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患有心律失常的人不在少数,短期的心律失常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的危害,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则会使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更容易受到伤害的则是心脏,比如引发心房纤颤、心力衰竭等等,因此心律失常患者要学会进行自我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够缩短康复的时间,避免心脏以及其他器官受到危害。

心律失常能怎么预防(得了心律失常怎么办)(1)

心律失常的患者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呢?

1、 远离诱发因素

远离诱发因素,能够降低发病几率,也能够使药效变得更好。因此一旦确诊为心律失常,平时则要远离诱发因素,比如大量抽烟、大量喝酒、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消化不良、感冒发烧、饮食不当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心率造成影响,使心率加快或者减慢,对病情的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

2、 保持情绪稳定

如果经常处于紧张或者抑郁的情绪当中,心率失常的发生几率则会有所提高,因此患者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保持平稳的情绪,不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出现过喜、过悲以及过怒的情绪,建议患者不要看紧张刺激的电视剧以及球赛。

心律失常能怎么预防(得了心律失常怎么办)(2)

3、 进行监测

只有一部分心律失常患者在发病之前会有前兆,其余患者则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病,因此心律失常患者平时要定期进行自我监测,以便及时的了解病情,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做复查,检查的项目有心电图,电解质,肝功能,甲功能等等,这样能够根据病情的发展,快速的采取措施,减少疾病的复发几率。

4、 控制合并症

有些心律失常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风湿等疾病,此时要积极地治疗并发症,使各项指标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这样一来,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也会降低。

5、 掌握有效的急救方法

心律失常患者要找到合理有效的急救方法,比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发作之后,要利用刺激咽喉的方法使自己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这样可以刺激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患者则可以通过及时休息和口服安定片的方法,避免心律失常复发。

心律失常能怎么预防(得了心律失常怎么办)(3)

6、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心律失常患者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避免暴饮暴食,而且要健康饮食。暴饮暴食会使大量的食物在短时间内涌入胃部,使大量的血液流到胃部帮助消化,导致心脏因缺血而心率加快。心脏的正常运行也需要丰富的营养做支持,因此心律失常患者平时的饮食要尽量丰富一些,建议多吃容易消化而且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温馨提示

除了要注意日常护理之外,心律失常患者还要积极进行治疗,现如今有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供患者选择,但其中有些药物却会在改善心律失常症状的同时引发新的心律失常,因此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