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工作要怎么做才更有效(禁毒社会工作十步法之第三步)(1)

来源:中国禁毒报

资料收集是禁毒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基础和前提,贯穿于服务全过程。当禁毒社会工作者参与无缝衔接、协议签订工作时就已经开始进行资料收集工作了,而在这之后,还需要不断地收集资料。但必须明确的是,这一环节是以资料收集为主体。相比之下,服务过程中其他环节的收集资料则是辅助性的。

由于资料收集环节是在无缝衔接、协议签订之后展开,因此,我们设定禁毒社会工作者已经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基本信息有所了解,如姓名、别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文化程度、职业经历、政治面貌、婚姻状况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资料收集问题。

为什么把资料收集工作作为禁毒社会工作者开展专业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性环节?这在于禁毒社会工作者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和认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才能准确地把握其需求和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才能制订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才能提供科学、精准的社会工作服务。因此,只有规范、科学地收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资料,才能为后续的社会工作服务奠定扎实、优良的基础。

收集资料的内容

收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资料包括时间、空间、时空交织三个维度。从时间维度看,需要全面把握服务对象个体及其家庭的生命历程资料;从空间维度看,需要全面把握服务对象个体及其家庭的现实状况;从时空交织的维度看,需要全面把握服务对象个体及其家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状况,特别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收集资料的内容包括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个体及其家庭、环境、个体及其家庭与环境交织等方面的资料。

就个体方面的资料而言,包括:(1)生理状况,包括相貌特征、身体状况、疾病状况、病史、毒品生理依赖状况等;(2)心理特点,包括服务对象的行为举止、人格特质、兴趣爱好、毒品心理依赖状况等;(3)社会关系状况,包括家庭关系、社会交往、毒友圈状况等;(4)思想状况,包括价值观、社会观、毒品观等;(5)需求与问题,包括面临的主要需求及问题、违法犯罪及戒毒情况、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6)资源状况,包括对服务对象戒除毒瘾和康复的有利或不利资源等;(7)自我关系状况,包括自我管理、自我适应、自我调节、自我支持、就业状况等。

就家庭方面的资料而言,包括家庭成长历程、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资源等等。就个体与家庭关系方面的资料而言,包括家庭责任、家庭信任、家庭自我管理、自我适应、自我调节、自我支持状况等。

就环境方面的资料而言,包括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居住的社区环境状况、工作场所的环境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如所居住社区的整体物理环境、所居住社区或周边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复吸的街角等;文化环境,如街角文化、社区文化,包括社区文化的开放性、社区包容性等;社区所拥有的资源状况,如有利于社区戒毒(康复)的政府、企业、社会资源等。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及其家庭与环境交织方面的资料因是关系范畴,似乎很难呈现,甚至有些抽象,但实质上这些资料却客观存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社区戒毒(康复)产生重大影响。这种资料主要表现在双向性或关系性的范畴中,如个体和社区之间的相互评价、相互信任、相互责任、相互支持等,这些也是资料收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收集资料的方法

收集资料的方法众多。在禁毒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服务之前,禁毒工作者就开展了资料收集工作,如排查工作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排查等工作更多地是为了管控吸毒人员,而不是以为其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为目标,这就使排查等工作在资料收集的目标、方法与禁毒社会工作者资料收集的目标和方法方面存在重大差别。

就禁毒社会工作者资料收集而言,我们更多地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

访谈法是指禁毒社会工作者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面对面直接沟通交流获取需要资料的方法。这有两种类型,一是结构式访谈,二是非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是一种很正式的访谈方法,禁毒社会工作者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在访谈前要做好相应的访谈问卷或访谈提纲,并按照相应程序就问卷或提纲展开访谈。非结构式访谈则是没有相应设计的、比较自由的访谈。一般而言,我们认为,禁毒社会工作者在最初收集资料时,最好采取结构式访谈,之后可采取定期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而在常规工作中,则可以采取非结构式访谈的方式。

观察法是指禁毒社会工作者在确定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观察指标,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相应的辅助工具观察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以收集相应资料的方法。一般而言,禁毒社会工作者在常规工作中都会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观察,核心的问题在于是否有明确的观察目标和观察指标,还有下一环节将谈到的对观察资料的分析。

禁毒社会工作者在资料收集中不能仅限于访谈和观察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为使所收集的资料全面、丰富,需要拓展自己的视野,在访谈和观察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同时,还要访谈其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同伴群体,以及其他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管理和服务的相关人员,如民警、街道禁毒办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以获取全面、系统、深入的相关资料。

文献法是禁毒社会工作者为了获取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相关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和认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一种方法。我们认为在实际工作中禁毒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阅读两类文献:一类是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直接相关的文献,如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档案等;另一类是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间接相关的,有利于深化认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扩展类文献,如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吸食毒品类型的文献、与其需求和问题相关的文献等。

总之,为了获得真实、翔实、全面、系统的资料,禁毒社会工作者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坚持平等、尊重、保密等原则,明确资料收集目标,规范资料收集过程,科学运用相应资料收集技术,为后面的工作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昱系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汪鸿波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博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