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杨子宸 通讯员 曹露婷

再过两个多月,寒假也到了,将是浙二眼科中心最繁忙的高峰期之一,除了学生潮会涌向近视屈光门诊外,还有一波患者是赶在年前变美去的,属于眼眶整形组涉及美容的范畴。

其中有一项四季热门的整形手术——重睑术,是许多人眼整形方向的首选。

7月,我就在浙二眼科中心做了埋线双眼皮手术,至今已满3个月,对手术效果感兴趣的朋友圈,别错过这个手术篇。

Part 1: 术前准备

尽管不少人说我的单眼皮很有特色,有点日韩的感觉,但父母都是双眼皮,我还是四分之一概率遗传到单眼皮,从小就羡慕那些“大”眼睛的女孩。

想做双眼皮手术,家人也有不理解的,但我坚信“变美是自己的事”。在之前斑马鱼爱眼APP音频专题中,也有提到眼整形的术前准备中就包含心理准备,这是手术的基本前提。虽然“下决心”很重要,但大家也要有合理的心理预期,因为每个人的面部轮廓,眼睑脂肪等都不一样,并非想要什么效果就能做成什么效果,应当听取医生的专业评估意见。

接下来,“选谁做”是个关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候任主委,浙二眼科中心副主任,叶娟,专家中的专家,毫无疑问选她手术,我很放心。

重睑美学标准(云诊室真的超自然)(1)

叶娟教授

早在爱眼日直播时,眼尖的叶娟主任就留意到了我的单眼皮,“你的眼皮很薄,埋线就可以了,特别适合做双眼皮。”本身手术意愿强烈的我,得到了她专业的判断,愈发觉得兴奋。

那么,我的手术究竟做的怎样,术前术后要注意什么,请往下看。

Part 2: 术前检查

埋线手术的创口小,以血液检查为主,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此外还有心电图以及新冠核酸检测。除核酸检测外,其他费用基本都能进医保,抽血等项目均在门诊楼9号楼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在小花园专门检测点采样。

Tip:所有检查结果一般2-3天就可以出,这里要提醒大家,所有术前检查都是有有效期的,建议在术前一周内完成。

Part 3: 手术

手术层护士台进行术前的一些信息确认,护士会询问一些过敏史等内容,手术当天必须有家属陪同,确保安全离院。

刚躺上手术台,我本能有些紧张,双腿紧绷,随后叶主任及其他医生开始跟我交流,说着话我逐渐就放松了。

重睑手术需要先进行眼周消毒,再上麻药,每个眼皮上有三针麻药,比较痛,但是时间很短,痛一下就扎第二针,可以忍受的,上了麻药后马上就感觉眼皮变得厚厚的。下眼睑附近还有一针麻药,个人感觉会比眼皮上的麻药更痛一些,注射时间也稍长一些。接下来是正式埋线手术,术中在上眼睑取三个点,通过缝合的方式,直接把可吸收缝线穿透眼睑,缝合于睑板上缘。整个过程没有痛楚,我根据叶主任的指令转动眼球方向,能看到缝线在眼前“飞舞”,叶主任技术很娴熟,加上我配合得不错,双眼大概10分钟不到就做完了。

心急的小伙伴可点击下面视频,看我手术视频,以及叶主任的专业答疑。

Part 4:术后注意事项

我是近视,做完埋线后还要戴眼镜,刚做完会出现视线受阻,不太睁得开,有点异物感,这都是正常现象,“术后埋线位置会有少量渗血,非常少量,术后三天必须要进行冰敷。”这点是叶主任团队反复提到的,也是术后能快些消肿的方法之一。

Tip:术前务必让陪同人员提前备好干净的冰袋。我当时厚脸皮问护士要了纱布,从医院出来立刻买了冰水裹着纱布敷上了(考虑矿泉水瓶瓶身的卫生问题),但由于是夏天,冰水也很快就不冰了。所以,冰袋很有必要。

Part 5:消肿及恢复

从第一天的非常肿到后面肉眼可见的消肿过程,真的非常让人欣喜。镜子里的自己已经变了样却还没习惯。起初会有眼皮被吊起来的感觉,前三天甚至不太敢把眼睛睁大,不过也要提醒大家,不要学我为了少一些“吊起”感而眯着眼睛视物。大概三四天,消肿情况就很明显,加上我戴上近视眼镜,一般人几乎看不太出来我在眼睛上搞的“小动作”。

下面是我眼部的一些自拍,记录手术当天起的眼部状态,两个月后基本已经恢复得很好啦!

重睑美学标准(云诊室真的超自然)(2)

术后当天、第二天情况

重睑美学标准(云诊室真的超自然)(3)

术后半个月、2个月恢复情况

重睑美学标准(云诊室真的超自然)(4)

术前术后对比照,术后22天拍摄

最后还是要再夸夸叶主任,人美技术好!此外,如您还有其他问题,可在下方留言哦!

相关链接

眼整形与眼眶病专业组是眼科中心极具学科特色的专业组,由专业组组长、眼科中心副主任叶娟教授,高涛副主任医师,吴涵副主任医师,张惠娜副主任医师及石鑫主治医师等专业人员组成。专业组组长叶娟教授是浙江大学眼科学学位点主任、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副所长,任亚太眼整形外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全国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浙江省眼科学会候任主委。专业组接轨国际先进眼整形技术,开展包括眼睑畸形矫正;眼睑肿瘤整复;先天性眼睑疾病整形;眼睑美容(微创眼整形、注射美容);眼眶微创整形(眶骨折、眶肿瘤);眼球摘除、眼窝修复、个性化义眼配制;鼻泪道微创手术等在内的完整意义上的医学眼整形;并致力于新型眼部修复材料研发与眼部疾病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开发等研究,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级重点、重大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共计两次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特等奖及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一等奖。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