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堡(读音:pù,同“铺”)社区隶属于于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位于东四环慈云寺桥东,东至京包铁路线,南至朝阳路,西至十里堡路东侧,北至二道沟河。

初次到这里的朋友,要是个熟人告诉,往往说成“十里堡(bǎo)”。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读“pù”,而不读“bǎo”吧?

地名为什么叫堡(让你快速搞懂地名里的)(1)

北京地铁6号线十里堡站


堡字的解释和发音

”是一个多音多义字,也是常见的地名用字,但是作为地名里的通名时,其读音常令人感到困惑,如果不了解当地的文化,确实很难读准。《辞海》对“堡”有三条解释

1.读bǎo,本义指土筑的小城,泛指军事上的防御建筑,如:“碉堡”、“城堡”、“桥头堡”等。其中“保”不仅是表音,还兼表保卫的意义。

2.读bǔ,是指围有土墙的集镇(《新华字典》的解释是“有城墙的村镇”),常见于北方地区的一些地名,如:如“吴堡县”,“柴沟堡”等;为了区别于防御工事建筑,所以读音也略有变化。

3. 读pù,通“铺”,本为驿站,今多用于古驿道边上的地名。古代设置驿站的地方后来多发展成为村镇。其实,根据音韵学的解释,“bu”和“pu”在古音中原本相同,只是后来浊音清化后才有了异读。

再谈十里“铺”的发音

对于铺来说,是和元、明、清时期的驿站相辅而行,用以传递紧急文书的机构,名“急递铺”。每10里,15里或25里设一铺,每铺设有铺丁。铺丁昼夜行400里(原文这样写的,我也是实在感叹专业邮差的脚力呀!),徒步奔驰,辗转传递军政机要文书。

地名为什么叫堡(让你快速搞懂地名里的)(2)

清末邮差的照片,看着还是挺麻利的!

清末置邮局后始废,后多沿用于集镇和地名,因和驿站相辅而行,故以“铺”命名的村落,多沿古驿站而成线。

地名为什么叫堡(让你快速搞懂地名里的)(3)

清末时期,琉璃厂邮局照片

明万历年间,在通县内设有州前铺,招里店铺(召里)、高丽庄铺(大高力庄)、合河驿(和合站)、郭家铺(郭庄)、漷县铺(漷县)、黄厂铺、德仁务铺(德仁务)、三垡铺(三垡,《垡头的由来》这篇的史料里提到了它)、两家店铺(两家店)等,到清代还有王各庄铺(焦王庄)、草寺铺(草寺)等。当然,北京周边各方向都有急递铺,就不在赘述了。

地名为什么叫堡(让你快速搞懂地名里的)(4)

《康熙通州志》对仓驿邮铺的记载

公元1729年,为方便通州到京师运粮及行走之需要,雍正皇帝下令开始修筑朝阳门外石路(基本就是现在朝阳路的方位)。后来路两侧的荒郊开始逐渐形成八里庄、大黄庄等一些散落的村庄,其中一村落距朝阳门十里,故名“十里铺”。从《康熙通州志》和《民国通县志要》的记载,该地名一直是用的“铺”字。估计是解放后才改的“十里堡”,可能是感觉更加高大上吧。

地名为什么叫堡(让你快速搞懂地名里的)(5)

《民国通县志要》中还是记载的十里铺

几个常见的带堡字地名可别念错啦

带“堡”字的地名实在是复杂,咱们记住几个常见的吧:

贵州贵阳龙洞堡(bǎo)机场

地名为什么叫堡(让你快速搞懂地名里的)(6)

贵州省贵阳市龙洞堡机场

新疆乌鲁木齐地窝堡(pù)机场

地名为什么叫堡(让你快速搞懂地名里的)(7)

新疆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

革命圣地瓦窑堡(bǔ)

地名为什么叫堡(让你快速搞懂地名里的)(8)

陕西延安瓦窑堡革命旧址

希望大家在知道了北京十里堡的由来以及“堡”字的解释,能在和朋友们聊天时,多炫耀一下地名知识哟。

参考文献

《“堡”做地名怎么读》 钱伟

《康熙通州志》

《民国通县志要》

《北京通县地名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