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现在一起来读一篇小说,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小说对了,是狂人日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狂人日记全文免费阅读在线?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狂人日记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细读狂人日记1)

狂人日记全文免费阅读在线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现在一起来读一篇小说,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小说。对了,是狂人日记。

这篇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4卷5号的作品,是鲁迅这个名字横空出世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经典中的经典。可能你并没有读过狂人日记,但你也知道鲁迅在狂人日记里用“吃人”这两个字,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家族制的罪恶,尤其是你应该听说过他非常著名的结尾,“救救孩子”。也可能你是读过狂,而日记还对里面不少鲁迅的真金句不是假的,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可能你已经在觉醒年代里看到过叙述狂人日记诞生的段落,鲁迅趴在地上奋笔疾书,钱玄同拿到稿子后飞快跑到红楼前,与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一起读的心潮澎湃。

我要告诉你这些细节,那是电视剧文学化的夸张,不可全性,但有一点是真实的。狂人日记诞生在觉醒年代,那个以北大文科为中心的新青年杂志,同仁团队的那样一种氛围里,他确实也是因为约稿而来。再一个后来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讲得非常清楚,而我们要通过细读狂人日记,进一步知道的正是鲁迅和陈独秀、胡适这些人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当在中国人不曾听说过鲁迅的狂人日记的应该不多,而狂人日记的阅读也特别容易导向一种的读法,形成某种刻板印象。一提起狂人日记就是反封建,就是批判伦理道德,就是我前面读的那些金句,倒也不是说这种印象就一定多么不对,而是像我在视频课里一贯强调,也一直期待的文学阅读需要具体性,需要切身感,需要自己投入的读想象与舆情,读出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发现,这是任何好的文学读者都要努力去做的。

甚至有时候在我看来文学研究者反而可能比诸位比普通读者更欠缺,也更需要。

文学体验是文学研究的基本功,也应该是起点,作品靠自己读,读出自己的体验来,这其实并不容易。

就说我们眼前这篇狂日记要真的自己读进去,其实很难的,为什么?

原因之一恰恰是因为它太经典了。什么叫经典?记得我说过经典就是文本周边有太多光环,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回到文本本身这种口号出来,而事实上又很难回到文本本身,结果是又新添了不少光环这样的一类作品。这很有点像b站上的视频流量越大,弹幕一般也越多,可是这又不像我们看b站时那样简单,你只想看视频,那就把弹幕关了,关了不就行了。

当然我知道大家看b站的一大乐趣,据说就是弹幕全开,弹幕满屏,弹幕霸屏,那才叫个爽。我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待遇,我还得继续努力。

言归正传,鲁迅的狂人日记就属于弹幕满屏的那种。作为一部现代经典,关于狂人日记,已经有太多的解读,太多的说法,甚至太多的争议横亘在我们和文本之间,哪怕你其实不是亲眼目睹亲耳所闻,怎么办?大家应该可能还记得我还有一句话叫复杂的问题,简单地来分析。

弹幕那么太多了,我想分三类,换句话说,狂人日记已经形成的漫长,而且非常丰厚的研究史,阐释是传统,主要有三个基本问题,或者说争议是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的。

一个是狂人的形象问题,他是真的疯了吗?你看鲁迅的标题用的不是疯子,而是狂。人疯和狂,在汉语里还是区别明显的,狂有狂傲、狂涓这样的一些词,显然它还可能是贬义的。那么狂人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还是一个精神界战士,精神界之战士,这是鲁迅早年自创的一个概念。1908年他在摩洛士利说的结尾,竭力呼唤过精神界战士。所以19 18年的时候,狂人日记发表之后,关于他的解读就一直有狂人是精神病人,还是反封建战士的争论。

第二个问题是宽而紧,创造了一个进入现代汉语常用语的概念,叫做吃人。我们现在还经常听到封建礼教的什么?吃人的说法,我要告诉大家,源头就是在这里,而一般的意思就是象征化的是讲泯灭扼杀人性。那么狂人记小说文本里,吃人是否只是象征,吃人是不是有字面上的含义,是不是写实,是不是真的诗人,这也是狂热日记解读史上一直就有的争论。

第三个是我们一般认定狂人日记是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但我们也会注意到,在文本的十三则日记之前,它有一则小序,而小序是用文言文写的,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则小叙是小说文本外像一般的续跋那样的存在,还是属于狂人日记小说内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鲁迅非常精心的在小说结构上的发明,最近这些年的研究是倾向于后者,那么小序究竟有怎样的作用?

这也是我们在阅读狂人日记时必须自己问自己的为什么是这三个问题,或者说这三个问题为什么既基本又重要?我的回答简单直接乃至粗暴,一方面我以一名专业从业人员的身份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三个问题贯穿了整个狂人日记的阅读史和阐释史。

而另外一方面的理由其实是我更看重的是来自于读者的理由,是因为我相信今天你只要想做一名认真的读者,想感受理解、想读懂、读好这篇小说,你就一定会在阅读时在类似问题上有所思,而且会由于有选择,并且是那种选择中的游移游移中的选择。

不信,不信的话,现在就结束这一集,请大家预习,自己认真去读鲁迅的狂人日记,不要参考什么研究资料,只要你从头到尾的读读小说,同时带着我前面说的那三个问题,接下来我将用不止一集视频,在你预习的基础上,待诸位一起细读狂人日记,目的是尽量远离刻板画影响,在于那三个问题的对话中,从具体内容上读懂读通,小说读出文本的冲击力,读出自己的切身感。而我更希望看完这一系列细读,你会进一步理解到鲁迅和陈独秀、胡适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文章整理自bilibili【倪文尖老师】的视频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