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后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词汇,指的是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走后门”的人,很多人对有关系“走后门”的人嗤之以鼻,其实若是放在自己身上,又有几人能够拒绝“走后门”呢?

包拯的来历(走后门的典故来源)(1)

前段时间电影《满江红》很火,其中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情节。由岳云鹏饰演的武大人背景很硬,据他所说,他的姑母是皇宫里的武贵妃。

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武大人之所以能走到那个地位,一切都归功于他的姑母武贵妃。

然而武大人却非常忌讳别人提起他的背景,且强调自己的一切都是靠努力所得。至于是真是假,估计只有导演心里最清楚了。

包拯的来历(走后门的典故来源)(2)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走后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有关系“走后门”的人,更不会有任何的心理道德负担,走的理所当然。

如果有关系摆在那里,就算当事人没有“走后门”,旁人也会认定他就是“走后门”。

“走后门”的来源由来已久,据说还跟宋朝时期的包拯有关系。看到这里许多人有些疑问,向来大公无私的包拯,为何与贬义的“走后门”扯上关系呢?

包拯的来历(走后门的典故来源)(3)

褒义“走后门”

“走后门”向来都是贬义词,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走后门”这个词汇,还有一个褒义的典故来源,并且和大公无私的包拯有关。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影视作品《包青天》家喻户晓,主要讲述了包拯为百姓伸冤、判案等传奇故事。

不过在真实历史上,想要请包拯断案,必须要有足够的钱财。我并不是说历史上的包拯搜刮钱财,实际上是为包拯看大门的敛财。

包拯的来历(走后门的典故来源)(4)

常言道,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在当时有一句俗语,叫“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意思是官府大门守卫森严,一般人是不能随便进来的,若是想要进入官府报案,守门官吏都会索要一些钱财,如此方能进入。

包拯得知此事后大怒,先是责罚守门官吏一通,随后将其撤职,但包拯仍然不放心下一任的守门官吏,索性将自己的后门打开,扬言凡有冤屈者,皆可从后门进入官府。

包拯的后门一开,方便了百姓随意出入告状,由此衍生了“方便之门”和“走后门”两个说法,但“走后门”的意义后来发生了重大变更,不再是原来的好事了。

包拯的来历(走后门的典故来源)(5)

贬义“走后门”

“走后门”演变至今,早已成为贬义,并且在宋朝历史上,还有着关于贬义“走后门”的典故来源,和宰相蔡京有关。

蔡京为相时,严酷迫害元祐党人。所谓元祐党人是指宋哲宗元祐年间反对变法的旧党,以司马光为首,包括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

当时很多人都为此不满,于是变着法的来讽刺蔡京。

据说宋微宗有一次和朝廷诸多官员聚餐,宰相蔡京也在其中,还让一些民间艺人上台演戏。

包拯的来历(走后门的典故来源)(6)

艺人在台上扮演大官的角色,据案而坐,传判各事。

大凡与“元祐年间”沾边之事,一概排斥。可就在这时,一位下属上前偷偷告诉大官:“今国库发下俸钱一千贯,皆为元祐钱文,该如何处置”?

大官略微思索后,便悄悄说道:“那就走后门,从后门搬进来吧。”

此言一出,宋徽宗顿时哈哈大笑,原本一些憋住不敢笑的官员,也开始笑得肆无忌惮,唯独蔡京气得满脸通红。

包拯的来历(走后门的典故来源)(7)

台上的戏子演的大官,其实就是当朝宰相蔡京,以此来讽刺蔡京的行为,不利于自己的就大加排斥,而有利于自己的,就大开“方便之门”,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走后门”。

至此之后,“走后门”的说法便一直流传至今,现实生活中,“走后门”俨然成为了一种常态。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