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静是前微软上海Xbox ATG软件工程师,微信公众号“ 黑客与画家 ” (HackerAndPainter),知乎专栏地址。欢迎各位童鞋与他交流探讨。

这篇文章中我整理了市面上常见的深度摄像头、优缺点及使用场景。

Microsoft Kinect

Kinect 一代的问世是具有历史意义,自此深度摄像头进入了普通消费者的视野。它本是微软 Xbox 360 游戏机的一个外设,微软并没有提供 PC 上的驱动和开发环境。怎想到,销售没多久便遭到(褒义的)黑客破解,它不仅在 Windows 上运行,还可以在 OS X 和 Linux 上运行。微软没有禁止破解的行为,反而顺势而为推出了官方的 Kinect SDK,一时传为佳话。

微软arc touch评测(市售体感设备横评)(1)

优点:

缺点:

致命缺点:

使用场景:

Microsoft Kinect One

微软arc touch评测(市售体感设备横评)(2)

二代是随着 Xbox One 出现的,二代又叫做 Kinect One,最初和游戏主机是捆绑销售的。相比一代,增强了不少功能,因为苛刻的软硬件需求,也引起一些不便。

优点:

缺点:

微软arc touch评测(市售体感设备横评)(3)

致命缺点:

使用场景:

Intel / Creative / SoftKinetic

微软arc touch评测(市售体感设备横评)(4)

Intel 2013 年搞了个感知计算大赛,Intel 提供了 Perceptual Computing 体感开发包 配上 Creative Senz3D 传感器。这个 Senz3D 设备表面上看是 Creative 制造的,其实从里到外都是 Soft Kinetic 的。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 Soft Kinetic,这是一家比利时的深度传感器技术公司,它的产品有三种:

微软arc touch评测(市售体感设备横评)(5)

优点:

缺点:

致命缺点:

使用场景:

Leap Motion

微软arc touch评测(市售体感设备横评)(6)

优点:

微软arc touch评测(市售体感设备横评)(7)

缺点:

致命缺点:

//DUO

DUO 属于剑走偏分,并不面向终端消费者,而是研究人员。产品名字也比较另类,甚至于你搜索 duo 是搜不到它滴,需要搜 duo3d。

微软arc touch评测(市售体感设备横评)(8)

优点:

缺点:

使用场景:

PrimeSense / Apple / 华硕(ASUS)

微软arc touch评测(市售体感设备横评)(9)

PrimeSense 是 Kinect 一代的芯片供应商,位于以色列,也是开源体感开发包 OpenNI 的维护者。自从被 Apple 收购后,销声匿迹,OpenNI 也停止更新。预计 Apple 不久的将来会举动,有可能与电视或游戏主机相结合,再一次改变世界。

微软arc touch评测(市售体感设备横评)(10)

华硕的 xtion 用的是 PrimeSense 芯片的授权,在不久的未来 PrimeSense 会停止供应芯片,到时候市场上就买不到 xtion 了。除此以外和 Kinect 一代的优缺点类似,不再重复了。

结论

服不服,先来跑个分:

如果按照开发需求,也可以这么推荐:

或者,我们再等等苹果?

[本文来自读者的投稿,不代表36氪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