的牛,需要反复多次的试探、实验,有时候要付出伤残代价,它们才会给你骑,驯服了才能为你所用,比起马儿,更难驯服。

随笔故乡(故乡随笔放牛)(4)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家里也不再养牛了。首先,是养牛的成本太高,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放牛,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精力;其次,生活方式的转变,不再种植农作物,且养牛获益周期长,付出与收获的不成正比。

随笔故乡(故乡随笔放牛)(5)

好久没有见到过牛了,却也吃了更多的牛肉......

随笔故乡(故乡随笔放牛)(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