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谁有房谁吃香。这不,肉联厂在滨河东路的门市部搬迁,空出一间店铺要出租,这边是繁华路段,生意火爆,店铺自然抢手。这几天门市部主任丁满家的门槛快要被人踩烂了。

这些上门求租的生意人都带着数量不等的中介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目的只有一个,要把这监控店铺搞到手!

可是,面对这一波拨的来人,丁满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不管人家给多少酬金,丁满都不心动,只是说:对不起,这间店铺已经租出去。

其实那间店铺并没有租出去,丁满准备把它留给老同学陈冬冬。陈东冬和丁满是十几年的铁哥们,陈东东原先在滨河西路开店铺做生意,一次说起自己想把生意转移到滨河东路这边,可惜一直抢不到店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丁满就暗暗的留了心记下了,这次大好时机,租谁不是租,都是自己一句话的事,理所应当的,应该帮帮哥们。所以搬迁的当天,丁满就给在外地进货的陈冬东打了电话,等他回来签租赁合同,陈东东在电话那边感激不尽。

十元钱民间故事(民间故事谁叫你给我提钱)(1)

丁满的妻子开玩笑说:“我的大主任,你真是兄弟如手足,金钱如衣服啊。为了友情,人家送上门的钱,你居然都不要”。丁满也笑着说:“人嘛,当然要讲感情的,至于钱这个东西多一点,少一点,日子还不是一样的过”。妻子娇娇地白了他一眼说:“就你清高”。

几天后,陈冬东回来了,哥们儿在桌上开怀畅饮,酒过半巡。陈东东拿出一个纸包,推到丁满面前,丁满问:“这是什么”?陈东东哈哈一笑说:“哥,我是生意人,一切向钱看,从来没有白帮人的,我也不会让别人白帮我,这5000元是我给你的中介费”。

丁满一脸惊讶的看着陈东东说:“东东,我帮你办这事并不图什么,而且我也不是人家,我们是好兄弟”。陈东冬说:“我知道,我知道,但是情归情,钱归钱两者不能混谣。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丁满皱着眉头问:“真的要这样子吗”?陈东东说:“应该的,商品社会嘛,一切要用金钱来衡量”。

丁满低头考虑了半晌,然后说:“那就这样吧,等着签合同以后你再送给我好吗”?陈东东说:“你先拿着”。丁满死活不拿,陈东东又问什么时候签合同?丁满说:“等我消息吧”。

等了几天,陈东东着急了打电话过去问。丁满在电话里说,情况有变,要等厂里头批准,让陈东东再等等。

再等了几天,陈东东发现店铺已经有了业主大吃一惊,忙打给丁买电话问是怎么回事?丁满书:“我们老板坚持要把这间店铺租给那家,我也没有权利更改,实在不好意思。东东,你不会怪我吧”?陈冬东叹了口气说:“哪能呢”?

丁满放了电话,一旁的妻子冲他说道:“你们不是手足情深的哥们吗?你咋又出尔反尔把店铺租给了别人呢?”丁满叹息地说:“这不能怪我呀,我你也知道,一开始我是无私帮助他,可后来他和别人一样,一定要给我钱,拿了钱就谈不上感情了呀。既然这样,非拿钱不可?我为什么不选择?给我钱多的人呢?”

时隔多年陈东东得知当初为什么没有把店铺租给自己,后悔莫及。我们是兄弟,是哥们,我不该用商人的那套规矩去对待我的好哥们。

生活中的好友像风筝,彼此相连,彼此照应,彼此相倾,朴实无华。

每天坚持写故事,喜欢的朋友还请多多支持~~

动动爱心的小手点赞转发[心][心][心]

十元钱民间故事(民间故事谁叫你给我提钱)(2)

#故事##民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