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的春天,北京人艺的四位院领导收到了一个本子。看过剧本后,四位领导拍案叫绝,但在称赞的同时,他们也有了深深地担忧——因为这个本子要想改好,就必须动“大手术”!
这个令人又爱又愁的话剧本子,正是出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之手,从之诞生出如今被观众们所熟知的《茶馆》。为什么说大家对它又爱又愁?《茶馆》的排演又如何成为了“教科书”式的经典?
北京人艺用一出出精彩纷呈的大戏交出了一份关于艺术高峰的时代答卷。人艺的戏为什么好看?人艺的风格为什么独特?人艺的艺术高峰又是如何造就的呢?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北京卫视《档案》,今晚将为您特别揭秘。
大胆创新民族化探索
融入戏曲元素打造话剧典范
1956年,焦菊隐提出了“话剧民族化”的大胆设想并选中了《虎符》这个剧本进行实验。在《虎符》的排练厅内,不仅出现了锣鼓、水袖,导演还专门请了戏曲老师教大家走圆场,每天都要练身段。当时,大家既不适应、又不理解。“这还是话剧吗?”很多人心中充满了疑惑。这种别具一格、另辟蹊径的探索,让演员们在舞台上手足无措。
为了支持《虎符》的创作,当时北京人艺的党委书记赵起扬特意搬了一把木椅子,硬是每天坐到排练场上,随着戏的进展做好各种安抚工作。半年多的时间里,演员们从不适应转变为主动,和导演同心协力地探索下去,为话剧的民族化开辟了一条光明的大道,进而创作出《蔡文姬》等话剧民族化典范的作品。
是编剧也是二级厨师
何冀平匠心打造 “京味儿大戏”
1985年,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外国人记述“全聚德”的文章,作者称赞烤鸭技师“不亚于演奏巴赫乐曲的音乐家和山水画家”。这引起编剧何冀平的很大兴趣,并萌生了要写烤鸭故事的想法。
为了创作《天下第一楼》,何冀平进入被视为“禁区”的烤炉附近,近距离观察烤鸭过程。这一看,就持续了两年,甚至为精于烹饪考下了二级厨师证。
凭借扎实的剧本和演员精湛的表演,《天下第一楼》已经屹立话剧舞台34年,是名副其实的常青树。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跟《雷雨》、《茶馆》一样,成为北京人艺总演出场次超过500场的三部话剧之一。
演外国人不化外国妆
西方舶来艺术如何彰显出中国气派
1983年3月20日,美国导演阿瑟·米勒应邀来华执导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推销员之死》。《推销员之死》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次上演美国当代剧作家的作品,也是第一次由美国导演执导的作品。在那个年代,中国观众并不太了解剧中诸如“分期付款”之类的概念,这样一部外国戏,该如何让中国观众看得懂呢?
在《推销员之死》的剧组中,去掉了那些凭空模仿美国做派的痕迹,演员朱琳、李士龙等人都保持了本来头饰或发型,《推销员之死》也成了第一部不化洋妆的外国戏。大家不再单从外在模仿外国人,而是理解了剧中人物的情感,把它当作中国人自己的故事来演。而这场话剧的首演,也获得了观众满场喝彩。
解读独家幕后资料,揭秘北京人艺攀登文艺高峰背后的求索与实践。为纪念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年,北京卫视《档案》今晚震撼推出系列节目《档案里的中国——回眸人艺七十年》,凝望、感悟北京人艺七十年的辉煌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