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时节,万物并秀,行走在兰陵县苍山街道压油沟社区,处处是美景,村村产业兴。

“咱压油沟社区一共有11个自然村。几年前,我们这里还有不少空心村、贫困村。”压油沟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德海感慨地说,辖区虽然有山有水,但前些年,村民守着好资源,却过着苦日子。

沂蒙山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沂蒙山下踏歌行⑦压油沟的年轻人回来了(1)

沂蒙山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沂蒙山下踏歌行⑦压油沟的年轻人回来了(2)

这样的兰湖,你喜欢吗?

“就拿我们村来说,全村66户,只有耕地100来亩,大部分土地是山地,只能种些地瓜、花生。乡亲们一年忙到头,落不下几个钱。老年人守着这片土地不愿意离开,年轻人可受不了,一个个外出打工寻出路,我们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空心村。”压油沟社区小东山村党支部书记井永东说。

穷则思变。红色土地上的兰陵人,怎会在贫困面前服软?

变生态资源为产业资源,压油沟的改变,发生在2017年。

围绕农业增强、农民增收、农村变美,当地政府以压油沟旅游扶贫项目为龙头,整合压油沟周边的山、水、田、林、宅等资源,在进一步丰富旅游要素、拉长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上,建设高效、循环、生态农业,发展了油料作物种植、加工,休闲渔业和康养业等产业,走“以旅促农、以农兴旅、文农旅融合”的持续发展之路,蹚出了“旅游扶贫-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的路子。

沂蒙山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沂蒙山下踏歌行⑦压油沟的年轻人回来了(3)

有山有水,云雾缭绕,压油沟,真是爱了。

“小东山村原本有两户做盆景的,发展盆景产业有一定的基础,我们干脆把盆景产业植入到这个村来。”苍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晓飞说。

“2018年,我们村党支部牵头办起盆景合作社。现在,一半村民入了社。短短几年时间,我们村的盆景苗木已达7万多棵。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33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井永东自豪地说。

“压油沟村是个保存较为完好的鲁南古村落,这个村实行的是整村出租,原地开发。”徐晓飞介绍,压油沟村只有76户,几年前,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42户。纳入压油沟景区开发项目后,村里将旧村老屋全部租给了景区。

油滋滋的炒咸菜、红彤彤的辣椒酱……景区内,压油沟村村民海燕正在忙活着。通过改造,山区变成了景区,咸菜、萝卜变成了商品,过去破旧的山村老屋更是脱胎换骨变成了精品民宿、传统手工作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村民也实现了华丽转身,有的成了景区工作人员,有的依靠景区开起了采摘园,搞起了农产品加工,当上了小老板。

沂蒙山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沂蒙山下踏歌行⑦压油沟的年轻人回来了(4)

压油沟景区内的民宿。

“现在,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人人有双险,60岁以上的老人月月还发钱。以我们旧村为中心的压油沟风景区,还成了国家4A级景区,每年来这里旅游的客人有百八十万呢!”压油沟村党支部书记夏继奎说。

因地制宜,村村有产业。产业兴旺,游子归乡情切切。

沂蒙山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沂蒙山下踏歌行⑦压油沟的年轻人回来了(5)

小东山村,现在已成为有名的盆景专业村。

5月24日,小东山村盆景合作社内,33岁的高学惠正在认真修剪着一株柏树。

回到家乡和亲人相伴,高学惠工作起来很是认真。

“我们两口子原先都在寿光打工,给人家做白条鸭分割,虽然两个人一个月下来能挣1万块钱,可是离家太远,家里的老人孩子总是让我们挂念着。”高学惠说,2017年,村子纳入压油沟风景区建设,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村庄就发生了巨变。村子变美了,有花有草,就像住进了公园,更让她欣喜的是,村里还有了盆景产业,种盆景、卖盆景,收入可观。

沂蒙山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沂蒙山下踏歌行⑦压油沟的年轻人回来了(6)

漂亮的压虎庄村,是不是让你有种身在海滨城市的错觉。

“2018年,我们俩先后回了村。现在他在景区当保安,一个月3000多块钱,我在合作社打工,月月有工资,卖一盆盆景还有提成。最主要的是,离家近了,平常老人能帮着带带孩子,老人有个头疼脑热我们也能照顾上。”高学惠说。

“像学惠这样两口子一块儿从外头回来的年轻人,咱村就有12户。村里有好营生,谁还舍得出去呢!”井永东说。

沂蒙山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沂蒙山下踏歌行⑦压油沟的年轻人回来了(7)

压油沟景区内的乡村记忆馆。

“因地制宜兴产业。不光压油沟,在咱们兰陵县,越来越多的村庄,乡村产业蓬勃发展,贫困村没有了,空心村有了人气,变得热闹起来。”兰陵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志乾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姬飞燕 通讯员 冯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